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 碱金属元素
一、碱金属的原子结构
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相似性 递变性 从锂到铯,核电荷数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二、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实验1]分别取一小块钾和钠,擦干表面的煤油,投入热坩埚中,观察现象并比较。 现象 方程式 钾 钠 相似性:钠、钾都能与氧气反应,表现 性。
递变性:从钠到钾,反应程度 。反应产物 。
注意:K、Rb、Cs与O2反应时会生成超氧化物。 Rb、Cs在室温时,遇到空气会立即燃烧。 [实验2]取绿豆大的钾和钠,吸干表面的煤油,分别投入两只装有水的培养皿中, 观察现象并比较。 现象 方程式 钾 钠 碱金属M与水反应的通式: 相似性:碱金属都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与H2。 递变性:从Li→Cs,反应剧烈程度 。
[合作探究 1 ]碱金属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知识点拨】
1.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2. 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 个电子,因此,
1 / 5
它们的单质都表现 性,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 价。
3. 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半径逐渐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_______,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_______,即元素金属性逐渐 。单质还原性逐渐 。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 。
4.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而下,元素金属性 ,单质还原性 。 [合作探究 2 ]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知识点拨】
1.书本第7页——(1)金属单质从水(或酸)置换出氢气越 ,金属性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最高价的氢氧化物碱性越 ,金属性越强。 2.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金属性强者置换出弱者,例如:CuSO4 + Fe = FeSO4 + Cu;则金属性 Fe Cu。
3.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越靠前,金属性越 。 二、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第7页,归纳总结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异同点: 相似性 递变性 从锂到铯,密度逐渐 ,熔沸点逐渐 注意:锂的密度较小,保存在 中,而少量钾和钠可保存在 中。 【及时巩固】
1.(双选)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强还原性
B.单质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
C.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剧烈程度逐渐增强 D.单质的熔点和沸点依次递增
2.关于钠和钾元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钾原子失电子比钠原子容易 C.钾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B.钾的密度比钠的密度大 D.KOH碱性比NaOH强
3.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预言错误的是( )
A.在碱金属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C.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2 / 5
4.下列叙述中,能证明金属A比金属B还原性强的是 (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H2,而B不能. 5.关于碱金属元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锂的密度最小,锂保存在煤油中
B.依Li、Na、K、Rb、Cs,单质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 C.在碱金属元素中,所有碱金属的氧化物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D.碱金属中氢氧化铯的碱性是最强的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因为Ca(OH)2是强碱而Mg(OH)2是弱碱,所以Ca的金属性比Mg强 C.由于活泼性Na 7.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性质描述错误的 ( ) A.在化合物中呈+2价 C.氢氧化物呈弱碱性 B.单质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D.碳酸盐难溶于水 8.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是在同一主族的是( ) A. 17和7 B. 12和24 C. 11和1 D. 18和19 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短周期和长周期组成的族均为主族 B.0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 C.7号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VⅡA族 D.第三周期第ⅢA族的元素为铝 10.已知0.5mol某金属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放出0.25mol氢气,所得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Cl的核外电子数相等,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四周期第IA族 B.第三周期第IA族 C.第四周期第ⅡA族 D.第三周期第ⅢA族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5,则其相对原子质量也是25 B.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该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则该元素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D.某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0,则其相邻的族是第ⅢA族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 3 / 5 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元素周期表中第IV A族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数是最多的 D.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所包含的元素种数是最多的 13.(双选)下列关于钠和钾的实验对比中,不能说明钾比钠活泼的是( ) A.在空气中燃烧时,钠发出黄色火焰而钾发出紫色火焰 B.在空气中加热钠和钾分别得到淡黄色固体和橙黄色固体 C.投入水中时,钾剧烈燃烧,而钠剧烈反应但不燃烧 D.投入水中时,相同大小的颗粒,钾比钠更快反应完 14. (双选) 近年来,我国在超导体材料研究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铊(Tl)是超导体的组成成分之一,铊位于第六周期第ⅢA族。下列对铊的可能性质的推导正确的是( ) A.是易导热导电的银白色金属 B.T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C.Tl的还原性比Al强 D.单质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氢气 15.A、B、C、D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元素的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 (1) A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B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_。 A B C D (3)C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5)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16. (1)完成下列表格。 ① ② ③ ④ 元素符号 原子结构示意图 C 3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6 1 周期数 三 族序数 ⅥA (2)研究上表有关数据,分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于元素原子结构的关系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①、③、④均能与元素②形成两种化合物,写出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