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物理 电子题库 第一章 1.1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沪科版选修1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4:28: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优化方案】2013年高中物理 电子题库 第一章 1.1知能演练轻松

闯关 沪科版选修1-1

1.把两张用软纸摩擦过的塑料片相互靠近,它们会张开,这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 ) A.弹力 B.摩擦力 C.静电力 D.磁场力

解析:选C.由于摩擦起电——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由于其约束电子的能力不同容易使其中一个物体得到电子而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软纸摩擦塑料片就是这个道理,由于塑料片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分开.

2.把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一下再分开一小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这两个金属小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 A.两球原来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两球原来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两球原来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两球中原来只有一个带电

解析:选BCD.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当两小球相互接触时,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可知,电荷会重新分布,可以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也可以使原来带电的物体的带电荷量发生变化,所以接触以后会使物体的带电情况发生多种变化. 3.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 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物体的另一个部分 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

解析:选BC.摩擦起电的实质:两物体互相摩擦时,束缚不紧的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感应起电的实质: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靠近带电体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的另一端带同种电荷,即电荷在物体不同部分之间的转移.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电荷不能被创生.选项B、C正确.

1

4.如图所示,当将带正电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枕形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 )

A.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

B.枕形金属导体中的带负电的电子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 C.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A端移动 D.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

解析:选B.导体内能够移动的是自由电子,C带正电,导体中自由电子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会移动.

5.在干燥的天气下,用干毛巾抹玻璃,刚抹干净,又沾上了灰尘;电视机的屏幕也很容易沾上灰尘.这是为什么?

解析:两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由于摩擦做功,会使一个物体中一些原子的电子获得能量,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去.在干燥的天气下,用干毛巾擦玻璃会使玻璃带正电,带电的物体容易吸引轻小的物体,故玻璃比较容易沾上灰尘.电视机中的电子枪不断发射的电子频繁地打在屏幕上,从而屏幕可以吸附轻小的灰尘. 答案:见解析

一、选择题

1.把一只空铝罐平放在光滑的平面上,拿一个气球在头发上来回摩擦几下,然后移到距离铝罐3~4 cm处,缓慢地将气球移近铝罐,观察到铝罐( ) A.靠近气球 B.远离气球

2

C.不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解析:选A.从“摩擦”一词可以知道气球因为摩擦而带电,由于带电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空铝罐受到静电吸引力,而地面又是光滑的,不受摩擦力,故会靠近气球.选项A正确.

2.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一个塑料小球时( ) A.若塑料小球被硬橡胶棒吸引,说明塑料小球必定带正电 B.若塑料小球被硬橡胶棒吸引,说明塑料小球必定带负电 C.若塑料小球被硬橡胶棒排斥,说明塑料小球必定带正电 D.若塑料小球被硬橡胶棒排斥,说明塑料小球必定带负电

解析:选D.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荷,塑料小球被吸引时,小球可能不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也可能带正电,但塑料小球如果被排斥,则小球必定带电,且与橡胶棒带同种电荷.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带电的导体靠近一个带电体,导体两端就会带等量异号电荷 B.不带电的物体上,既没有正电荷也没有负电荷

C.摩擦起电的过程中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 D.玻璃棒与任何物体摩擦后均会带上正电荷

解析:选AC.根据静电感应的规律可知A项正确;由物质的电结构可以否定B选项;起电的过程就是得失电子的过程,C对;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上带正电,与其他物体摩擦就不一定了,D错. 4.

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用绝缘细线悬挂的轻质球,则( ) A.若小球靠近玻璃棒,它一定带负电 B.若小球靠近玻璃棒,它可能不带电 C.若小球远离玻璃棒,它可能带正电 D.若小球远离玻璃棒,它一定带正电

解析:选BD.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带正电,既能吸引不带电的轻质小球,也能吸引带负电的小球,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若带正电的玻璃棒与轻质小球互相排斥,则小球一定带正电,故选项C错,选项D对.

5.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 )

A.B、C球均带负电

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 D.B、C球都不带电

3

解析:选C.因为A和B、C和A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说明B、C不可能带正电,但是B和C也是互相吸引的,因此B、C不能带同号电荷且必有一个带电,由此可见C项正确. 6.

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a、b分别带不等量的正负电荷,则( ) A.b将吸引a,吸引后不放开

B.b先吸引a,接触后a、b迅速分开 C.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D.b立即把a排斥开 解析:选B.因a带正电,b带负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轻质小球a将向b靠拢并与b接触;当小球a与b接触后,将对两球所带的电荷进行重新分配,结果两球带同种电荷(正电或负电),因此两球将会被排斥开.若a、b原来带电荷量相等,则a、b接触后中和而都不带电,a、b自由分开.故选项B正确.

7.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导体MN,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只有M端验电箔张开,且M端带正电 B.只有N端验电箔张开,且N端带负电

C.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N端带负电,M端带正电

4

高中物理 电子题库 第一章 1.1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沪科版选修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ub5618jq26gjog0oh073pit886asl004x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