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信息世界
课题:(第一节 ,1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信息的含义及信息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
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形态及其本质意义(重点); 对信息传输流程的正确理解(难点)。
教学方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教学过程: 1.设问
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演示相关影视资料。(引起学生兴趣与注意) 2.揭题
第一节 认识信息世界;(板书或投影) 解释:
信息(information)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数据、消息。(板书或投影) 3.深究
怎样得到有用的信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4.讲解
对取得的消息进行加工处理;(为尔后的教学内容“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作伏笔)
信息质量的标准――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简明性;(板书或投影,可举些反面例子)
人类的三大类活动;(板书或投影,下同)
科学史上的三个基本概念物质(matter)、能量(energy)、信息(information)。 5.简述
演示信息传输流程框图:(结合实例解释含义)
信息技术发展概况;(抓住电磁波的发现这条主线展开) 6.介绍
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指导学生看书、讨论)
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采用演示影视资料提高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