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大,遇暴雨遭到强烈侵蚀,土层变薄,有机质含量较少,树木难以生长,只能长草,B项正确。故选B。
二、综合题(共4道小题,2道必做,2道选做,任选其一)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冲积而成的宁夏平原,自古以来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至今已形成完善的排灌系统。下图为宁夏古灌区渠系图。
(1)从地理的角度,简析宁夏平原地区水渠密布的形成原因。
(2)分析图中密集灌渠对宁夏平原及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请为宁夏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1)农业发达,生产用水需求量大; 降水少,蒸发量大,农业生产需要稳定的灌溉水源; 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开挖河渠等。
(2)宁夏平原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燥,蒸发量较大; 宁夏平原密集灌渠灌溉用水排放的不合理,可能产生土地盐碱化;位于上游地区的宁夏平原过度引水灌溉,可能造成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
(3)加快灌区灌排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做到有灌有排; 改良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采用综合措施防治土壤盐碱化; 及时疏浚渠道,防止泥沙淤积。 【解析】 【分析】
宁夏平原地形平坦,农业发达,生产用水需求量大。区域降水少,蒸发量大,农业生产需要稳定的灌溉水源。灌溉用水过多,排放的不合理,可能造成土地盐碱化。
的
6
【详解】(1)宁夏平原地形平坦,农业发达,生产用水需求量大。位于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农业生产需要稳定的灌溉水源。有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开挖河渠等。所以水渠密布。
(2)宁夏平原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燥,蒸发量较大。宁夏平原有密集灌渠,灌溉水源充足,灌溉用水过多,排放的不合理,可能造成土地盐碱化。位于上游地区的宁夏平原过度引水灌溉,可能造成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
(3)宁夏平原位于农牧过渡地带,降水少,蒸发量大,灌溉农业区可持续发展,应加快灌区灌排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做到有灌有排,采用综合措施防治土壤盐碱化。改良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及时疏浚渠道,防止泥沙淤积。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区域图。
材料二:大别山区是中国茶叶主产区,因其自然条件优越,使得茶叶茶色泽嫩绿隐翠,香气清高带熟栗子香,滋味浓厚耐泡,叶底细嫩绿亮。其中皖西六安瓜片、霍山黄牙、豫南信阳毛尖、鄂东北的汉绿、岳西县翠兰都是有名的品种,英山县茶叶年产量位居全国第四。
(1)图乙是在图甲中A处拍摄的,判断塌方路段可能发生在河流的东侧还是西侧,并说出理由。 (2)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图甲中B处多发洪涝灾害,请提出该地防治洪涝灾害的合理措施。 (4)简述大别山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7
【答案】(1)西侧;地转偏向力作用下;西侧河岸受侵蚀,成为河流的凹岸。 (2)原因: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
影响:促进沿线资源开发;扩大对外联系;缩短行程,节约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
(3)开挖河道(裁弯取直);修筑蓄洪(水库)工程;退田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4)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业;形成自主品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扩大种植规模。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导致河水对河岸的侵蚀作用,进而导致山体结构失去平衡,产生塌方。该地位于我国地转偏向力向右据图示意河流右岸为西岸,故西岸塌方。
(2)影响高速公路修建难度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水文等。甲高速公路在修建过程中需要跨越长江和大别山需要修建桥梁并开挖隧道,施工难度大。交通线路修建的意义主要是通过对大别山区资源的外运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扩大对外联系,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3)B处为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该河段河道弯曲、地势低平导致排水困难。防治洪涝灾害主要回答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两个方面。工程性措施主要有裁弯取直、修建水库、退耕还湖等方面。非工程性措施有加强监测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方面。
(4)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通过延长加工产业链进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适度扩大种植规模等角度回答。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夏季,四川盆地高温闷热天气持续时间长,四川省许多人选择外出旅游避暑,其中前往云南、贵州两省的人较多。
说明四川人选择前往云南、贵州两省旅游避暑的理由。
【答案】①两省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夏季天气凉爽;②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的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丰富;③紧邻四川,距离近;④与四川有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连接,交通便利;⑤旅游业发展较早,基础设施较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⑥吸引游客的优惠政策(如门票,高速费用等)(任答5点)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调用知识的能力。
8
【详解】本题可以从距离云贵高原近、云贵高原地形地势、云南贵州等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旅游特色、交通的便捷程度、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和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同时与旅游地的一些旅游优惠政策等有关。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可引发蓝藻爆发,使水域生态遭到破坏。目前,生态浮床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项重要的水质修复技术,并已成功地应用在许多湖泊、河流的生态修复和整治工程中。生态浮床是将植物种在浮于水面的床体上进行水质修复的技术。下图示意生态浮床构造。
简述生态浮床技术进行水质修复的基本原理并指出浮床还有哪些生态功能。
的
【答案】基本原理:植物吸附水中营养物质,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浮床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生态功能:①提供鸟类及鱼类栖息场所;削减波浪、保护湖岸;具有景观美化(美化环境)的作用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环境保护,从生物的功能方面进行分析。
【详解】根据生态浮床构造图,可知浮床上的植物吸附水中营养物质,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浮床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生态浮床增加鸟类及鱼类生存空间,削减风速,浮床的生态功能主要包括提供栖息地、削减波浪、保护湖岸、美化环境等功能。
【点睛】生态浮床,又称人工浮床。通常用于生态修复城市农村水体污染或建设城市湿地景区等等。利用浮床的浮力承托水生植物,让水生植物得到一个固定的区域生长,由此水生植物通过发达的根系吸收水体中富营养物质,降低COD(化学需氧量);同时人工营造一个动物、微生物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修复水生态系统,达到自然生态的平衡。可以说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新利器。
9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