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考核
《货币银行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货币制度
答:是一个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并由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2、再保险
答:也叫分保,指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承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 保险。 3、升水
答:在直接标价法下,凡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的差额叫做升水。在间接标价法下则相 反。
4、J曲线效应
答:在一国借助货币汇率下调、相对改变进出口商品价格从而改善贸易收支之前,会存在一-一个时滞,而且在这期间,贸易收支状况还有- -段继续恶化的过程,表现为\曲线效应\。 5、欧洲货币
答:在原发行国领土之外流通、交换、存放、借贷和投资的货币,因最早的欧洲货币-欧洲美元产生于欧洲大陆而得名。
二、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假设名义利率为12%,通货膨胀率为8%,则实际利率为多少? 答:实际利率=x100%-100%=3.7%
2、 某国某年外债余额为1800亿美元,当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0000亿美元,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为
2500亿美元,则该国外债负债率和债务率分别为多少?
答:债务率(Foreign Debt Ratio)是外债余额与出口收入的比率,在债务国没有外汇储备或不考虑外汇储备时,这是一个衡量外债负担和外债风险的主要指标.债务率的国际公认安全标准是小于100%. 本题, 债务率=1800/2500=72%
负债率是一国的外债余额与经济总规模(GNP或GDP)的比率,用于测度一国经济增长对外债的依赖程度,或一国外债的整体风险.国际公认的标准是负债率应该控制在2O%以下,即2O%是所谓的“警戒线水平”. 本题, 外债负债率=1800/10000=18%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两者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有何不同?
答: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运用货币政策手段或I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实现最终目标的途径 和过程的机能。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用符号可表示为: M- +R→I- +E→Y,传导 过程中的主要机制是利率。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用符号表示为: M→E→Y,货币 学派认为利率在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强调货币供应量的作用。 2、简述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
答:5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有: ()交易期限长,至少在1年以上,(2)交易目的主要是解决长期 投资性资金供求矛盾; (3资金借贷量大,以满足大规模长期项目的需要,(4)作为交易工具 的有价证券与短期金融工具相比,收益率高,但流动性差,风险也较大。 3、商业银行为了保证贷款的\三性\,应制定哪些贷款条件? 4、简述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1994年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主要内容:
(1)从194年1月1日起,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2)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3)建立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四、 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财政体系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答:(1)银行和财政是再分配部门,所集中的货币都不能由自己直接运用,而要贷给 或拨给国民经济各部门、企业、个人等去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财政和银行一样, 是国民经济的货币供给者之一。财政把自己的收人拨给企业、机关团体、学校和个人,那么其货币收入就增加,因而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能力增强了,或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增强了。(2)从直接的购买力来说,财政收入资金则流通中货币量减少,财政支出货币则流通中货币量增加;此外,财政收人与支出结构同时影响流通中货币的供给结构。(3)财政部门的货币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还表现在,财政的收支过程实际上是货币收缩和流入商业银行账户,由此而扩大商业银行货币供给能力扩张的过程。
2、试述垄断的保险市场结构的弊端和我国保险业的改革方向。 答:我国垄断的保险市场结构的弊端在于:
(1)垄断与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相矛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保险的发展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特别是价值规律的要求。垄断则窒息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其表现形式是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谈判地位不平等,保险人通过垄断价格追求垄断利润,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却不高。
(2)垄断的市场在运行上缺乏适应性和应变性。突出表现为险种设置和保单条款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全社会对保险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
(3)在垄断的市场条件下,由于缺乏外在的竞争压力,保险公司内部易滋生人浮于事、效益低下等现象。 我国保险业的改革方向是:
(1)发展一些全国性、区域性、专业性的保险公司,形成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主的适度竞争的保险市场。
(2)规范现有的保险公司,对现有的保险公司,应按照《保险法》、《公司法》等法规加以规范。 (3)鼓励以多种形式发展农村保险业。
(4)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着手建立健全与市场运行机制相适应的保险中间人制度;进一步完善保险代理制度;建立健全与市场运行机制相适应的保险中间人制度;进一步完善保险代理制度;建立保险经纪人制度;建立保险公证人制度;同时,相应组建保险精算、风险评估、律师服务等机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