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训练
专题十八 近代物理
题型一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规律方法】应用光电效应方程时的注意事项
(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截止频率,入射光频率大于这个截止频率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c
(2)截止频率对应着光的极限波长和金属的逸出功,即hνc=h=W0。
λc
(3)应用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时,注意能量单位电子伏和焦耳的换算(1 eV=1.6×10
-19
J)。
【典例5】.(2019·哈尔滨三中二模)(多选)图甲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图乙是用a、b、c光照射光电管得到的I-U图线,Uc1、Uc2表示遏止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光电流一直会增加 B.a、c光的频率相等
C.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强弱有关,而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D.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解析】 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光电流会先增加后不变,A错误;当光电流为零时,光电管两端加的电压为遏止电压,根据eUc=hν-W0,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遏止电压Uc越大,a、c两光的遏止电压相等,且小于b光的遏止电压,c所以a、c两光的频率相等且小于b光的频率,根据λ=ν,可知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B、D正确;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C错误。
【答案】 BD
题型二、原子核的衰变与半衰期
【典例1】 (2019·陕西咸阳高三第二次摸底)232 90Th具有放射性,经以下连续衰变过程,最后
232228228228208生成稳定的208 82Pb: 90Th→ 88Ra→ 89Ac→ 90Th→…→ 82P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32Th和228Th属于放射性同位素,其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 A. 90 90
228Ra发生β衰变后变为228Ac,说明228Ra原子核内有β粒子 B. 88 89 88
228Ra的半衰期约为6.7年,将该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半衰期将增大 C. 88
D.整个衰变过程共发生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232Th和228T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属于放射性同位素,其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解析】: 90 90228228中子数不同,故A错误;228 88Ra发生β衰变后变为 89Ac,是 88Ra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化为
一个质子并放出电子,并非原子核内有电子,故B错误;元素的半衰期不随物理和化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故C错误;β衰变质量数不变,故232-208=4x,则x=6,发生6次α衰变,根据电荷数守恒可知90-82=2x-y,得到y=4,故发生4次β衰变,故D正确. 【答案】:D
题型三、原子能级与跃迁
【规律方法】 1.氢原子的能级跃迁
(1)氢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当光子的能量满足hν=E末-E时,才能被某一个原子吸收,否则不吸收。
(2)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以光子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所辐射的光子能量恰等于发生跃迁时两能级间的能量差。 2.电离
当光子能量大于等于原子所处的能级的能量值的绝对值时,也可以被氢原子吸收,使氢原子电离,多余的能量作为电子的初动能。 3.光谱线条数
初
n?n-1?
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时,可能辐射出的光谱线条数为N=。
24.激发跃迁
氢原子还可吸收外来实物粒子的能量而被激发,由于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两能级差,均可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 5.跃迁时电子动能、原子电势能与总能量变化
当轨道半径减小时,库仑引力做正功,原子电势能减小,电子动能增大,原子总能量减小;反之,轨道半径增大时,原子电势能增大,电子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大。
【典例2】(2019·河南省郑州市三模)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0.5 eV的光子后能跃迁至n=2能级
B.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若用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D.用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6.41 eV
【解析】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0.2 eV的光子后能跃迁至n=2能级,不能吸收10.5 eV的光子,A错误;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最多可以辐射出C24=6种不同频率的光,B错误;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的能量值大于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的能量值,用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错误;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辐射光的光子能
量为E=E4-E1=-0.85 eV-(-13.6 eV)=12.75 eV,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E-W=12.75 eV-6.34 eV=6.41 eV,D正确。 【答案】 D
题型四、核反应与核能
【规律方法】 1.四种核反应
(1)衰变: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由于核电荷数变了,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变了,变成另一种原子核。这种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α衰变 β衰变 (2)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用人工的方法,使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 质子的发现 中子的发现 (3)裂变:一个重核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的核,这样的核反应叫做裂变。
23592144891U?10n?56Ba?36Kr?30n
AA-44ZX→Z-2Y+2He 0AAZX→ Z+1Y+-1e 14171 7N+42He→ 8 O+1H(卢瑟福) 9Be+4He→17 6 C+1420n(查德威克) (4)聚变: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这样的核反应叫做聚变。
2131H?1H?42He?0n?17.6MeV
【典例3】 (2019·长春质量监测)(多选)2017年1月9日,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工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大多数原子核发生核反应的过程中都伴着中微子的产生,例如核裂变、核聚变、β衰变等。下列关于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234Th衰变为222Rn,经过3次α衰变,2次β衰变 A. 90 86
3412342340B.21H+1H→2He+0n是α衰变方程, 90Th→ 91Pa+-1e是β衰变方程
2351891C. 92U+0n→144 56Ba+36Kr+30n是核裂变方程,也是氢弹的核反应方程
14171D.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质子,其核反应方程为42He+ 7N→ 8O+1H
【答案】 AD 【解析】
234
90Th
222Rn,由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该反应经过3次衰变为 86
3412342340α衰变,2次β衰变,故A正确;21H+1H→2He+0n是核聚变方程, 90Th→ 91Pa+-1e是β235U+1n→144Ba+89Kr+31n是核裂变方程,衰变方程,故B错误;不是氢弹的核反应方程, 920 563601417
故C错误;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质子,其核反应方程为42He+ 7N→ 8
O+11H,故D正确。
题型五、两类核衰变在磁场中的径迹
【规律方法】由以上两例解答过程可知,当静止的原子核在匀强磁场中发生衰变时,大圆轨道一定是释放出的带电粒子(α粒子或β粒子)的,小圆轨道一定是反冲核的。α衰变时两圆外切,β衰变时两圆内切。如果已知磁场方向,还可根据左手定则判断绕行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一)相外切圆的径迹
【典例4】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由于放出一个α粒子,结果得到一张两个相切圆的径迹照片(如图所示),今测得两个相切圆半径之比r1∶r2=1∶44。则:
(1)图中哪一个圆是α粒子的径迹?(说明理由) (2)这个原子核原来所含的质子数是多少?
【解析】(1)因为动量守恒,所以轨道半径与粒子的电荷量成反比,所以圆轨道2是α粒子的径迹,圆轨道1是新生核的径迹,两者电性相同,运动方向相反。
(2)设衰变后新生核的电荷量为q1,α粒子的电荷量为q2=2e,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