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学过的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有:圆(无数条)、等腰三角形(1条)、等边三角形(3条)、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等腰梯形(1条)
15.周长: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6.表面积: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的和;叫做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7.长方体、正方体都有12条棱;6个面;8个顶点。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8.圆柱的三个特点:(1)上下一样粗细;(2)侧面是曲面;(3)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圆。 19.圆柱的高: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圆柱的高有无数条;这些高都平行且相等。
20.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21.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
22.把圆等份成若干份;拼成的图形接近于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圆的半径。
23.圆锥的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1
24.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 ;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三倍。
3
十五、比和比例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求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5.用字母表示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a:b=a÷b=(b≠0) 6.比例尺: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7.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8.求比值的方法: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结果是一个数。
化简比的方法: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结果是一个最简整数比。
5 / 7
9.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式子表示x:y=k(一定);用图表示正比例关系是一条直线。
10.反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式子表示:x×y=k(一定);用图表示反比例关系是一条曲线。
十六、简单的统计
1.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特点:(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2)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作用: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2)用折线的起伏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作用: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十七、公式的整理
平面图形: 1.长方形:
周长=(长+宽)×2 C长=(a+b)×2 面积=长×宽 S长=a ×b 2.正方形:
周长=边长×4 C正=a×4 面积=边长×边长 S正=a×a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平=ah 4.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三=ah÷2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梯=(a+b)×h÷2 6.圆的周长=直径×3.14 C圆=πd 圆的周长=半径×2×3.14 C圆=2πr 圆的面积=半径的平方×圆周率 S圆=πr2 立体图形: 1.长方体
6 / 7
棱长和=(长+宽+高)×4 L长=4(a+b+h)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长表=(ab+ah+bh)×2 体积=长×宽×高 V长=abh 2.正方体
棱长和=边长×12 L正=12a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正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正=a3 3.圆柱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体积=底面积×高
4.以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可以统一成公式为:
表面积=底面周长×高+两个底面积 体积=底面积×高 侧面积
1
5.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3 V锥= sh
3
十八、鸡兔同笼的问题:
已知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
(总脚数-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者是(每只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
例如;“有鸡、兔共36只;它们共有脚100只;鸡、兔各是多少只?”
解一 (100-2×36)÷(4-2)=14(只)……兔; 36-14=22(只)………………鸡。
解二 (4×36-100)÷(4-2)=22(只)……鸡; 36-22=14(只)………………
兔。
7 /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