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苏教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全册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4:35: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先向大家介绍一个好朋友——电子秤。我们要正确使用这个好朋友,请认真看它的使用方法。 播放使用电子秤的使用方法。(录制视频插入) 在使用电子秤时我们应该注意哪几点?

(在录制电子称的使用方法时,称量的物体选择约1克的) 3.师:现在我们要用电子秤称出皮球里空气的质量。 要求:(1)每个小组先称出皮球的质量,填写好记录。

(2)给皮球加气。称出加气后皮球的质量,填写好记录。 学生根据实验记录表上的数据进行汇报 4.师:质量是否增加了? 5.师:质量增加说明了什么?

我们还发现质量增加的非常少,说明空气非常轻。

6.师:孩子们你们通过自己探究证明了空气有质量,并能测出皮球里空气的质量,你们太棒了。古代,人们一度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17世纪,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了空气是有质量的。他是怎样证明的呢?请看科学书第6页。

7.师: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出示1升的矿泉水瓶和3枚回形针)空气有质量,但很轻。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测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让学生知道空气有质量,而且很轻。介绍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是很严谨的。] 四、收获

师: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梳理这节课的知识点及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板书设计】

2.空气有质量

空气有质量 很轻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3.热空气和冷空气

【教材分析】

《热空气和冷空气》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第3课的内容。《认识空气》单元的内容是根据小学科学课标“物质科学”领域的重要概念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来建构的。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空气在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的特征,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空气具有流动性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从空气的流动性引入空气受热和受冷时会怎样流动为话题,指导学生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认识到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沉,进而认识地球各个地方冷热不同,造成空气冷热不均,导致了冷暖空气的循环流动而形成风。

教材安排了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供学生探究,第一,认识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第二,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研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第三,制作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第四,解释现象,推想风的成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形成风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是科学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应用科学的方法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上来。通过二年的学习,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学习科学课的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学习方法。但对于“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学生难以通过感官直接感知,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进行,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和分析进行认知。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2.知道当温度有冷热差别时,空气就会流动。 科学探究:

学会做热空气上升的实验。 科学态度:

1.对于温度带给空气的变化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主动参与探究. 积极分享成果。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2.能够细致地观察,如实地记录和描述,理性地分析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热空气上升” 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感受科学和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是因为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教学课件,视频(冷热空气对流、风的形成),集气瓶,毛玻璃片,香、热水、冷水等。

学生材料:塑料袋儿、纸蛇、棉线、蜡烛、打火机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通过上两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空气的性质,空气除了能占据空间,有质量,还具有什么性质呢?生:会流动。

2.师:在每个小组的实验盘中都有一支蜡烛,大家观察蜡烛的四周有什么?(生:空气) 3.点燃蜡烛后,蜡烛周围的空气有什么变化?(生:变热了)

4.师:蜡烛周围的空气被加热了就变成了热空气,热空气会怎样流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内容《热空气和冷空气》(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为实验中判断热空气的运动方向奠定基础。] 二、提出问题,合理猜测,实验探究

1.师:蜡烛周围的空气被加热变成了热空气后会怎样流动呢?大家来猜一猜。生:向上、向…… 2.师:要怎样用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测呢?请阅读课本P7页,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又好有多。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生1:我们小组的想法是:点燃蜡烛,在蜡烛的火焰上方撤一些很轻的碎屑状的东西,观察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生2:我们小组的想法是:点燃蜡烛,在蜡烛的火焰上方放一个会很轻的会转动的物体。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生3:我们小组的想法是:点燃蜡烛,在蜡烛的火焰上方放一个很轻的塑料,看塑料袋会不会“飞起来”。

3.师:大家的想法都不错,老师这也有一个想法: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把手放在蜡烛火焰周围的不同方位,感受热风往哪个方向流动。

4.师: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想法,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实验。实验时请注意:①不点燃蜡烛前,现将实验物品放到蜡烛上方,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②组员做好分工,密切合作;③认真观察,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如实记录实验现象;④注意安全,准备一块湿毛巾,发生意外时迅速将湿毛巾盖在火焰上或将燃烧物丢在地上,然后远离燃烧物,不要伤到自己或引燃其他物品。

5.学生进行实验:纸蛇转动的实验、感受热风流动的实验。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验中进行指导。

6.教师演示:模拟热气球上升的实验。

[设计意图:纸蛇转动的实验、感受热风流动的实验较为简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顺利完成实验并进行记录,而模拟热气球上升的实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多,有一定危险性,通过教师的演示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7.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什么?(学生汇报)

生1:我们发现不点燃蜡烛时,纸蛇不会转,点燃蜡烛后,纸蛇就转动起来了,说明热空气往上流动。

生2:我们发现不点燃蜡烛时,塑料袋是瘪的,点燃蜡烛后塑料袋慢慢鼓起来,然后就飞起来了,说明热空气往上流动。

生3:我们发现不点燃蜡烛时,将手放在蜡烛周围,没有什么感觉,点燃蜡烛后,我们在火焰上方感受到了热风吹到手上的感觉,说明热空气往上流动。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使学生经历了一个从提出问题,进行猜测,到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探究过程。通过探究学生既观察到了空气受热后会上升的现象,又提高了探究能力。] 8.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纸蛇和塑料袋的运动,推测出了空气受热后会上升,我们能用眼睛看到热空气向上流动吗?(生:不能)为什么?(生:因为空气是透明的)

9.分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屏幕前,用强光电筒照射火焰,这时,就会看到火焰上方空气的影子在不停的向上运动,这进一步说明了空气受热后会向上升。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直观感知,在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建构起热空气会上升的概念。]三、探究热空气轻上升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新苏教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全册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u9ha7o86m3gzju6vsv034ka295j0v00d02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