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游褒禅山记练习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4:15: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游褒禅山记》课后练习

一、 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上拼音。

褒禅山 庐冢 有碑仆道 盖音谬也 窈然 好游者 则或咎其欲出者 瑰怪 无物以相之 于人为可讥 何可胜道也哉 王回深父

二、 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作动,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作动,命名)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表判断,是;名词,山之南) 4.有碑仆道 (动词,倒)

5.盖音谬也 (形容词,错误) 6.有穴窈然(形容词,深远幽暗)

7.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作动,走到尽头) 8.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动词,持,拿)

9.火尚足以明也 (形作动,照明) 10.则或咎其欲出者(动词,责怪)

11.不得极夫游之乐(副作动,尽,尽情享受) 12.往往有得(动作名,收获,心得)

13.夫夷以近 (形容词,平坦) 14.无物以相之(动词,帮助)

15.而在已为有悔(动词,是)

1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形作动,弄错;动作名,流传的文字;名作动,识其本名,说清楚) 17.何可胜道也哉(形容词,尽,完) 18.安国平父(通假字,“甫”)

19.有泉侧出 (名作状,从旁边) 20.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21.不出,火且尽 (形作动,烧尽) 22.入之甚寒,问其深(形作名,深度) 23.往往有得 24.而其见愈奇(动作名,见到的景象) 三、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语的古今义。

1.于是余有叹焉(古,介词代词,对这件事。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 2.非常之观(古,不平常,非同寻常。今,副词,表程度,很,十分)

3.至于幽暗昏惑(古,以至于到了------(的地步)。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4.此所以 学者不可以(所以:古,---的缘故,---的原因。今,连词,表因果关系。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5.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数词) 四、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而卒葬之(承接) 而记游者甚众(承接)

有怠而欲出者(承接) 来而记之者已少(承接)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并列)(因果)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递进) 而世之奇伟、瑰怪(转折)

而人之所罕至焉(因果) 而又不随以怠(并列)

而在已为有悔(并列)

1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转折)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并列)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承接)

始舍于其址(代词,华山) 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词,那件事)

以其乃华山之阳(代词,它,华山洞) 其文漫灭(代词,那,石碑)

而余亦悔其随之(代词,自己) 其孰能讥之乎(语气词,表反问,难道)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以故其后名之曰(连词,因为)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连词,因为)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而,修饰) 余之力尚足以入(介词,用来)

以其求思之深(连词,因为) 夫夷以近(连词,而,并列)

不随以止也(连词,而,修饰) 而又不随以怠(同上)

然力足以至焉(介词,用来) 又以悲夫古书(连词,因为) 由山以上五六里(介词,向)

始舍于其址(在) 于是余有叹焉(对于)

古人之观于天地(对于) 于人为可讥(在) 余于仆碑(对于)

而卒葬之 (代词,那里,华山)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助词,的)(代词,洞) 遂与之俱出(代词,他) 古人之观于天地(助词,主谓之间)

以其求思之深(助词,得) 后世之谬其传(助词,主谓之间)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助词,主谓之间)

盖音谬也(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大概)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火且尽(副词,将,将要) 遂与之俱出(连词,于是,就)

盖余所至(语气词,大概) 方是时(介词,当)

既其出(副词,已经) 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有的)

于是余有叹焉(语气助词)

2

而人之所罕至焉(代词,那里) 然力不足者(连词,转折)

五、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指出一些句子的句式特点。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4.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6.于是余有叹焉。

7.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

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9.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1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六、背写。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以其 。 2.而世之奇伟、瑰怪、 ,常在于险远, ,故 。 3.有志矣, , ,亦不能至也。

4.然力足以至焉,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 ?

5. , ,何可胜道也哉! 此 。 六、文学常识填空。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北宋 (朝代) 临川 (地名)人,著名 政治 家,思想家, 文学 家, 改革家。 其散文雄健峭拔,和韩愈 、 柳宗元 、 苏洵 、 苏轼 、 苏辙 、 欧阳修 、曾巩被推为“唐宋八大家”。其作品今存 《临川先生文集》 。

3

搜索更多关于: 游褒禅山记练习答案 的文档
游褒禅山记练习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rtnf4kd024mn0h1luh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