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楼503 2014年5月14日 学院 机电学院 年级、专业、班 电信122 姓名 王健 学号 1207400051 实验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I/O实验 指导老师 庞志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AVR单片机的I/O口配置方法。 2、掌握AVR单片机I/O口控制LED显示的方法。 3、掌握AVR单片机I/O口检测按键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 1、电路原理: 图1、LED2有PB4控制 图2、LED3有PE3控制2 图3、无源蜂鸣器由PB5控制 图4、按键电路图 端口A数据寄存器PORTA PORTA 位 功能描述 初始值 PORTA[7:0] [7:0] 当引脚配置为输出时,若PORTAn为“1”,引脚输出高电三态 平,否则输出低电平。 当引脚配置为输入时,若PORTAn 为“1”,上拉电阻将使能。如果需要关闭这个上拉电阻,可以将PORTAn清零,或者将这个引脚配置为输出。 PORTA寄存器地址:0x3B 表2.2 端口A数据方向寄存器DDRA DDRA 位 功能描述 初始值 DDRA7 [7] 1=输出 0=输入 0 DDRA6 [6] 1=输出 0=输入 0 DDRA5 [5] 1=输出 0=输入 0 DDRA4 [4] 1=输出 0=输入 0 DDRA3 [3] 1=输出 0=输入 0 DDRA2 [2] 1=输出 0=输入 0 DDRA1 [1] 1=输出 0=输入 0 DDRA0 [0] 1=输出 0=输入 0 三、 实验内容 LED实验: 该程序运行后,LED灯每隔500ms循环的亮 蜂鸣器实验 : 该程序实现蜂鸣器每隔2000ms的响 四、 拓展实验 本次实验是单片机的IO口基本配置实验,实现的功能是按下按键S1,LED2亮,蜂鸣器响,松开按键S1,LED2灭,蜂鸣器不响。 步骤1: 参看电路图,发现LED2由PB4控制,LED3由PE3控制,蜂鸣器由PB5控制,按键S1由PE4控制,S2有PE5控制。 其中要注意的是开发板的蜂鸣器为无源蜂鸣器,不可以通过调节引脚的电平来驱动其工作,只能通过程序改变引脚电平变化来控制其频率,从而驱动无源蜂鸣器工作。 而控制板上的按键S1是一端接PE4,一端接PD7;S4是一端接PE5,另一端接PD7;因此PD口高4位与按键列连接,需要输出低电平,这样按键按下是PE4或PE5就为低电平。 步骤2:程序如下: void IO_Init(){ DDRD=0xff; PORTD&=~(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