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枫树上的喜鹊》精品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17:42: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教学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要求 言。 3.激励孩子大胆想象,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学生懂得爱护鸟类。 1.学会本课的生字。 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难点 3.激励孩子大胆想象,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9

枫树上的喜鹊

作者:郭风

2它好像②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们村的渡(dù)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①它。

伞,一直打开着。[句导读:比喻句。把大枫树比作绿色的大伞,写出了枫树的生命力旺盛。]它的绿荫(yīn)遮蔽(bì)③了村里的渡口。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

段导读:写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大枫树。 ??的,我喜欢站在枫树下,3抬头④看喜鹊的窝。我常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我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是我的喜鹊阿姨⑤。[句导读:心理描写。写出了自己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段导读:写我在心中把喜鹊称作阿姨。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喜欢我们村渡口旁的大枫树上的喜鹊。 ??真是喜欢极了。上个星期天早上,我正要撑(chēnɡ)着渡船到对岸的树林里去打柴,4

发现⑥喜鹊阿姨的鸟窝里有六只小喜鹊了。

段导读:写喜鹊阿姨家里添了六只小喜鹊。

??真是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小喜鹊是我的喜鹊弟弟。[句导读:心理描写。“喜鹊弟弟”这个称呼表达了作者对小喜鹊的喜爱之情。]

段导读:写我把小喜鹊称作喜鹊弟弟。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喜鹊阿姨家添了六只小喜鹊。 12

字词导读 ?

①喜欢: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

②好像:有些像;像。 ③遮蔽:遮。 3

④抬头:把头抬起来。 ⑤发现:发觉。 4

⑥阿姨:称呼跟母亲辈分相同、年纪差不多的无亲属关系的妇女。

5??那天起,我一有空,便来到渡口边,站在枫树下看望⑦我的喜鹊弟弟。喜鹊弟弟长得真

快,好极了。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做游戏⑧,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⑨的拼(pīn)音字母(mǔ)……[句导读:排比句。“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个句子写出了喜鹊阿姨对喜鹊弟弟的关心与教育。]

段导读:写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学习和游戏。 ??鹊!鹊!鹊!”喜鹊阿姨教道。

", 我知道,这便是a,o,e。

", 喜鹊弟弟也跟着学:“鹊,鹊,鹊……”

段导读:这组对话描写了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的场景。

6??天早上,太阳从渡口对岸⑩山冈(ɡānɡ)后面升上来了,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指着上升的太阳,问喜鹊弟弟:“鹊!鹊鹊鹊?”

我懂(dǒnɡ)得,她问话的意思是:“看!那是什么?” 喜鹊弟弟一齐快乐地回答:“鹊!鹊鹊!鹊鹊鹊!”

我懂得,喜鹊弟弟很快给出了答案(àn):“妈妈,那是太阳!太阳升起来了!” 段导读:这组对话写了我能听懂稀缺的对话。 第三部分(第5~12自然段):写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说话。 我真高兴啊!

第四部分(第13自然段):写我听懂了喜鹊的话心里很高兴。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会读“渡、蔽”等7个生字、会写“伞、姨”等8个生字。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 激趣导入,理解题目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树上的鸟儿吗? 生:看到过。

师:请你说一说,这些鸟儿在树上是怎么叫的。 生:叽叽的不停地叫。 5

⑦看望:到长辈或亲友等处问候。

⑧游戏:玩耍。娱乐活动,如捉迷藏、猜灯谜等;某些非正式比赛项目的体育活动如康乐球等也叫游戏。

⑨发明:创造(新的事物或方法)。 6

⑩对岸:一定水域互相对着的两岸互称对岸。

生:有的边拍打着翅膀边叫。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棵枫树上的喜鹊,看看这上面发生了什么故事。(板书题目,学生读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诵读。

2.学生边听边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检查自学情况:

(1)小老师领读生字 (2)小组开火车读 (3)认读生字词语。

dù kǒu pin yin zì mǔ yóu xì dǎ sǎn ā yí shān ɡānɡ fānɡ biàn

渡口 拼音 字母 游戏 打伞 阿姨 山 冈 方 便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彩颜色把词语在文中涂出。在句子中检查认字: ①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②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

