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一、语基落实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天不为人之恶(厌恶)寒也辍(chuò 中途停止、废止)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通“讻讻”,形容喧扰)也辍行。 ..
B.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区别),则日切瑳(cuō 通“磋”,切磋)而不舍也。 ..C.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wáng 大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阴暗险恶)而亡矣。 D.大天而思(思慕)之,孰与物畜(xù 畜养)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解析:C项,“王”应读“wàng”,意思是“称王”。 答案:C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故君子以为文物之罕至者也B
此之谓也
故日月不高 则光晖不赫 C
上明而政平 则是虽并世起 无伤也君子道其常 而小人计其功D
怪之 可也 而畏之 非也
解析:C项,那么。A项,介词,因为/动词,当作。B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连词,表示并列/连词,表示转折。 答案:C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因物而多之 B.彼作矣,文王康之 ..C.怪之,可也 .
D.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
解析: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觉得奇怪。A、B、D三项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今臣亡国贱俘 ②其道然也 B.①禹以治,桀以乱 ②安在其不辱也 C.①应之以治则吉 ②畜积、收藏于秋冬 D.①见犯乃死 ②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解析:B项,①为省略句,②为宾语前置。A项,①②均为判断句;C项,①②均为介词结构后置;D项,①②均为被动句。 答案:B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
…………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物之已至者,人祅则可畏也。楛耕伤稼,枯耘失岁,政险失民,田艹岁稼恶,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祅。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勉力不时,则牛马相生,六畜作祅:夫是之谓人祅。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则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祅。祅是生于乱。三者错,无安国。其说甚尔,其灾甚惨。可畏也,而不可怪也。..传曰:“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
(《荀子·天论》,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寇难并至 寇:外寇。 .B.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C.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 .D.弃而不治 .
解析:B项,常:通“尝”,曾经。 答案:B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常:时常。 伤:妨害。 治:研究。
是又禹、桀之所同也是何也
繁启、蕃长于春夏祅是生于乱
C
得地则生
人祅则可畏也
三者错 无安国
解析:A项,代词,这。B项,介词,表时间,在/介词,表由来、来源,从。C项,连词,就/副词,表判断,是。D项,助词,用在动词后面表发出动作的人或事物/助词,用在数词后表列举的事物或情形。 答案:A
7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大禹时代的天下大治和夏桀时代的社会治乱对比,可以看出“治乱”本来就与天象、时令和地利等自然条件无关。
B.自然界有时出现的一些现象是自然变化的结果,与“治乱”没有关系,社会的“治乱”全在于君主圣明还是昏庸。
C.自然无法影响“治乱”,但是人类社会的“治乱”却可以影响自然,使自然出现各种各样的怪异现象。
D.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阐述,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观,是我国古代认识论的一大进步。 解析:C项,“人类社会的‘治乱’却可以影响自然,使自然出现各种各样的怪异现象”错。 答案:C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2)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则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祅。 参考答案:(1)国君英明而政治清平,那么即便这些现象一世之中一同发生,也没有什么妨害;国君昏暗而政治险恶,那么即使这些现象一个也不出现,也没有好处。
(2)礼义不整顿,内外没分别,男女淫乱,那么父子就会互相猜疑,君臣上下就会互相抵触或背离,外寇内乱就会一并到来:这些都是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3题。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祅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选自《荀子·天论》)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行有常 常:一定的规律。 .B.强本而节用 .C.循道而不忒 .D.寒暑未薄而疾 .解析:D项,薄:迫近。
本:根本,指农业。 道:规律。 薄:程度轻。
物之已至者
答案:D
10下列句中“则”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应之以乱则凶 B.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C.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D.金就砺则利
解析:C项,转折连词,可译为“却”;其他各项“则”都可译为“那么,就”。 答案:C
11下列句子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B.应之以治则吉 C.强本而节用 D.祅怪不能使之凶 解析:B项是介词结构后置,其他非特殊句式。 答案:B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B.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C.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 .D.寒暑不能使之疾 .
解析:A、B、C三项是名词的使动用法,D项则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答案:D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参考答案:违背事物规律而胡乱行动,那么天就不能使人得到好结果。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19题。
荀 卿 论 .
[宋]苏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其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呜呼!是亦足矣。使后世有能尽吾说者,虽为圣人无难,而不能者,不失为寡过而已矣。
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知,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