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3版2014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 第十课》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8 20:18: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3版2014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十课

13版必修1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课前活动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部分 实现全面建成全面小康的目标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

(1)表现:至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千百年来始终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从此得到解决,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 ,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 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 ,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 。 (2)特点: 、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提醒】 正确理解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是指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不全面,是指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有待提高。发展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水平差距不小。

2.全面小康目标

(1)特点: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 的小康社会。 (2)具体目标:①将成为 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②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良好的国家。③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 、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④成为各方面制度 、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⑤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 、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提醒】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特点:一是时间的长期性,大约需要20年时间;二是建设进程的不平衡性,全面小康社会并不是要求所有地区在同一时间内达到全面小康,而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误区警示1:只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就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提示: 错误。促进经济增长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其中一个措施。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年翻一番。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误区警示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全国人民同时同步达到小康水平。

提示:错误,全面小康并不意味着不同地区在同一时间同步进入小康。不同地区的建设进程是不同的,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得更快些,率先实现现代化;落后地区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同时国家要做好“八个”统筹,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经济生活第十课第 1 页

13版2014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十课

误区警示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新要求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提示 错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新要求侧重强调经济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还涉及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

第二部分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 ,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 。 2.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 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 作为核心立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 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 作为基本要求。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 作为根本 方法。 1.想一想: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小康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这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强大思想保证。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实施 发展战略。 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2.推进 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1)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 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 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2)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 、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3)继续实施 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3.推进 一体化。解决好 问题是全党工作的 ,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 、农业现化代道路。要坚持 、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 、 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4.全面促进 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着力推进 、循环发

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 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思维拓展 什么是生态文明? 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性,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课上活动

经济生活第十课第 2 页

13版2014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十课

探究活动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材料一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新要求的十大亮点:

材料二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

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问题探究

(1)结合材料一,谈谈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有什么特点?并指出全面小康社会的表现(或目标)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请概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经济生活第十课第 3 页

13版2014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十课

探究活动二 科学发展观

材料

街道成河流、地下停车场成游泳池、小汽车成“潜艇”……城市已成水中泽国,这是2012年7月特大暴雨给北京留下的记忆。同期江西省赣州市也出现特大暴雨,兴建于宋代的福寿沟确保了赣州这座千年古城安然度过汛期。为什么古代人建设的排水系统历经千年而不衰,而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城市排水系统却如此脆弱?

专家提醒,重城市形象轻人文关怀、重地上轻地下、重经济功能轻生态效益、重速度规模轻长远发展,几乎成了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通病。

问题探究

(1)材料中专家的提醒,说明了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2)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地位如何?

(3)根据上述问题,谈谈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怎样坚持这一观念?

探究活动三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背景材料

2012年10月26日至11月26日,“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大型图片展览在北京举办。在参观完这一展览后,某校高一(6)班学生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展开了问题探讨。

信息一 全球四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和三分之一的数码相机是我国苏州生产的,然而每销售一台电脑我们要给英特尔几十美元、微软几十美元,中国人自己赚的大概只剩10个苹果的钱;生产一台DVD,我们的利润只有1~2美元;生产一件MP3,我们的利润只有一美元多。

经济生活第十课第 4 页

13版2014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 第十课》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t0cq31qe16rgfk162d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