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超前帷幕注浆施工工法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关培山金坤学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铁路隧道越 修越多,越修越长,特别是我国东南部、西部山区的铁路建设将有许多长大或特 长铁路隧道修建,洞身穿越的地质条件也将越来越夏杂,其中超前帷幕注浆技术 是穿越富水断层的必要手段,该方法技术标准高、施I:工艺复杂、工期较火、成 本较大,如果在实施处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对断层涌水封堵效果会带来遗留问题, 甚至造成封堵失败,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单位承建的向芾铁路青云山隧道F9 断层带超前帷幕注浆封堵涌水的成功实践,特制定本工法。 2特点
2.1止浆墙采用台阶施工技术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仓I造性的将止浆墙设计成台阶形式,减少了止浆墙的工 程数量和施工难度,节省了清理涌水带来的废渣清理量;钻机、注浆设备在二级 平台作业,提高了机械钻孔、围岩注浆的施工工效(隧道上半断面钻孔、注浆时 利用止浆墙的二级台阶作为施工平台),为快速处理和穿越涌水塌方地段赢得了 时间。
A/
1.2帷幕注浆孔采用上半断面进行开孔布置技术
nn
帷幕注浆孔采用上半断而的开孔布置,节省钻机开孔移动的距离,提高钻机 的机械效率;开孔位置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计算,利用激光全站仪进行钻机钻杆 位置、方向控制,方法比较新颖、可靠。 1.3注浆采用分段前进式注浆工艺
注浆采用分段前进式注浆工艺,按照先外环后内环,口下而上的注浆方式进 行,有效防止塌孔卡钻现象,并通过缩短分段长度减少了其压力损失,确保了注 浆压力的有效性。
1.4注浆前采用高压水洗孔工艺
在注浆前采用高压水洗孔工艺,确保浆液的有?效扩散半径;浆液采用单液、 双液、单双液综合式,并根据P-Q-T关系进行动态调整,浆液填充饱满,注浆效 果好。
1.5隧道拱顶塌方空腔采用长管棚、回填混凝土加固技术
隧道拱顶塌方空腔部位采用长管棚加固、同填混凝土的方案不仅有效阻止了 水的侵入,而且也为隧道开通后的运营提供安全保障,有效防止了遗留问题的发 生。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合于:①公路、铁路、水利工程等隧道涌水、涌泥或塌方严重地段; ②水下隧道富水围岩段(如含水砂层);③地下水位的变化造成地层变形;④因 可能会影响到周边重要构筑物安全的地段;⑤地下水十分丰富的断层破碎带等。 4工艺原理
超前帷幕注浆技术就是沿着升挖轮廓线和升挖工作面,按照一定的间距、直 径、深度、倾斜角进行钻孔,并向孔内注射水泥浆液,使浆液在开挖轮廓线外一 定范围内形成一定度的隔水帷幕和加强圈,从而穿越强富水或者围岩破碎层。 另外帷幕注浆完成、开挖前,采用超长管棚对隧道拱顶部位进行补强加固和混凝 土的回填拱部空腔,有效阻止水的再次侵入,同时也为隧道开通后的运营提供安 全保障。 5、施工要点 5.1方案确定
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前方围岩性质,结合超前地质预报资料、现场涌水塌方 体情况、掌子面围岩性质等指标综合判定是否进行超前帷幕注浆施工,并确定帷 幕注浆的施工参数(加固圈的厚度、上次帷幕注浆的长度、1上浆墙的厚度和位置、 开挖后注浆加固地段的衬砌型式、防水型式等)。 超前地质预报需按下列标准施做:
1) 在设计断层位置前后200米范围内采用TSP及地质雷达全程覆盖进行探 测
预报,TSP探测有效搭接长度不小于30米。
2) 在即设计断层影响带前后50米范围内或TSP预报的异常带前30米范围 内
进行超前水平钻孔,探明地质及富水情况。布孔原则:钻孔3个(拱顶部位1 个,起拱线部位2个),搭接长度不小于8米。
3) 每循环都要进行超前炮孔探测地质情况,探孔不少于3个,孔深不小于 5
米,原则上拱顶1个,两侧起拱线各1个。
4) 距异常带前方10米采用超前水平钻孔进行加密细探,布孔5个,拱顶1
个,两侧拱腰、起拱线处各1个。详细探明地质及含水情况后,经建设、设计、 监理、施工单位四方现场确定施工方案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 ?般地段根据地质素描确定是否采用超前探测措施。
6) 及时监测洞内水量、水压及地表水径流量的变化,做好相关记录。 5.2设备选型
为提高工作效率,钻孔设备必须选择具有风动、液压、可调钻孔角度的多功 能凿岩机,注浆机采用双液注浆机和单液注浆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6、施工方法
6.1止浆墙施工
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并结合现场涌水及塌体情况,保证施工安全,止浆墙 施作位置一般在掌子面退后8?10m处开始施作,呈台阶式设置;止浆墙基础扩 挖施作临时仰拱,扩挖深度80?120cm,并施作抗滑锚杆;止浆墙采用分层浇筑, 符层浇筑高度2?3m,直至浇筑到洞顶完成;在线路两侧边墙分层次预埋6?8 组0)200泄水钢管,并配止水闸阀,止浆墙按照单面模板的方式架立外模,内侧 采用集中引排水的方式,使止浆墙内侧混凝土直接覆盖于坍塌体之上。止浆墙施 工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止浆墙施工结构图
6.2钻孔布置
根据变更设计图纸的要求,帷幕注浆孔呈圆环布:置,隧道开挖轮撕线按照确 定的衬砌类型开挖边界线,结合拟采用的钻机设备的作业空间及操作旋转灵活 性,并充分考虑到隧道四周加固圈及注浆扩得散半径的对称性,采用隧道上半断 而进行开孔布置,辐射至隧道全断而加固圈的方式进行,以衬砌拱顶开挖轮廓线 以下400cm为基准圆心进行布置,其孔口布置图如图2所示。
根据扩散半径及设计终孔间距3?4m的要求,终孔布置均按照隧道轮廊线外 8m并与之同心的圆环进行布置,计算孔曰与孔底坐标,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其钻 孔时隧道轴向水平偏角与立角。钻孔布置纵断面图如图3所示,孔底如图4所示。E序终孔图 D序终孔图
