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作业部分 第二章 线性表
第二章 线性表
一. 填空题
1. 在顺序表中,等概率情况下,插入和删除一个元素平均需移动 表长的一半 个元素,具体移动元素的个数与 表长 和 插入的位置 有关。
2. 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的第i(1≤i≤n+1)个元素之前插入一个元素,需向后移动 n-i+1 个元素,删除第i(1≤i≤n)个元素时,需向前移动 n-i 个元素。
3. 在单循环链表中,由rear指向表尾,在表尾插入一个结点s的操作顺序是 s->next
=rear->next; rear->next =s; rear =s;;删除开始结点的操作顺序为q=rear->next->next; rear->next->next=q->next; delete q; 。
二. 选择题
1.数据在计算机存储器内表示时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相同并且是连续的,称之为: C
A存储结构 B逻辑结构 C顺序存储结构 D链式存储结构 2. 在n个结点的顺序表中,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1)的操作是: A
A 访问第i个结点(1≤i≤n)和求第i个结点的直接前驱(2≤i≤n) B 在第i个结点后插入一个新结点(1≤i≤n)
C 删除第i个结点(1≤i≤n) D 将n个结点从小到大排序 3. 线性表L在 B 情况下适用于使用链式结构实现。
A 需经常修改L中的结点值 B 需不断对L进行删除插入 C L中含有大量的结点 D L中结点结构复杂 4. 单链表的存储密度 C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不能确定
三. 判断题
1. 线性表的逻辑顺序和存储顺序总是一致的。 F 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优于链接存储结构。 F 3. 设p,q是指针,若p=q,则*p=*q。 F
4. 线性结构的基本特征是:每个元素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 F
四. 简答题
1. 分析下列情况下,采用何种存储结构更好些。
(1)若线性表的总长度基本稳定,且很少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但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存取线性表中的元素。
(2)如果n个线性表同时并存,并且在处理过程中各表的长度会动态发生变化。 (3)描述一个城市的设计和规划。
3
课后作业部分 第二章 线性表
⑴ 应选用顺序存储结构。很少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所以空间变化不大,且需要快速存取,所以应选用顺序存储结构。
⑵ 应选用链式存储结构。链表容易实现表容量的扩充,适合表的长度动态发生变化。 ⑶ 应选用链式存储结构。因为一个城市的设计和规划涉及活动很多,需要经常修改、扩充和删除各种信息,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而顺序表的插入、删除的效率低,故不合适。
五. 算法设计
1. 已知数组A[n]中的元素为整型,设计算法将其调整为左右两部分,左边所有元素为奇数,右边所有元素为偶数,并要求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
2. 线性表存放在整型数组A[arrsize]的前elenum 个单元中,且递增有序。编写算法,将元素x插入到线性表的适当位置上,以保持线性表的有序性,并且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int insert (datatype A[],int *elenum,datatype x) /*设elenum为表的最大下标*/ {if (*elenum==arrsize-1) return 0; /*表已满,无法插入*/ else {i=*elenum;
while (i>=0 && A[i]>x) /*边找位置边移动*/ {A[i+1]=A[i]; i--; }
A[i+1]=x; /*找到的位置是插入位的下一位*/ (*elenum)++; return 1; /*插入成功*/ } } O(n)
4
课后作业部分 第三章 栈和队列
第三章 栈和队列
一. 填空题
1. 设有一个空栈,栈顶指针为1000H,现有输入序列为1. 2. 3. 4. 5, 经过push,push,pop,push,pop,push,push后,输出序列是 23 ,栈顶指针为 1003H 。 2. 栈通常采用的两种存储结构是 顺序栈 、 链栈 ;其判定栈空的条件分别是 TOP=-1 、 TOP=NULL ,判定栈满的条件分别是 TOP=数组长度 、 存储空间满 。 3. 栈 可作为实现递归函数调用的一种数据结构。 4. 表达式a*(b+c)-d的后缀表达式是 abc+*d- 。
二. 选择题
1. 若一个栈的输入序列是1,2,3,…,n,输出序列的第一个元素是n,则第i个输出元素是 D 。
A 不确定 B n-i C n-i-1 D n-i+1
2. 设栈S和队列Q的初始状态为空,元素e1. e2. e3. e4. e5. e6依次通过栈S,一个元素出栈后即进入队列Q,若6个元素出队的顺序是e2. e4. e3. e6. e5. e1,则栈S的容量至少应该是 C 。
A 6 B 4 C 3 D 2
3. 一个栈的入栈序列是1,2,3,4,5,则栈的不可能的输出序列是 C 。
A 54321 B 45321 C 43512 D 12345
三. 判断题
1. 有n个元素依次进栈,则出栈序列有(n-1)/2种。 F 2. 栈可以作为实现过程调用的一种数据结构。 T
3. 在栈满的情况下不能做进栈操作,否则将产生“上溢”。 T
4. 在循环队列中,front指向队头元素的前一个位置,rear指向队尾元素的位置,则队满的条件是 front=rear。 F
四. 简答题
1. 设有一个栈,元素进栈的次序为A,B,C,D,E,能否得到如下出栈序列,若能,请写出操作序列,若不能,请说明原因。 ⑴ C,E,A,B,D ⑵ C,B,A,D,E
⑴不能,因为在C、E出栈后,A一定在栈中,而且在B的下面,不可能先于B出栈 ⑵可以,设I为进栈操作,O为入栈操作,则其操作序列为IIIOOOIOIO。
5
课后作业部分 第三章 栈和队列
2. 在操作序列push(1). push(2). pop. push(5). push(7). pop. push(6)之后,栈顶元素和栈底元素分别是什么?(push(k)表示k入栈,pop表示栈顶元素出栈。)
栈顶元素为6,栈底元素为1。
3. 在操作序列EnQueue(1). EnQueue(3). DeQueue. EnQueue(5). EnQueue(7). DeQueue. EnQueue(9)之后,队头元素和队尾元素分别是什么?(EnQueue(k)表示整数k入队,DeQueue表示队头元素出队)。
队头元素为5,队尾元素为9。
4. 简述以下算法的功能(栈的元素类型SElemType为int)。 (1) status algo1(Stack S,int e)
{
Stack T; int d; InitStack(T); while(!StackEmpty(S)){ }
while(!StackEmpty(T)){ }
Pop(T,d); Push(S,d); Pop(S,d); if(d!=e) Push(T,d);
}//S中如果存在e,则删除它。
{
Stack S; int d; InitStack(S); while(!QueueEmpty(Q)) { }
while(!StackEmpty(S)) { }
Pop(S, d); EnQueue(Q, d); DeQueue(Q, d); Push(S, d);
(2) void algo2(Queue &Q)
}//队列逆置
五. 算法设计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