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距离型;根据不同的形式,应用相应的方法求解. 15. 直线【答案】
与圆
交于
两点,则
________.
【解析】分析:首先将圆的一般方程转化为标准方程,得到圆心坐标和圆的半径的大小,之后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求得弦心距,借助于圆中特殊三角形半弦长、弦心距和圆的半径构成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弦长.
详解:根据题意,圆的方程可化为所以圆的圆心为
,且半径是2,
, ,故答案为
.
,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以求得结合圆中的特殊三角形,可知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熟练应用圆中的特殊三角形半弦长、弦心距和圆的半径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借助于勾股定理求得结果. 16. △
的内角
的对边分别为
,已知
,
,则△
的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化简求得
,可以断定A为锐角,从而求得
,
【解析】分析:首先利用正弦定理将题中的式子化为利用余弦定理,结合题中的条件,可以得到得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结果.
,进一步求
详解:根据题意,结合正弦定理 可得
结合余弦定理可得所以A为锐角,且所以△
的面积为
, ,从而求得
,
,故答案是
.
,即
,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三角形面积的求解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注意对正余弦定理的熟练应用,以及通过隐含条件确定角为锐角,借助于余弦定理求得
,利用面积公式求得结果.
9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60分。 17. 已知数列(1)求(2)判断数列(3)求
满足;
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说明理由;
,
,设
.
的通项公式.
【答案】(1) b1=1,b2=2,b3=4.
(2) {bn}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理由见解析. (3) an=n·2n-1.
【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条件所给的数列
的递推公式
,将其化为an+1=
,分
别令n=1和n=2,代入上式求得a2=4和a3=12,再利用(2)利用条件可以得到的等比数列.
(3)借助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得详解:(1)由条件可得an+1=
.
,从而求得b1=1,b2=2,b3=4.
,从而 可以得出bn+1=2bn,这样就可以得到数列{bn}是首项为1,公比为2
,从而求得an=n·2.
n-1
将n=1代入得,a2=4a1,而a1=1,所以,a2=4. 将n=2代入得,a3=3a2,所以,a3=12. 从而b1=1,b2=2,b3=4.
(2){bn}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由条件可得(3)由(2)可得
,即bn+1=2bn,又b1=1,所以{bn}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所以an=n·2n-1.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数列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确定数列的项,根据不同数列的项之间的关系,确定新数列的项,利用递推关系整理得到相邻两项之间的关系确定数列是等比数列,根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得数列
的通项公式,借助于
的通项公式求得数列
的通项公式,从而求
1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得最后的结果. 18.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的位置,且(1)证明:平面(2)为线段
.
平面
;
上一点,且
,求三棱锥
的体积.
中,
,
,以
为折痕将△
折起,使点到达点
上一点,为线段
【答案】(1)见解析. (2)1.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题的条件,可以得到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AB⊥平面ACD,又因为AB面ABC;
(2)根据已知条件,求得相关的线段的长度,根据第一问的相关垂直的条件,求得三棱锥的高,之后借助于三棱锥的体积公式求得三棱锥的体积. 详解:(1)由已知可得,又BA⊥AD,且又AB平面ABC,
=90°,
.
=90,即
,再结合已知条件BA⊥AD,利用线
平面ABC,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平面ACD⊥平
,所以AB⊥平面ACD.
所以平面ACD⊥平面ABC.
(2)由已知可得,DC=CM=AB=3,DA=.
1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又,所以
.
.
作QE⊥AC,垂足为E,则
由已知及(1)可得DC⊥平面ABC,所以QE⊥平面ABC,QE=1. 因此,三棱锥
的体积为
.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立体几何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面面垂直的判定以及三棱锥的体积的求解,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清楚题中的有关垂直的直线的位置,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线面垂直,之后应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面面垂直,需要明确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关系,在求三棱锥的体积的时候,注意应用体积公式求解即可.
19. 某家庭记录了未使用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单位:m3)和使用了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
未使用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频数分布表 日用 水量 频数
使用了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频数分布表 日用 水量 频数
(1)在答题卡上作出使用了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 5 13 10 16 5 1 3 2 4 9 26 5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