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定西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选项 1 22 3 4 5 6 7 8 9 10 1、计算a3??的结果是 ( )
A a5 B a6 C a8 D a9
2、在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BCD 3、把不等式2?x?1??x??3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正确的是 ( ) -1 0 1 -1 0 1 -1 0 1 -1 0 1 A B C D 4、把锐角 ABC 的各边都扩大2倍得 A?B?C?,那么∠A,∠A?的余弦值关系是 ( )
A cosA?cosA? B cosA?2cosA? C 2cosA?cosA? D 不确定的 5、甲、乙、丙三位同学排成一排照相,则家排在中间的概率是 ( ) A
1111 B C D 6432捐款人数2520201513系列11065386、“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今年的慈善一日捐款活动中,某市某中学八年级三班50名学生自发组织献爱心捐款活动,班长将捐款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成了统计图,根据( )
A 30、30 B 30、20 C 20、20 D 20、30 7、下面给出的四个命题中,假命题是 ( )
右图提供的信息,捐款金额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0 123金额452 A、如果a?3,那么a?3 B、如果x?4,那么x??2
C、如果?a?1??a?2??0,那么a?1?0或a+2?0 D、如果?a?1???b?2??0,那么a?1或b??2
228、如图,直线AB∥CD,BE平分∠ABC,交CD于点D,∠CDE=150o,则∠C= ( ) A 150o B 130o C 120o D 100o
E D C 主视图 俯视图
B A 第8题
9、如图是几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搭成的几何体的两种视图,则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
A 7 B 6 C 5 D 4
10、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如图所示,给出下列说法: ①abc?0 ②方程ax2?bx?c?0的根为x1??1,x2?3; ③当x?1时,y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④当y?0时,?1?x?3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0 1 3 x y 第9题图 x2?1?0的解是 11、方程
x?1 12、如图是一个小熊的头像,图中反映出圆与圆的四种位置关系, 但是其中有一种位置关系没有反映出来,它是两圆 。 13、若代数式
x?1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x?214、甲、乙两位选手进行射击训练,各射击10次,平均成绩都是9.5环,方差分别是
22S甲=0.25,S乙=0.2,则在这次训练中 选手发挥较稳定。
15、某电视台为满足观众在广州亚运会期间收看不同比赛项目的要求,做了一个随机调查,结果如下表: 最喜欢观看的项目 游泳 人数 30 体操 75 球类 200 田径 95 如果你是电视台负责人,在现场直播时,将优先考虑转播 比赛。
a2?b216、已知x?1是一元二次方程ax?bx?40?0的一个解,且a?b,则的值为
2a?2b217、如图,在Rt△ABC中,∠C=90o,AC?BC,请用尺规作图方法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
且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等腰三角形,(保留作图痕迹)
2米 A C 9.6米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如图,某同学想利用影长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她在某时刻,立1米长的标杆测得其影
长为1.2米,同一时刻,旗杆的影子一部分在地面上,另一部分在某一建筑物的墙上,
测得其长度分别为9.6米和2米,则此旗杆的高度为 米
19、如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图案由4个基础图形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基础图形组成,??按此规律,第 个图案由2011个基础图形组成。y
??
(1) (2) (3)
20、如图,点P是反比例函数y?第19题图
2 1 O 1 2 X P B
第20题图 2在第一象限内图像上一个动点,⊙P的半径为1,当⊙Px与坐标轴相交时,点P得横坐标x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0分
?1?21、(5分)计算???20110??3?tan60o
?2?
22、(6分)一只不透明的口袋中放着若干只红球和白球,这两种球除了颜色以外没有任何其它区别,将袋中的球摇匀,每次从口袋中取出一只球记录颜色后放回再摇匀,经过大量的试
?1验,得到取出红球的频率是
1, 4求(1)取出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2)如果袋中的白球有18只,那么袋中的红球有多少只?
23、(6分)如图(1)已知ED是三角形纸片△FBC的中位线,沿线段ED将△FED剪下来后拼接在图(2)中△BEA的位置,
(1)从△FED到△BEA的图形变换,可以认为是 变换;(填“平移、轴对称、
旋转”之一)
(2)试判断图(2)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B
E D F()B C C F (D)A E D F
(1)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