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964990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1.21
(21)申请号 201920635654.X(22)申请日 2019.05.06
(73)专利权人 张长勇
地址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安泰南
区34号楼401(72)发明人 张长勇 王浩
(74)专利代理机构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7107
代理人 侯玉山(51)Int.Cl.
A01K 63/00(2017.01)A01K 63/04(2006.01)A01K 63/0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微耗能工厂化水产养殖一体循环系统(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耗能工厂化水产养殖一体循环系统,其包括辐射取水井、养殖池、沉淀池以及净水渗透池,辐射取水井通过进水管线与养殖池连接;养殖池通过排水管线与沉淀池连接,沉淀池与净水渗透池互相连通;净水渗透池与地层之间为可渗透结构,辐射取水井中部连接有多根辐射取水管线,辐射取水管线的另一端呈辐射状延伸到净水渗透池下部的地层中。本实用新型采用深井取水的方式,养殖水通过处理后渗透回收循环利用,从而能够保持养殖池水温基本恒定,通过光伏发电加热来进一步提高养殖池水温的调控范围;通过在车间上部设置空气加热层,向车间内输送空气热源提高室内空气温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养殖水温恒定、养殖成本更低的优点。
CN 209964990 UCN 209964990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微耗能工厂化水产养殖一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取水井、养殖池、沉淀池以及净水渗透池,其中:
所述辐射取水井通过进水管线与所述养殖池连接,所述进水管线上安装有养殖水加热器;所述养殖池为一个或者并列布置的多个;
所述养殖池通过排水管线与所述沉淀池连接,所述沉淀池与所述净水渗透池互相连通;
所述净水渗透池与地层之间为可渗透结构,所述辐射取水井中部连接有多根辐射取水管线,所述辐射取水管线的另一端呈辐射状延伸到净水渗透池下部的地层中;所述辐射取水管线的管壁上分布有若干个通孔;
所述辐射取水井和养殖池均位于封闭式车间内;所述封闭式车间的上顶面为斜顶,所述斜顶由倾斜间隔布置的双层玻璃构成,双层玻璃之间安装有晶硅太阳能板;所述晶硅太阳能板与所述养殖水加热器电连接并给其提供电能;
所述封闭式车间通过上部横向布置的隔热板间隔为上部的空气加热区和下部的工作区,且二者之间通过风机建立空气循环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耗能工厂化水产养殖一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线上安装有一个或者多个锰铁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耗能工厂化水产养殖一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上安装有增氧装置,所述增氧装置进口端分别连接吸水管和进氧管、出口端连接出水管,所述吸水管与养殖池连接,所述出水管由养殖池的顶部沿着侧壁伸入到底部,且所述出水管沿井深度方向上间隔连接有多个分水管;所述养殖池为圆柱形,所述分水管为与养殖池侧壁一致的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耗能工厂化水产养殖一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取水井深45米、直径6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耗能工厂化水产养殖一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为上下依次布置的多层结构,其包括地下一层、地上多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耗能工厂化水产养殖一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地下的养殖池为深10米、直径8米的圆柱形;所述养殖池采用混凝土预制后沉入地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耗能工厂化水产养殖一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热区的壁上设有多个与外界连通并可控启闭的进气孔和排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耗能工厂化水产养殖一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取水井中部还连接有至少一根地下水补充取水管,所述地下水补充取水管延伸到辐射取水井周围的地层中,所述地下水补充取水管的管壁上分布有若干个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耗能工厂化水产养殖一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取水管线位于辐射取水井深度18米的位置;所述地下水取水管位于辐射取水井深度20-30米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耗能工厂化水产养殖一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内设有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的进、出口端分别与地源热泵连接。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