③我正要撑着渡船到对岸的树林里去打柴。

④今一早上,太阳从渡口对岸山冈后面升上来了。

朗读指导:本文是篇童话,在童话里,不同的人物说的话要学会按不同的特点去读。本文喜鹊教孩子们读拼音时,可以联系我们学拼音时是怎么读的,也学着怎么读。

三 写字指导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

伞:里面是两个点,不要写成了“人”字。

姨:右边“弓”写的不要太宽了,跟上面的横基本平齐,这样美观些。 戏:右上角有点,不要忘写了一点。 母:先写竖折,然后写横折钩。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古筝曲) 4.展示交流。

1.把学生代入角色体验。不断体验角色的过程,是学生全部生命活力的外化,是对课文中包含的思想情感的重新组合和建构。

2.注意孩子的个性化的朗读体验,通过激发想象,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感受阅读的乐趣。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在“放”中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

1.巩固所学生字、词语。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

一 直接导入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 检查预习情况

1.了解读了几遍。

2.抢答:故事发生在哪里?

教学生字:渡口。生读。请生指渡口在哪儿?(渡口旁的枫树上。) 教学渡船,渡河,摆渡。

三 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你看到了一棵怎么样的枫树?交流。 (很大很高)请大家读出这种感觉。

你想把什么词语送给枫树?四个字的词语。 示例:绿荫遮蔽。

3.理解“遮蔽”。蔽的意思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这个词语是由意思相近的两个字组成的。)

请生说说类似的词语。 例如:巨大 贫穷 广阔

4.再读第1自然段,了解我喜欢什么?(喜鹊和枫树。) 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我常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我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是我的喜鹊阿姨。

5.默读第2~12自然段,把喜欢枫树、喜鹊的句子画出来。交流。 我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阿姨。 生读,哪个词写出我特别喜欢阿姨? 常常 喜欢

师范读,听出什么不同?生再读。

6.还有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我的喜鹊弟弟。

师:“我”为什么把喜鹊称为阿姨和弟弟? 生:因为对喜鹊非常喜爱。

7.把这两句变成诗行,生齐读。课件出示句子: 我像童话书里那样, 在心中,

称呼她是我的喜鹊阿姨。 我真是像童话书里那样, 在心中,

称呼小喜鹊是我的喜鹊弟弟。

8.交流其他喜欢的句子。

9.把童话变成一首小诗,出示3句变成诗形的句子,配乐读。

10.师当阿姨,生当弟弟配合读。强调标点:“!”和“,”弟弟的“,”可能学得怎么样?再学一学。

四 学习第9自然段

1.喜鹊不仅学拼音,还看日出呢!师画太阳。(出示课文内容) 生做老师,生做弟弟,演一演:阿姨,弟弟,翻译,旁白。

2.理解省略号的意思:阿姨和弟弟一起学拼音,看日出,还可能做些什么呢? 汇报交流:教“我”唱歌;教“我”飞翔;教“我”梳理羽毛……

3.四人小组合作编故事。(在同学们的朗读声中结束这节课)

9.枫树上的喜鹊

教唱歌

渡口旁枫树上做游戏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教拼音

称呼喜鹊 阿姨 弟弟

想象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充满着想象和童趣。课堂上,多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给机会让学生创编并表演课本剧,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课文中尽情地遨游,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表达,做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种让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生活经验,在和谐自主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物的独特感受,让他们用稚嫩纯真的童心自由地去体验角色,体验自然,体验生活。

1. 看拼音写词语。

ā yí(阿姨) fānɡbiàn(方便) zìmǔ(字母) jiàoshī(教师) yóu yǒnɡ(游泳) kàn xì(看戏) dǎ sǎn(打伞) tái tóu(抬头)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我真高兴啊!

(2)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3)看!那是什么?

(4)我知道,这便是a、o、e。

3.想象下面的情景,试着将它写下来。

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

示例:我看到这个情景,会想到,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时,小喜鹊高兴地叫起来:“谢谢妈妈!谢谢妈妈!”喜鹊妈妈看着小喜鹊吃着虫子,也高兴地叫起来:“快快长大!快快长大!”

