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多地少是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我国耕地资源稀缺,在不到世界7%的耕地上,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对)
2、单位之间的土地权属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对) 3、土地登记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查询。(错)
4、农民集体连续使用其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满20年,可视为现使用者所有。(对)
5、农村村民宅基地可以抵押。(错)
6、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及时的原则,减少环节,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错)
7、破坏耕地是指单位或个人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未经批准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使土地种植条件遭到破坏或者因土地开发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违法行为。(对)
8、农村村民宅基地、自留地和自留山属村民所有。(错)
9、目前使用的《土地管理法》是于2004年8月28日经过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的。(错)
10、修订《土地管理法》的重点是推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对)
11、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对)
12、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对) 13、某开发商于1994年通过出让方式获胜者得一块70年的居住用地,1997年在该地块上建成了住宅用于出售,某人于1998年购买了其中的一套住宅,则该人获得的土地使用权年限为67 年。(错)
14、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对)
15、动态巡查是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将违法行为消灭在始发状态的有效手段。(对)
16、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预防和查处相结合”。 (对) 17、节约用地是指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千方百计不占或少占耕地。(对) 18、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错) 19、恩格斯提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 (错)马克思 20、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是土地管理法。(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1、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主体具有单一性、统一性和有序性。(对)
22、土地执法监察的职权是法律赋予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土地监察机构以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名义行使职权。(对)
23、非法占用土地是指行为人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未经合法有效的批准而占用土地的行为。(对)
24、国土资源听证应当向当事人收取费用。(错)
25、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可以举行听证。(对)
26、行政复议法最突出的作用就是保护公民不受行政机关的侵害。(对) 27、申请人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是需要交钱的。(错) 28、村民住宅用地使用权可以流转。(错)
29、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实行零报告、专项报告和定期报告制度。(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