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少量该未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2)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3)向(2)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实验二)乙组同学进行定量探究。
粉末部分溶解, 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滤液。 溶液变红 原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 白色滤渣不一定是原粉末中的碳酸钙,其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滤液中存在碱性物质。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
实验测得固体B中含15 g氯元素。试综合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进行分析。
(1)乙组实验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是:Na2CO3+ 2HCl=2NaCl + H2O+ CO2↑和 。 (2)该未知粉末的组成可能是 。 解析:实验操作 一定不含 硫酸铜 , CaO+H2O=Ca(OH)2 Na2CO3+ Ca(OH)2=CaCO3↓+2NaOH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有气泡生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分析 综合甲、乙两组同学的分析: (1)CaCO3+ 2HCl=CaCl2+ H2O+ CO2↑
(2)Na2CO3 、NaCl、CaCO3、NaOH 或Na2CO3 、NaCl、CaCO3、CaO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一】(1)粉末部分溶解,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滤液。则原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白色滤渣不一定是原粉末中的碳酸钙,其理由是CaO+H2O=Ca(OH)2 ;Na2CO3+
Ca(OH)2=CaCO3↓+2NaOH。
(3)向(2)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有气泡生成,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
【实验二】向未知粉末中加入稀盐酸,反应并产生二氧化碳,一定有的反应是Na2CO3+ 2HCl=2NaCl + H2O+ CO2↑和CaCO3+ 2HCl=CaCl2+ H2O+ CO2↑。因为甲组同学的实验已经表明,不管是原有的碳酸钙,还是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都将有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因100 g15%的稀盐酸中含有氯元素100g×15%×(35.5/36.5)×100%=14.6g,小于实验测得的氯元素15g,故该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故该未知粉末的组成可能是Na2CO3 、NaCl、CaCO3、NaOH 或Na2CO3 、NaCl、CaCO3、CaO。
考点:物质鉴别;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酸碱指示剂;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点评:鉴别物质,要根据物质的性质,通过特有的化学反应现象来推测;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五、科学探究题
23. (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将钠置于充满CO2的集气瓶中进行燃烧,反应后集气瓶内有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
该小组经分析得知,白色固体中不可能有NaOH,原因是 。他们对白色固体成分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Na2O+H2O===2NaOH ②钠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 (猜想与假设)Ⅰ.白色固体是Na2O Ⅱ.白色固体是Na2CO3 Ⅲ.白色固体还可能是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 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静置。 实验现象 固体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 。
产生白色沉淀 取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试液不变色 白色固体是 。 (得出结论)①通过上述实验,三个猜想中猜想 成立。 ②钠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与交流)钠着火,可以选用的灭火物质是 。 A.水 B.干沙土 C.二氧化碳
解析: [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Ⅲ.NaOH;【设计实验】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固体全部溶解,说明该物质能够溶于水中;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静置。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白色物质中含有碳酸钠;取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不变色,说明不含有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是碳酸钠。【得出结论】①Ⅱ②4Na+ 3CO2流】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白色固体中不可能有NaOH,原因是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因为①Na2O+H2O===2NaOH②钠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同时生成的氢氧化钠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实验白色固体可能是三种情形:Ⅰ.白色固体是Na2O Ⅱ.白色固体是Na2CO3Ⅲ.白色固体NaOH;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静置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物质含有碳酸钠,取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不变色,说明说明不含有氢氧化钠,因此白色固体为碳酸钠,钠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a+ 3CO2土,不能用水和二氧化碳。
考点: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六、计算题
24.往盛有1.8g碳酸钙和氯化钙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2.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3.0g溶液.计算:
(1)产生气体的质量为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1)4.4克(2)5.4%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4g+2.0g﹣3.0g=4.4g; (2)设原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则 CaCO3+2HCl=CaCl2+H2O+CO2↑ 2 111 44 x y 4.4g
2Na2CO3+ C;钠着火,可以选用的灭火物质是干沙
2Na2CO3+ C;【反思与交
,
x=20g, y=6.2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5.4%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质量守恒定律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七、流程题
25.(一)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图: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 资料2:+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_____转变为电能。
(2)吸收步骤中,与石灰浆发生反应的2个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_____;②_____。 (3)溶解步骤中,发生的3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4)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_____(填操作名称)、干燥,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____。 (5)请你对校园垃圾处理提出一条建议_____。
(二)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Na2SO4、MgCl2、CaCl2等杂质。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
(1)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_____。 A 右盘重,砝码轻 B 右盘轻,样品重 C 左盘重,样品轻 D 左盘轻,砝码重 (2)第③步操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第⑤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