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在平衡态下, 理想气体分子速率区间v1 ~ v2内的分子数 为
vv [ ] (A) (B) f(v)dvNf(v)dv
f(v)?v21?v21
(C)
?vv21vf(v)dv (D)
?vv21Ov1v2T 10-1-33图
f(v)dv
v34. 平衡态下, 理想气体分子在速率区间v ~ v?dv内的分子数密度为 [ ] (A) nf (v)dv (B) Nf (v) dv (C)
v21?vf(v)dv (D)
?vv21Nf(v)dv
35. 在平衡态下, 理想气体分子速率在区间v1 ~ v2内的概率是 [ ] (A) (C)
v21
f(v)?vf(v)dv (B) vf(v)dv (D)
?vv21Nf(v)dv f(v)dv
?vv21?vv21Ov1v2T 10-1-35图
v36. 在平衡态下, 理想气体分子速率区间v1 ~ v2内分子的平均速率是 [ ] (A)
(C)
?vv21vf(v)dv (B) vf(v)dv ?
?vv21vf(v)dv
2?vv21?vv21f(v)dv (D)
1N?v2v1vf(v)dv
37. 在273K时, 氧气分子热运动速率恰好等于100m.s-1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数为
[ ] (A) 10? (B) 50?
(C) 0 (D) 应通过积分来计算, 但总不为零
38. f (v)是理想气体分子在平衡状态下的速率分布函数, 物理式?意义是
[ ] (A) 速率在v1 ~ v2区间内的分子数
(B) 速率在v1 ~ v2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C) 速率在v1 ~ v2之间的分子的平均速率
(D) 速率在v1 ~ v2区间内的分子的方均根速率
v2v1Nf(v)dv的物理
39. 某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服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现取相等的速率间隔?v考察具有v ??v 速率的气体分子数?N.?N为最大所对应的v 为
[ ] (A) 平均速率 (B) 方均根速率 (C) 最概然速率 (D) 最大速率
5
40. 设声波通过理想气体的速率正比于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平均速率, 则声波通过具有相同温度的氧气和氢气的速率之比uO/uH为
22[ ] (A) 1 (B) 1/2 (C) 1/3 (D) 1/4
41. 设T10-1-41图示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相同温度下氧气和氢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令?vp?和?vp?分别表示氧气和氢气的最概然速率,则 f(v)OH22[ ] (A) 图中a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vp?O/?vp?H=4
22
Oab(B) 图中a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vp?/?vp?=1/4.
OH22vT 10-1-41图
?(D) 图中b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v?/?v?(C) 图中b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vp?O2/?vpH2H2=1/4 = 4
pO2p
42. 温度为T时,在方均根速率v?50m/s的速率区间内,氢、氨两种气体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率相比较:则有(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
?N4?m????N??2kT?3/22?mv2?2?exp???2kT??v??v
??符号exp(a),即ea .) [ ] (A) ?
??N???N????? NN??H2??N2??N???N?????
?N?H2?N?N2??N???N????? NN??H2??N2??N???N???N???N?????, 温度较高时????? ?N?H2?N?N2?N?H2?N?N2 (B) ? (C) ? (D) 温度较低时?
4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根据理想
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 [ ] (A) vx?223kTm (B) vx?22133kTm
(C) vx?3kT/m (D) vx?kT/m
44. 在一封闭容器中装有1mol氮气(视为理想气体), 当温度一定时,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自由程仅决定于
[ ] (A) 压强p (B) 体积V
6
(C) 温度T (D) 平均碰撞频率
45. 理想气体经历一等压过程, 其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Z与温度T的关系是 [ ] (A) Z?T (B) Z?1T (C) Z?T (D) Z?1T
46. 体积恒定时, 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温度升高, 其分子的
[ ] (A) 平均碰撞次数将增大 (B) 平均自由程将增大 (C) 平均碰撞次数将减小 (D) 平均自由程将减小
47.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等压膨胀时, 气体分子的
[ ] (A) 平均自由程不变 (B) 平均碰撞频率不变 (C) 平均自由程变小 (D) 平均自由程变大
48. 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氢气, 当温度不变而压强增大一倍时, 氢气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Z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 [ ] (A) Z和?都增大一倍 (B) Z和?都减为原来的一半
(C) Z增大一倍?减为原来的一半 (D) Z减为原来的一半而?增大一倍
49.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 在容积不变的条件下, 当温度降低时, 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
Z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
[ ] (A) Z减小?不变 (B) Z不变?减小
(C) Z和?都减小 (D) Z和?都不变
50. 理想气体绝热地向真空自由膨胀, 体积增大为原来的两倍, 则始末两态的温度T1、T2和始末两态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1、?2的关系为
[ ] (A) T1?T2,?1??2 (B) T1?T2,?1?12?2
12 (C) T1?2T2,?1??2 (D) T1?2T2,?1?密度随压强变化的图象是 [ ]
?2
51. 在下列所给出的四个图象中,能够描述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可逆绝热过程中,
?
?p(A)??OO(B)pOp(C)Op(D)7
52. 气体作等体变化, 当绝对温度降至原来的一半时,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将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 ] (A) 0.7 (B) 1.4 (C) 1 (D) 2
53. 气体的热传导系数?和粘滞系数?与压强p的关系 [ ] (A) 在任何情况下, ?和?与 p成正比 (B) 在常压情况下, ?和?与 p成正比 (C) 在低压情况下, ?和?与 p成正比 (D) 在低压情况下, ?和?与 p无关
54. 一定量理想气体分子的扩散情况与气体温度T、压强p的关系为 [ ] (A) T越高p越大, 则扩散越快 (B) T越低p越大, 则扩散越快 (C) T越高p越小, 则扩散越快 (D) T越低p越小, 则扩散越快
5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为使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温度升高, 外界所供给的能量的一部份 是用于克服分子间的引力使分子间距离拉大
(B) 温度相同时, 不同分子量的各种气体分子都具有相同的平均平动动能 (C) 绝对零度时气体分子的线速度为零
(D) 温度相同时, 不同分子量的气体分子内能不同
56. 一年四季大气压强的差异可忽略不计,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冬天空气密度大 (B) 夏天空气密度大 (C) 冬、夏季空气密度相同 (D) 无法比较
57. 把内能为U的1mol氢气与内能为E的1mol氦气相混合, 在混合过程中与外界不发生任何能量交换.若这两种气体均被视为理想气体, 则达平衡后混合气体的温度为 [ ] (A)
(C)
U?E3RU?E5R (B)
U?E4R
(D) 条件不足, 难以判定
58. 被密封的理想气体的温度从300K起缓慢地上升, 直至其分子的方均根速率增加两倍, 则气体的最终温度为
[ ] (A) 327K (B) 381K (C) 600K (D) 1200K
59. 设有以下一些过程:
(1) 两种不同气体在等温下互相混合. (2) 理想气体在定容下降温. (3) 液体在等温下汽化.
(4) 理想气体在等温下压缩.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