《生产与运作管理》 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研究对象是( C ) C 生产运作过程和生产与运作系统 2.生产运作活动的主体是(B )B 各种社会组织
3.运作过程是一“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其实质是投入一定的( D )在转换过程中发生增值。 D 资源
4. 生产运作系统的核心要素是( B )。B 生产运作过程 5.生产运作战略属于( A )战略。A 职能 6.大量生产一般( D )D 产品品种少
7.关键路线是( B )。B 活动时间持续最长的路线
8.某流水线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为420分钟,要求的产量为210件,则节拍为( B )。 B 2分钟 /件
9.实现JIT生产的重要工具是( B )。B 看板
10. 2000版ISO9000质量标准强调( A )。A 持续改进
11.敏捷制造在人力资源上的基本思想是,在动态竞争环境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D 人员 12.JIT的核心是追求(A )A 零库存生产方式
13. 敏捷制造的目的可概括为:将( B)生产技术,有技术、有知识的劳动力与灵活的管理集成起来,以便快速响应市场需求。B 柔性
14.大量生产方式与精益生产方式的最大区别之一,可以说在于对( A)的开发和使用上。 A 人力资源
15. ABC控制的要点是( A )。A 尽可能减少A类物资的库存
16. 下列生产单位中,可以采用对象专业化原则布局的是( B )。B 发动机车间 17. 对于大量生产方式而言,其生产单位布置应采用( B )原则。B 产品专业化 18. 下列关于网络技术中关键线路的描述正确的是 ( D 线路持续时间最长
19. 对于体积小、单件加工时间短、批量小的零件,可选择 ( A )。A 顺序移动方式 20. 大量生产类型的企业,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可采用( A )。A 在制品定额法 21. 采用经济批量法确定的批量,是指( C )。C 总费用最低的批量 22. 节拍是指( B )。B 流水线上连续出产两件相同制品的时间间隔
23. 依据各车间关系密切程度进行车间布局的方法是( C )。C 作业相关图法 24. 工序间流动在制品是指( C )。
C 由于各工序生产效率不等而在各工作地期初或期未存放的在制品
25. 随着全球化市场、个性化需求特征的日益明显,最直接、最具竞争力的生产组织方式应
该选择( D )。 D 批量客户化定制生产
26. 随着全球化市场、个性化需求特征的日益明显,最直接、最具竞争力的生产组织方式应该选择( D )。 D 批量客户化定制生产
27. 下列生产单位中,可以采用对象专业化原则布局的是( D )。D 发动机车间 28. 对于大量生产方式而言,其生产单位布置应采用( B )原则。B 产品专业化 29. 下列关于网络技术中关键线路的描述正确的是 ( D )。D 线路持续时间最长 30. 对于体积大、加工时间长、批量大的零件,应选择 ( B )。B 平行移动方式 31. 不属于MRP的关键信息要素是( A )。A 生产纲领 32. 采用经济批量法确定批量是指( C )。C 总费用最低的批量 33. 节拍是指( B )。B 流水线上连续出产两件相同制品的时间间隔
34. 依据各车间关系密切程度进行车间布局的方法是( C )。C 作业相关图法 35. 工序间流动在制品是指( D )。
D 由于各工序生产效率不等而在各工作地期初或期未存放的在制品
二、多项选择题
1. 箭线型网络图由( ABC )构成。A 节点 B 通路 C 箭线 D 作业时间 2. MRP的输入包括(ABC )。A 主生产计划 B 物料清单 C 库存状态文件 D MRP源代码 3.工作设计中三种方法是(ACD )。
A工作扩大化 B 绩效评价 C工作丰富化D工作职务轮换 4.设施选址的方法包括(BCD )等方法
A对象专业化法 B 量本利分折 C重心法 D 评分法 5.质量认证制度包括的内容为(AB )。
A 产品和质量认证体系 B 认证机构的认可 C 描述资源法 D 人员的参与 6.可以说网络图是由“活动”( AB )组成的。A 事项 B 路线 C 平均周库存转D 费用 7.报酬制度使用较多的是( A )和( B ),同时要考虑(C )。
A 计件报酬制度 B 个别激励制度 C 质量与报酬制度 D 人员因素
8.工作标准的作用是( ABCD )。A 制定生产运作能力计划B 进行作业排序和任务分配 C 进行生产运作系统及生产运作程序设计 D 进行绩效考评 9.选择地区要考虑主要因素有( ABC )
A 是否接近于市场 B 是否接近于原材料供应地 C 运输问题 D 员工的生活习惯 10.全面质量管理是( ABCD)。
A 全面的质量管理 B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C 全员参与的管理 C 全方法的管理 11. 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具有以下特点( ABCE )。A 生产率难以测定 B 质量标准难以建立 C 与客户接触度高 D 可以通过库存来调节需求 E 提供无形产品 12.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包括( BCD )。
A 战略管理 B 进度管理 C 成本管理 D 质量管理 E 人事管理 13. 下列运作系统中,与客户接触度较高的有( BCD )。A 汽车制造业 B 咨询业 C 零售业 D 批发商 E 电子产品加工业 14. 市场竞争的要素可分为四大类,分别是( ABDE )。 A 成本 B质量 C 产量 D时间 E 柔性
15. 制造业企业生产过程一般由( ABCDE )构成。A 基本生产过程 B 辅助生产过程 C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D 生产服务过程 E 附属生产过程