1.作者简介

郭风,福建人。1940年,散文《地瓜》(又名《袭》)发表于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随后不断发表作品。1945年出版童话集《木偶戏》,以其风格新颖,引起文学界的注目。先后出版《蒲公英和虹》《叶笛集》等约30本散文集、散文诗集和儿童文学作品。童话散文诗《红菇的旅行》获全国第二届儿童文学奖。他的散文大多描写故乡风物和斗争生活,纤巧优美。

2.教学精彩片段

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字母……

师:这里有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喜鹊阿姨还教小喜鹊很多很多的本领呢! 师:你太聪明了,把这个省略号送给你。 师:除了唱歌,做游戏,学拼音字母,喜鹊弟弟还学会了哪些本领呢?你想象一下,能用“一会儿……一会儿……”来说一说吗?

生:喜鹊弟弟一会儿捉虫,一会儿飞翔。

(学生通过不断地想象,把自己融入到童话故事当中,在幻想里,成为角色中的一员,感受到了想象中的成就感,自由感)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叙述的线条简洁、明快,情节简单、干净,语调较为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 点和阅读接受能力。但是这篇童话又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一般 的童话大都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讲述者是置身事外的。而这篇童 话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穿插叙述的方式,把一个带着童 真、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孩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 二、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渡、荫、蔽”等9个生字,会写“伞、姨”等8个生字,会写“喜欢、好像、抬头、说话、童话、阿姨、对岸、游戏、发明、字母、上升”等词语。

2、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体会“?”“!”“......”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3、创设故事情境,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并借助“?”“!”“......”来表达。 4、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话故事的真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交流积累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识字、写字能力。

2、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对话,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省略号、破折号等,了解标点的作用。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渡、蔽、拼”等9个生字,会写“伞、抬、姨”等8个生字,会写“喜欢、好像、抬头、说话、童话、阿姨、对岸、游戏、发明、字母、上升”等词语。

2、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初步体会“?”、“!”、“......”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很多老师。你看,连森林里的小枫树也赶来了。谁愿意和它打个招呼?她看到小朋友这么热情,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喜鹊。对喜鹊了解多少,学学叫声等。 2、齐读课题

3、过渡:枫树上的喜鹊发生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朗读要求: (1)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通过拼音认识文中的生字。 (3)圈出文中你还不认识的生字。

(4)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试试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与同桌讨论。 (5)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同学的预习情况,如果有不会的,同桌教一教。 (2)教学生字,可以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来识字。 (3)去掉拼音宝宝再读一读。 (4)把生字带到词语中读一读。

(5)把词语带入课文再读一读,看看还有不认识的生字吗? 3、再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齐读课文。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汇报。

(4)师小结。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枫树上有一只喜鹊阿姨,喜鹊阿姨生了六只喜鹊弟弟,他们一起在树上学习、游戏。我非常喜欢他们。 二、生字书写。

1、观察生字,看看有哪些生字需要提醒大家。 2、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姨和教”的笔顺。 3、练写,点评。

4、同桌相互交流,左中右结构的“游”字各部分所占的位置。 5、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6、再评议。 四、作业。

1、书写生字和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体会“?”“!”“......”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2、照样子创设故事情境,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并借助“?”“!”“......”来表达。 3、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话故事的真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新词。

2、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中都有些什么?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认识枫树。

(1)找出描写枫树的句子读一读。

(2)读一读描写枫树的句子,这里把枫树比喻成什么? 生: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

(3)师:枫树和太阳伞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能遮荫,枫树遮蔽了村里的渡口。

2、认识喜鹊。

(1)认识喜鹊阿姨,我像童话书里一样称呼她为喜鹊阿姨。这里体现了我的什么特点? (2)我也像童话书里一样称呼六只小喜鹊为喜鹊弟弟。多么天真活泼的孩子。

3、在介绍枫树和喜鹊的时候,我用了两个“我喜欢极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对枫树、对喜鹊怎样的感情呢?

