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学年四省八校联盟高三(上)联考生物试卷(9月份)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8 16:47: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2020学年四省八校联盟高三(上)联考生物试卷(9

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1. 下列与细胞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菜细胞中有些酶要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B. 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均能发生转录过程 C.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D. 细胞中的蛋白质都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2.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仁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B. 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 C. 脱氧核糖核酸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 核膜是双层膜参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

3.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B. 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C. 浆细胞内,单层膜的细胞器在抗体的加工运输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D. 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成多个小室,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互不干扰 4. 某同学为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将同一植

物相同部位的细胞均分为两组,分别置于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且相等的物质A溶液和物质B溶液中,短时间发生质壁分离后,在d时刻将两组细胞置于蒸馏水中,实验过程中两组细胞的液泡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分别用曲线I、Ⅱ表示如图所示。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 A. a点前,有物质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B. b点时,细胞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物质B

C. b点前,液泡中的液体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D. c点时,两组实验中均无水分子进出细胞 5.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过程中并不都伴随有[H]的生成 B. 植物保卫细胞产生ATP的过程均在生物膜上进行

C. 酵母菌中组成RNA单体的成分可来源于ATP的水解产物 D. 细胞分裂时ATP水解速率和合成速率都加快

6.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及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的呼吸作用已停止

B. 植物叶肉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还原氢可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 C. 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人体组织细胞因缺氧而死亡 D. 中耕松士可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矿质离子的吸收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8.0分)

7. 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0左右(水

解酶的最适PH)。如图表示吞噬细胞内溶酶体的产生和其作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第1页,共12页

(1)溶酶体的膜含有______层磷脂分子;自噬溶酶体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

(2)已知细胞质基质的pH为7.0,那么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内的方式是______,溶酶体内少量的水解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原因是______。

(3)硅肺是矿工常见的职业病,发病的原因是肺部吸入硅尘后,吞噬细胞会吞噬硅尘,而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缺乏______,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吞噬细胞发生______(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最终导致肺的功能受损。

8. 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

野生型。如图是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25℃)大气CO2浓度、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两者CO2吸收速率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强度低于C时,突变型水稻的光反应强度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野生型,其原因是______。

(2)光照强度低于C时,限制突变型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光照强度大于C时,限制野生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 (3)突变型水稻在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速率。

(4)在光照强度为C的条件下,给野生型水稻提供CO2和H218O,合成的淀粉中含有18O,出现此结果的原因是______。

9. 某研究小组对自来水和污染河水水样中的大肠杆菌含量进行了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可选用伊红美蓝培养基。该培养基除了为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水和氮源外,还要提供______(答出两点)等基本营养成分;制备该培养基时应在灭菌之______(填“前”或“后”)调整pH至7.6,以满足大肠杆菌生长的要求;该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的作用是______。 (2)研究小组使用“滤膜法”对污染严重的河流水体进行大肠杆菌活菌数的测定,需将水样进行适当稀释,如取水样1mL加入______mL制备稀释倍数为10倍的稀释液,并照此依次制备更高倍数的稀释液。取每个稀释倍数的菌液5mL进行过滤,然后将滤膜放置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培养。如果经过培养后,稀释倍数为103对应的4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为43、47、42、48个,那么每升河水约含大肠杆菌______

第2页,共12页

个。

(3)用上述方法统计样本中菌落数时需要设置对照组。若在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数平均数为4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请分析说明空白对照组出现菌落的可能性原因______(答出三点即可)。若将40(即46-6)个/平板作为实验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则该做法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10. 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在植物的信号传导和提高植物抗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学家通过将CDPK基因导入拟南芥中,来获得具有抗性的新品种。如图为某种质粒表达载体和含CDPK基因的DNA片段示意图,图中标记了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中所用的目的基因可以人工合成,也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得。基因文库包括______,为了使CDPK基因插入质粒中,应选取______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

(2)将获取的CDPK基因进行PCR扩增,目前在PCR反应中使用Taq酶而不使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主要原因是______。

(3)图中所示的质粒为Ti质粒,操作过程中需要把CDFK基因插入到质粒的T-DNA片段中,T-DNA片段在转化中的作用是______。为了检测CDPK基因是否导入成功,可以用______作探针检测CDPK基因是否导入拟南芥细胞,导入成功的标志是______。

(4)为研究CDPK基因表达载体对拟南芥的遗传转化的影响,将转化后的拟南芥植株生长成熟后,采集其种子,播种于含______的MS培养基中进行抗性筛选。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0分)

11. 如图中①~③是从几种真核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的有机物,其中③只表示某种有机

物的局部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①含有但质粒不含有的碱基是______(用字母表示),物质①的生理功能是______。

(2)图中,物质2主要分布在______上,其作用是______。

(3)若图中物质③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则该物质是______,细胞内控制该物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______。

(4)请设计实验证明白萝卜贮藏根组织细胞中含有图中物质③.(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______。

第3页,共12页

12. 回答下列关于豌豆杂交实验的问题。

(1)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孟德尔所说的“成对的遗传因子”位于______(填“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上。 (2)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抗病和感病分别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D/d、T/t控制。现将两种纯合豌豆进行杂交,获得F1,再让F1自交,得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

3:3:1,为高茎杭病:高茎感病:矮茎抗病:矮茎感病=5: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

针对F2出现该比例的原因,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假说认为F1产生的某种基因型的花粉败育,则败育花粉的基因型为______,若该假说成立,则在F2高茎抗病植株中,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3)已知某种豌豆籽粒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现让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子代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4:2:2:1,对此合理的解释是:______。

第4页,共12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发菜是蓝藻的一种,为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错误; B、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少量DNA,能发生转录,核糖体上能发生翻译过程,不能发生转录,B错误;

C、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正确;

D、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细胞中的蛋白质有些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有些是游离核糖体合成的,D错误。 故选:C。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细胞分布 器 线动植物粒细胞 体 形态结构 功 能 双层膜结构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细胞的“动力车间”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叶植物叶 双层膜结构 绿肉细胞 体 内动植物质细胞 网 高尔 动植物基细胞 体 核动植物糖细胞 体 溶动植物酶细胞 体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液成熟植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泡 物细胞 细胞保持坚挺 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动物或中某些低心等植物体 细胞 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第5页,共12页

2019-2020学年四省八校联盟高三(上)联考生物试卷(9月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sgz04ugiz1xep036fj71ujtp7zr5k019h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