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16:22: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一课时完成【自主学习】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历程

(1)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西汉武帝后,煮盐、治铁、铸钱等收归官办。 2.特点

(1)官府直接经营;(2)集中的大作坊生产;(3)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生产不计成本;(4)素称发达,世界领先 3.主要部门及发展概况

(1)冶铜业:①原始社会晚期已掌握冶铜技术;②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铜器。

(2)冶铁业:①西周晚期时,已有铁器;②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③南北朝:灌钢法;④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3)制瓷业:①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②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③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④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代表瓷器有唐三彩、秘色瓷等。⑤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五大瓷窑。⑥明清:种类丰富,有青花瓷、彩瓷、珐琅彩;著名瓷都景德镇。

(4)丝织业: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②距今四五千年,已经养蚕,有了丝织品;③商朝:已有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④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⑤西汉:长安的东西织室工人多(代表作: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⑥唐朝: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外来风格;⑦宋朝:品种繁多,织锦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⑧明清:丝织品(尤其是细密精致的缎)超过前代;在苏州、杭州设织造局;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分类:

(1)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业为代表,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贡赋和家庭消费 (2)民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民间消费 2.曲折发展的历程

(1)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 (2)隋唐时得以恢复和发展;

(3)两宋以后,在曲折中艰难发展,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 (4)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5)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3.资本主义的萌芽和缓慢发展

(1)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出现:明朝中后期,江南的一些手工业部门 (3)清朝时期缓慢发展。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丝国”“丝绸之路”; 2.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四、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1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 4.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5.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6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第二课时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并完成【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杭州??桑麻遍野,茧丝锦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毅庵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丝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急鬻之。计获利五当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 ——摘自张瀚《松窗梦语》

材料二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而有堂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车匠产濂溪坊;什佰为群,延劲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摘自《苏州俗考》

材料三 机户不得俞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 ——摘自《江宁府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毅庵“家业大饶”的成因有哪些因素?(不得摘抄原句)

答案:发展丝织业的原材料丰富;适时改行易业;丝织品种多,花样全;丝织品质量高;产品销路好,供不应求;注重扩大再生产。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市场上和经营管理方面,又有何新动向? 答:雇佣的劳动力增加;机织业分工更细;手工工场数量增加。 (3)材料三的规定对材料二的现象持何种态度?为什么?

答: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原因是维护封建的经济基础,即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就上述材料反映的情况,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答:认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不不断发展,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腐朽的封建制度日益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 点拨:第(1)问,“桑麻遍野”说明发展丝织业的原材料丰富,“罢酤酒业”说明适时改行易业,“备极精工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说明注重扩大再生产,“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说明产品销路好,供不应求。第(2)问注意结合材料从市场和经营管理两个方面回答。第(3)问“机户不得俞百张”等规定说明统治者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以维护封建的经济基础。

【课堂检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点拨:我国唐代就已经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而青花瓷在元朝时期才出现。答案:A

2

2.图2为“胡人执犁俑”。该陶俑可能最早制作于 A.汉代 B.唐代 C. 宋代 D.元代 答案:B

点拨:此题关键在于读出图片内含信息,胡人所背负的是“曲辕犁”,为唐代所出现。

3.图3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座墓葬中出土的丝织品,上面用当时通行的字体抄写了一部典籍,它应该抄写于

A.商周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答案:B 点拨:此题关键在于读出图片内含信息,所写文字为隶书。

4、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制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面各组分类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 B.商周——漆器 C.商周——青铜器 D.商周——玉器

唐宋——陶器 唐宋——青铜器 唐宋——瓷器 唐宋——漆器 明清——瓷器 明清——瓷器 明清——丝织品 明清——玻璃

答案:C 点拨:用排除法,夏商周三代号称“青铜时代”不难判断出商周时期最发达的是青铜制造业 ,只要判断准确这一点ABD三项都可以排除。

5、下列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它各项的是

A.杜诗水排 B.高转筒车 C.马钧翻车 D.风力水车

答案:A 点拨:考查识图能力,BCD三项都是灌溉工具,A项是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所以正确答案为A。

6、在古代地区性或全国性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商品应生产于(C)

A、家庭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外国商品

答案:C 点拨:民营手工业是民间私人自主经营其产品主要供民间消费在市场上流通,所以C为正确答案。

7、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 )

3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答案:D 点拨:粉彩和珐琅彩等出现在清朝。

8、下列瓷器品种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 B.白瓷、青瓷、五彩瓷、青花瓷 C.青瓷、白瓷、五彩瓷、青花瓷 D.青花瓷、青瓷、白瓷、五彩瓷

答案:A 点拨: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分别出现在汉朝、北朝和明清,所以A项的排列顺序正确。

9、在一座古墓葬中发现了丝织品、唐三彩、白瓷,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B 点拨:墓藏中唐三彩的时间最晚,出现在唐朝,所以B项正确。

10、近期中央电视台将开拍一部有关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电视剧,工作人员准备了大量的棉衣棉布给演员穿,你猜此部电视剧最早反映哪个朝代的史实 A.汉朝 B.隋唐时期 C.秦朝 D.明朝后期 答案:D 点拨: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后棉布才逐渐普及,所以只有D项符合题干要求。 11、图为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由此得出的历史信息中不确切的一项是

A.见证了西汉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B.反映了地主阶级的豪奢生活

C.是佐证丝绸之路繁盛的重要史料 D.是劳动人民辛勤与智慧的结晶

答案:C 点拨:素纱禅衣是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而不是从丝绸之路发掘的文物,所以不能成为佐证丝绸之路繁盛的史料。

12、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成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 ) A、民营丝织业的兴盛 B、官营丝织业的兴盛

C、民营制瓷业的形成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形成

答案:A 点拨:容易误选D,注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雇用关系,所以D项错误。

13.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青花瓷、珐琅彩瓷器出现于清朝。答案:D 点评:中国是瓷器大国,烧制瓷器历史悠久,技术高超,做工考究。

14、英文单词CHINA是瓷器的意思,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中国被西方国家称为“瓷器大国”。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瓷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夏朝时期我国出现了原始瓷器

B.宋代制瓷技术大放异彩,涌现出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定窑等名窑 C.唐朝有唐三彩,元代有青花瓷,明代有五彩瓷,清代有珐琅彩

4

搜索更多关于: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师 的文档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tmfz2wf8n6h1tw45fc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