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中小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一些国际大集团进入中国市场,凭借其名气和雄厚的实力吸引各种人才,与中国企业开展了激烈的竞争。对于在资金、技术各方面都不占优势,人力资源管理又相对落后的中小企业来说,在这种情形下生存就显得更加困难。因此,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在世界竞争中站稳脚跟,增强竞争力,特别是要充分地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其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人力资源是企业组织生存发展的命脉,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人才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特别是中小企业更要重视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只有给予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重视和扶持,完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才能实现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人力资源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解释为企业的“一组先进技术和谐组合”而形成的一种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能力。这种竞争优势能力奠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也就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依靠。然而企业间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企业没有了人力资源这个载体,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就会是无源之水。招聘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目标规划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这个基础和必备条件。
(三)、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成功实施的保障
人力资源战略是科学地分析预测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持和开发策略,确保组织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对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需求,使组织和个人获得不断的发展与利益。
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企业的战略决策基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行动方案的制定,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资源管理战略。有效地利用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是推动企业战略成功实施的保障和动力。
二、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造就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与生俱来的不平等地位,形成了实际工作中支配与被支配的领导方式。同时,“上智下愚”的传统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管理者的决策和思维,成为管理工作中的痼疾。在工作中表现为偏好高度集权的管理方式,不重视人的真实感受和需要;在工作安排上实行“控制—服从型”的管理方式,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潜能的发挥。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不足,尤其是针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缺乏
中小企业需要的人才一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获得:培训、留用和引进。对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相对弱势的地位及其相对有限的资源,在人才市场上很难吸引到足够的高素质人才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培训自然就成为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目前企业员工培训状况并不乐观,存在诸如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培训理念落后等问题。中小企业中进行系统化培训的还很少,而且受行业和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 1、人才招聘选拔制度不科学
中小企业人员选用权力过分集中,权力高度集中的用人体制,造成渠道狭窄,难以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和选用人才,产生任人唯亲的弊端。 再者人员选拨受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等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影响。造成人才良莠不分,优劣错位,严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2、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快速的反馈渠道
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绩效考核是激发个体努力的必要条件。现在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较为完备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操作规程,难以依据科学的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激励。在对企业优秀等次与合格等次在奖金、晋升方面没有拉开档次,未能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企业还缺乏科学合理的淘汰机制,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竞争意识,员工的素质难以提高。同时绩效考核原则中有一个反馈性原则,即考核主管应在考核结果出来后与每一个考核对象进行反馈面谈,不但指出被考核者的优点与不足并达到一致,更重要的是把改进计划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以杜绝不良绩效的再次发生。但很多企业的主管人员一方面缺乏沟通技巧,使得反馈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主管人员不能持之以恒,反馈工作不能长久进行。
3、薪酬制度不公平,致使企业内忧外患
薪酬公平或者不公,即员工提供的劳动或服务的价值是否与企业提供的报酬之间是同等价值。中小企业的薪酬很多位于行业薪酬水平的底端,无法实现薪酬外部公平性,而又没有其他形式的补偿,员工自然很容易就会产生“这山望那山高”的念头。同时企业为了控制薪酬支付风险,很容易采取保守的“从低原则”。这种做法其实伤害的恰恰是企业的核心员工。当核心员工的薪酬期望没有获得相应的满足,要么就是也逐渐趋于平庸,要么就是另谋高就。在薪酬上实现不了公平对待,企业内部就很难出现同心协力的积极状态,更不用说在市场竞争中的凝聚力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