A、8、C序终孔图
图4各序钻孔终孔布置图
由于采用半断面布置开孔,加之钻孔数量相对较大,为了保证每一钻孔的孔 曰与孔底坐标控制,采用精确测量孔曰坐标,准确控制钻孔水平偏角和立角的措 施,对各个钻孔坐标及角度进行了计算,其计算如表1所示。
表1 8m加固圈注浆循环开孔参数表 开孔坐标 序 号 孔 号 1 2 A1 0 A2 69 136 198 253 299 350 365 353 横轴 纵轴 (X, cm) (Y,cm) 330 323 304 272 229 176 116 49 -25 终孔坐标 横轴 纵轴 (X,cm) (Y, cm) 0 1203 313 589 855 1059 1189 1246 1246 1191 1146 1015 820 577 281 -40 364 720 角度 偏角 (0) 0.0 4.0 7.4 10.6 13.0 14.3 14.4 14. 1 13.5 孔长 立角 (0) (era) 14.0 13.2 11.4 隧道纵 向钻机后 摆长度 孔深 (cm) (cm) 0 -24 -44 -64 -78 -86 -87 - 85 -80 3607 3500 3604 3500 3600 3500 3500 3500 3 A3 4 A4 5 6 7 8 9 A5 A6 A7 A8 A9 8.7 3603 5.5 3608 1.7 -2.5 -6.5 -10.9 3613 3500 3616 3500 3633 3500 3665 3500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10 All A12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A19 A20 A21 A22 A23 A24 A25 A26 A27 318 246 178 108 38 -32 102 -172 -242 -312 -382 -364 -336 -300 251 -199 -137 -70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51 115 175 228 271 303 323 328 615 289 252 204 147 85 -25 -25 -25 -25 -25 1043 847 541 219 -60 -337 -623 -840 -1070 -1222 -1295 -1295 -1270 -1189 1055 864 -624 -331 -35 239 509 718 897 973 993 966 837 585 344 35 -227 -529 716 - 896 -1001 1026 -967 -921 -748 -556 -328 -995 -1239 -1386 1167 -1482 -1446 -1358 -1242 -1051 -794 -500 -201 97 386 652 884 1L7 9.7 5.9 1 1.8 T. 6 -5.0 -8.5 -15.2 3704 3500 3500 -69 -56 -34 -10 9 28 48 62 77 86 88 90 90 86 78 64 47 25 7 -14 -34 -49 -61 -64 -63 -66 -60 -42 -26 -3 15 37 49 60 63 69 68 68 57 45 29 -18.9 3753 -21. -22.4 -22.6 -22.0 -20.6 -18.9 -15.9 -12.0 3773 3500 3787 3500 3792 3500 3790 3500 3781 3500 3765 3500 3740 3500 3697 3500 3648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10.8 -13.3 -14.6 -14.6 -7.5 -14.9 -14.9 -14.3 -12.9 -10.8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I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11 45 46 47 ?18 49 50 -4.0 3630 -0.3 3623 3.3 3617 6.7 3615 9.8 3615 12. 1 13.7 3615 3613 1063 -7.9 1180 -4.3 929 870 782 552 311 57 -243 -573 -863 -1035 -1150 -1182 -1182 -1038 968 -722 -161 -200 65 288 538 726 872 Bl 34 B2 B3 103 168 226 278 318 350 283 213 113 -1. 1 2.2 5.6 8.0 9.7 3552 4.2 3512 8.0 3551 3500 3500 3500 3500 M B5 B6 B7 B8 B9 BIO 4.9 3547 3556 10.0 1.7 10.6 10.4 -1.4 3562 -5.3 3574 3500 3608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11.0 -8.7 10. 1 7.2 4. 1 0.5 -2.6 -13.3 3653 -16.0 -17.8 3670 3686 Bll 73 B12 3 B13 B14 B15 B16 B17 B18 B19 B20 B21 B22 B23 -67 -137 -207 -277 -351 -319 -278 - 228 L-18.3 3686 -18.3 -25 -25 -25 -25 83 146 203 251 289 315 328 3690 3500 3500 3500 3500 -6.4 -16.0 -8.3 -10.0 1 -10.5 -8.7 -14.9 3665 3660 -11. 3622 3601 3500 3587 357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11.4 -5. 5 Tl.1 -2.2 -11.2 、9.4 -7,4 -4.8 0.6 3569 4.0 3556 6.6 3553 8.8 169 -104 -36 3554 35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