16. 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因素有( BCD )。A 职工人数B 固定资产数量C 固定资产有效工作时间 D 固定资产生产效率E 管理与技术水平
17. 在网络时间——费用优化中,压缩活动的优先原则有( BD )。
A 非关键线路上的活动优先B关键线路上的活动优先C 费用变化率高的活动优先D费用变化率低的活动优先E 总时差是最大的活动优先
18. 生产计划指标体系包括( ABCD )。A 品种B 质量C 产量 D 产值 E 时间 19. 工作设计的主要理论包括( ABCDE )。
A 工作专业化 B 社会技术理论C 行为理论 D 团队工作方式E 工作流程重构 20. 库存控制中的定期控制模型法具有以下特点( BCE )。A 每次订货点不同 B 每次订货量不同 C 每次订货间隔期相同 D 每次订货间隔期不同 E 每次订货提前期不同 三、判断题
1. 未来的敏捷制造企业能够迅速推出全新产品。( 对)
2.MRP以物料为中心组织生产,要求上道工序应该按下道工序的需求进行生产, 前一生产阶段应该为后一生产阶段服务。( 对)
3.综合计划要求具体制定每一品种的生产数量。(错 ) 4.独立需求的一大特点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
5.远程办公,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将处于不同地点的人们联系在一切,共同完成工作。( 对)
6.作业测定是对实际完成工作所需时间的测量。( 对)
7.JIT生产方式中,如果没有看板则不能生产,也不能运送物品。( 对) 8.自动化应是最佳决策,因为其考虑了产量、运作系统的柔性的要求。(错 ) 9.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之一是生产服务为主转向消费服务为主。(错 ) 10.闭环MRP成为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对)
11.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研究范围是制造业生产系统组织,生产计划编制与执行等各项管理活动。 (错 )
12. 按顾客需求特征可将生产运作系统分为定货型和备料型两种。 ( 错 )
13. 当各工序时间相等时,一批零件采用平行移动方式与平行顺序方式下的加工周期相等。 (对 )
14. 流水生产实质上是大量生产类型的一种表现形式。 ( 对 ) 15. 生产运作策略的基本任务是面对5P要素的管理活动。 ( 对 ) 16. 企业在编制生产计划时依据的是设计生产能力。 ( 错 )
17. 在产品结构与工艺相似的成批生产中,可选具体产品作为查定企业生产能力计量单位。 ( 错 )
18. 在制品指正在加工的零部件,正在检验的零部件不应计在内。 ( 错 ) 19. 工作研究包括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两项内容。 ( 对 )
20. 标准件、通用件的产品或零部件均可按大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 对 ) 四、计算题
(一)一批零件,批量为4,要完成加工需经过5道工序,工序的单件时间定额分别为:t1=10
分钟,t2=5分钟,t3=20分钟,t4=15分钟,t5=5分钟。用公式计算平行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下的生产周周期。
答案: T平=(10+5+20+15+5)+(4-1)×20=115
T平顺=4×(10+5+20+15+5)-(4-1)(5+5+15+5)=130
(二)已知甲产品月计划产量250台,月工作日数25天,平均日产量10台,要求在六月份第5个工作日装配车间出产第一批发50台,各车间期量标准如表1所示。试在表2相应空格中填写各车间投入和出产量及累计量。
表1 甲产品期量标准表
期量标准 批 量 生产周期 生产间隔期 出产提前期 投入提前期
装配车间 50台 5天 5天 0 5天 机工车间 100台 5天 10天 10天 15天 毛坯车间 200台 10天 20天 25天 35天 表2 各车间投入和出产累计数计划表
车间 月份 二月 三月 5 装配 出产 投入 机工 出产 投入 毛坯 出产 投入 答案:
车间 月份 装配 出产 投入 机工 出产 投入 毛坯 出产 投入10 15 20 25 5 10 15 20 25 二月 5 10 15 20 25 5 10 三月 15 20 25 50/50 50/100 50/150 50/200 50/250 50/50 50/100 50/150 50/200 50/250 50/300 100/100 100/200 100/300 200/600 100/300 200/600 100/100 200/200 100/200 200/400 200/200 200/400
(三)已知某工程项目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工程项目作业明细表
活 动 代 号 活动时间(天) 紧 前 活 动 A 5 — B 8 A C 4 A D 4 B E 3 C F 5 D G 12 B,E 要求:⑴绘制网络图。⑵用图上标号法计算各结点最早开工时间和最迟完工时间?⑶用列表法计算各项活动的最早开工时间和最迟开工时间?最早完工时间和最迟完工时间?⑷确定关键线路及总工期。 答案:
解:根据给出的活动明细表,绘制工程项目网络图,结点时间参数已采用标号法在图中标出。
活动时间参数计算
活动 代号 A B C 结点编号 i 1 2 2 j 2 3 4 Ti,j 5 8 4 ESi,j 0 5 5 EFi,j 5 13 9 LSi,j 0 5 6 LFi,j 5 13 10 STi,j 0 0 1 关键 活动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