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想验证等活动,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2、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简算的意识,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小数,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讨一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也适用于小数。 探讨之前先来考考大家。
1、看谁算的快。
2.5x4= 0.63+0.37= 12.5x0.8= 7.2+2.8= 1.25x40= 2.5x80= 2、看谁算的巧
(1) 25×95×4 (2) 125×16 (3) 4×48+6×48 (4) 101×56 在计算中你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生说师板书: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然后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出这三个定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猜测一下它们有什么关系?
0.7×1.2( ) 1.2×0.7
(0.8×0.5)×0.4( ) 0.8×(0.5×0.4) (2.4+3.6)×0.5( ) 2.4×0.5+3.6×0.5
学生猜测两个算式相等,然后学生通过计算来验证猜测的结果,最后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1、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1) 7.8×0.8×1.25 =□×( □ × □ ) (2)(8+10)×12.5 = □ × □ + □ ×□ (3) 1.7×4.2+1.7×5.8
=□ ×( □+ □ )
2、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计算。
0.25×4.78×4 = 0.25×4×4.78 = =
0.65×201 = 0.65×(200+1) = =
根据这两道题的解题过程,让学生总结出解题方法: 1.观察:观察题目有什么特征, 可否用简便方法计算; 2.转化:合理地把一个因数分成两个数的积、和或差; 3.运算:正确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4.检查:解题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根据总结的解题方法,简便计算下面的题。
(1)1.25×17×80 (2)3.65×2.8+3.65×7.2 (3)0.68×101 (4)5.4×99
2、学过《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老师想编2道题考考你们,但是题目没编完,你们能猜出老师编的是什么题目吗? 2.5 ×1.7 ×_____ ____ ×3.6 + 6.4 ×____ 四、归纳总结,反思提升 说说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先来进行课前比赛,看谁的知识学得棒。 第一轮:看谁算得对(口算)。 学生开火车口答 第二轮:看谁算得巧
25×73×4 68×125×8 125×(10+8)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上台板演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运用了什么定律?(师板书运算定律)。
〔精炼亲切的开场语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作为知识铺垫的复习题添上巧、快,用竞赛的方式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独立探究: 1、激疑
师:(在原式上加小数点)瞧,整数乘法变成了小数乘法,你准备怎样算? 0.25×7.3×4 6.8×1.25×8 1.25×(10+8) 学生直接用了简便计算 2、质疑
师:对于小数乘法,能应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吗? 生:(齐声)能
师:这么肯定!怎么知道的? 生:猜的??
师:猜想不一定是对的还需要验证?怎样验证? 生1:计算算式两边不是相等。 生2:举例 3、验证
师:请动笔算算,利用定律得到的算式与原式是否相等。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结果。
〔巧妙的一改架起了知识间的联系,一句“你怎么知道的” 看似平淡,实则在学生的头脑中激起疑问和思考,水道渠成的引入科学验证的方法。可见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以学生为探究主体,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我感悟。教师真正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
三、团队探究 1、明确要求:
师:对于数学知识,一个例子不足以说明问题,接下来让我们发挥小组力量,在小组内交流发现,小组长填好报告单。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说一说:说说你对每个定律的理解。 写一写:根据每个定律写一个小数乘法的例子 算一算:算出两边算式的结果,看是否相等。 议一议:通过举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
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探究报告单
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我们发现: 字母表示 举 例 学生小组活动,填写报告单,一个学习小组上台板演。
〔在课堂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感受科学验证的方法,经历简便计算的过程,体验猜想成功的快乐。〕 四、师生交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