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辽宁省兴城市红崖子满族乡初级中学2019届中考化学第一次阶段模拟试卷+(12份名校模拟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9 13:28: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S:32 Fe:56 Cu:64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做法与“创建卫生城市,建设水绿苏城”不吻合的是 ( ) A.植树种草 C.节能减排 B.就地焚烧垃圾 D.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2.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光合作用 B.钢铁生锈 3.下列属于混合的是( )

C.酸雨侵蚀 D.冰山融化 A.葡萄糖 B.金刚石 C.冰红茶 D.苛性钠 4.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 )

A.KCl B.NaOH C.NH4Cl D.BaSO4 5.下列气体能用集气瓶开口向下法收集的是 ( ) A.N2 B.O2 C.H2 D.CO2 6.下列变化过程中有白烟产生的是 ( ) A.硫在空气中燃烧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露置在空气中 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河水可用蒸馏的方法净化 B.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别

C.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2

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8.一种新型净水剂碱式硫酸铁混凝剂的生产方法是:先将FeSO4在固体状态下转化成Fe(OH)SO4,再加适量硫酸中和即可。在Fe(OH)S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3 B.+2 C.+5 D.+1

9.上题中生产过程可以用4FeSO4+2H2O+X=4Fe(OH)SO4表示,则X的化学式为( )

A.SO2 B.SO3 C.FeO D.O2 10.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 )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钠 D.硝酸铵

11.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总质量会减轻的是( ) A.氢氧化钠 B.浓盐酸 C.浓硫酸 D.生石灰 12.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A.制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B.高炉炼铁:3CO+Fe2O3???2Fe+3CO2 C.潜艇供氧:2Na2O2+2H2O=4NaOH+O2↑ D.焊接铁轨:2Al+Fe3O3???2Fe+Al2O3

13.2019年5月29日《环球时报》报道:我国科学家率先用铝合金和石墨烯(一种碳单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该材料有望生产出“纸一样薄的手机”、“一分钟充满电的电池”等产品.下列关于“烯合金”的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

A.含碳元素和铝元素 B.是一种碳单质 C.具有导电性 D.具有可燃性

14.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t1℃时,a、b的溶解度都为20 g B.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C.a、b的溶液都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析出晶体 D.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都有晶体析出 15.“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 “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 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同学: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 B.乙同学:NaHCO3不是纯碱

C.丙同学:析出NaHCO3固体后的溶液中只含氯化铵和氯化钠 D.丁同学:从该反应生成的NaHCO3可以加热制取纯碱 16.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书和精密仪器着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用肥皂水检验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D.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开窗通风

17.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配制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和溶解 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将30 g氯化钠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 g溶液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 18.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不规范的是 ( )

高温高温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最外层电子数

19.据报道,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实验证实了第117号元素的存在。科学家确认它的依据是 ( ) 20.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错误的是 ( ) A.用灼烧的方法区别腈纶和羊毛 B.用pH试纸测白醋的酸碱度 C.用食醋去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D.用酚酞区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21.下列化学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B.红磷燃烧时会产生浓厚的烟雾

C.打开浓盐酸的瓶塞,能看到大量的白烟 D.打开浓硫酸的瓶塞,能看到大量的白雾 2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O2→O2 B.S→SO3 C.Na2CO3→Na2SO4 D.CaO→Ca(OH)2

23.现有四种溶液:①20℃时饱和石灰水;②20℃时不饱和石灰水;③20℃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④20℃时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下列关于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一定比③大 B.比②大 C.④一定比①小 D.②一定比③小

24.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加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 )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金属可能都不足

25.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两杯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镁和铁,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不同。下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一定大于生成硫酸镁的质量

C.铁一定没有剩余 D.两杯中剩余的硫酸不可能相等

26.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 D.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均相等

27.肉毒碱(C7H15NO3)被认为是“最佳减肥营养素”。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氧元素 B.肉毒碱中含有臭氧

C.肉毒碱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 D.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28.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常温下B、C为气体,且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D、F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1和1:1;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E转变为B一定是置换反应 B.A一定是碳酸盐

C.D、F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相同 D.除去B中混有的少量C,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

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29.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慢慢加入铁粉直至过量,下列图像中最接近实验事实的是(横坐标为加入铁粉的质量,纵坐标为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 ( )

30.现有氧化铜、氢氧化铜和硫酸铜的混合物20 g,加入100 g 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蒸发,所得硫酸铜的质量可能是 ( )

A.35g B.16g C.27g D.30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31.(6分)现有六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金刚石 B.汽油 C.小苏打 D.熟石灰 E.蛋白质 F.锰钢 (1)_______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2)_______可用于制造钢轨。 (3)_______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32.(9分)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无机材料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

(4)_______可用来切割大理石。

(5)_______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6)_______能溶解油脂。

(2)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蛋白质的是_______(填字母)。

辽宁省兴城市红崖子满族乡初级中学2019届中考化学第一次阶段模拟试卷+(12份名校模拟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skvj8841w7916095eiv3gyk618jsm0082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