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梳理
笔者尝试以“英语教学理论”及“英语教学方法”为主题 在中国知网上检索, 发现很多检索到的文献中对教学理论和教学 方法的概念和分类比较混乱。 对“英语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 方法”进行检索,可以检索出“分层教学理论”“分层教学 法”“反思性教学理论”“反思性教学法”“互动式教学理 论”“互动式教学策略”“互动式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理 论”“任务型教学法”等等。 教学理论和方法在术语表达上的混 用,必定造成教师在概念、认识和运用上的混乱。因此,对二者 进行科学、系统的梳理与归纳很有必要。
相比而言,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共 同的教学任务而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由此可见, 教学理论 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教”, 而教学方法则涉及教学程序的设 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活动的安排等具体问题。 二、常见 的教学理论
一种教学理论一般包括语言观、 习得观和教学观。 语言观强 调“语言是什么”,习得观解释“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是什 么”,教学观说明“教什么、怎么教”。
(一)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20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J.B.Watson )为首发起 的行为革命奠定了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基础。 这种理论认为: 儿 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刺激 - 反应- 强化”,而成年人学习语言的 过程则是“刺激 -反应”。 因此,学习即“刺激 -反应”之间的加 强,教学的
根本在于如何不断强化。行为主义者( behaviorist ) 认为语言学习的环境是在学习过程中起决定性因素, 只要有语言 环境的输入, 学习者就有语言产出。 该理论的学习重点是重复某 种行为直至这种行为变得自动发出。
(二)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教学理论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 家皮亚杰( J.Piaget )于 20世纪 60 年代提出,他认为教学不单 单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输入, 而是通过新的信息与学习者原 有的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即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根据自己的经验,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 获得的。 其教学观在教师在意义建构上起到帮助、 促进和引领的 作用。它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 1)激发学生的兴趣,帮 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
2)设计
真实的教学任务,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并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情境。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 主要有: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及随机进入教学。
(三)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 )教学理论由布鲁纳 ( J.S.Bruner ) 提出, 这种教学理论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内在的规律性, 强 调让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及其内在联系。
此外,它还强调学生智力、 逻辑思维和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的发 展,学生应该学会自己去发现结论和规律。 布鲁纳主张“发现教 学法”,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语言的基本结构。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给教学上的启示是:( 1)为学生创设问 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2)为学生创设成功的 情景,培养学生的上进心。
(四)从语言、学生、学习的侧重点上分类
“以语言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主要侧重语言形式本身。 这种 教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本质就是“刺激 - 反应- 强化”的过程, 教师的任务就是用语言的知识体系作为刺激系统地向学生展示, 然后通过练习、提问、翻译等方法刺激学生,让他们有语言的产 出,从而强化学习。其典型教学方法是语法 - 翻译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主要关注学习者的需求、 意愿 和交际情景,在认识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特点、情感因素、个 体差异以及需求的基础上来展开教学。 这种教学理论主要培养学 生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的语言交际能力。 其典型教学方法是交际 法。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强调语言的意义。 这种教学理 论认为教师应以语言的意义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语言发展的中心 是理解语言的意义,教师应该整合语言技能从而帮助学生理解。 其典型教学方法是自然法。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method)涉及具 ?w 的教学步骤、目标等。教学 方法有别于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 目标和教学效果服务的, 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根本。 教学模式 是围绕着某一主题的教学, 形成比较稳定的、 系统化和理论化的 教学范性,它是教学理论的转化形式。笔者认为分层教学、互动 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和抛锚式教学都应该定为教学模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