三、品读领悟,体悟情感。

1、现在请孩子们仔细地读一读4-12自然段。 (1)找出写喜鹊语言的句子。 (2)喜鹊在忙些什么呢?

2、汇报交流展示喜鹊在忙些什么。

(1)喜鹊在忙些什么呢?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喜鹊阿姨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2)仿写拓展。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3)体会这里的“?”的作用。

说明喜鹊忙的事情远不止这些,其实还有很多,还没有列举出来。那同学们来帮他列举一些吧。

(4)学生汇报。如:一会儿教他们捉虫子,一会儿教他们飞翔? 3、交流喜鹊语言的句子。 (1)找出句子。

A“鹊!鹊!鹊!”喜鹊阿姨教到。 B喜鹊弟弟也跟着学“鹊,鹊,鹊......” C问喜鹊弟弟:“鹊!鹊鹊鹊?”

D喜鹊弟弟一起快乐地回答:“鹊!鹊鹊!鹊鹊鹊!” (2)体会每一句的意思,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 (3)体会句中的“?”“!”“......”的作用。

4、身临其境,分角色模仿喜鹊的叫声,上台展示。“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 四、拓展延伸。

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喜鹊还会说什么…… (1)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创作童话。

A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 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B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 我知道,她是在说:“____________” (2)课堂交流,师给予评价

2、口语交际情景中延伸省略号的作用与用法。 (1)举例造句。 (2)指导朗诵。 五、主题升华。

这是一群跟我们一样有着童真童趣的小喜鹊,热爱自然,享受生活。他们的世界同样也充满了童话的纯真,你们喜欢么?好,相信我们的孩子更是活泼有趣的“小喜鹊”,我们也能创作出美丽的童话。 六、作业。

1、找像这样有趣的童话书读一读。

2、再读课文,体会“?”“!”“……”的用法。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

《枫树上的喜鹊》 是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介绍了枫树上喜鹊一家的故事。通过“我”的创造性想象,把喜鹊 一家的生活描写得其乐融融、有声有色,让我们感受到了童真童趣, 表达了作者对动物、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故事情节简单,语调 活泼,富有儿童诗意,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阅读接受能力。

优点:

1、课前妙招,激发学习兴趣,能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 2、实施目标教学,有的放矢,顺利完成教学要求。 3、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不足:

1、我准备的是第二课时,教学中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过多,大 约占了 10分的时间,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导致本节的教学内容到 后来匆忙赶时间也没能完成安排好的教学要求。

2、由于感觉时间不够,在引导孩子们分析一些重点词句时, 不够深入透切。如,在教学“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 它。 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 一直打开着。 ” 这一句时, 我只引导孩子们知道这是比喻句, 把枫树比作绿色太阳伞, 知道枫树 又高又大的特点, 而没有深入引导学去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想到把枫树 比作太阳伞,枫树和太阳伞有什么相似之处。如果这样一比较,孩子 们的心里就会赫然开朗,就会很快明白比喻的作用,从而学以致用, 这教学效果。

3、教学中为了赶时间,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也没到位。

4、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有些单调,每个教学环节的过度语不够 衔接。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

《枫树上的喜鹊》反思如下:

一:应该抓住“喜欢”这个核心词语,多读多体会。

因为本课是一篇简单易懂的童话故事,生词和难懂的词语,句子很少,所以教师应该少讲解,而是应该以学生多阅读,多体会为主,而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喜欢”的程度不够,读的量不够。

二:课文的主线要明确,课要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主线:因为喜欢,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快乐。

因为“喜欢极了”,所以“我”才会想象出喜鹊们的一连串的有趣的故事:唱歌,做游戏,学拼音,看日出……也是因为“喜欢极了”,所以喜鹊们快乐,我也就高兴,它们的一举一动我都“懂得”,我们心心相印,互为知音。课文渗透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主线明确了,就应该抓住核心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情地体会和有感情的朗读。而我却抓的点太多,比如讲比喻句,拟人句,相似词语替换,恰恰反映出课的重点不突出,把简单的课上复杂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多读多体会就好,少讲解。否则,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通过高启山主任现场示范教学,我看到了我与名师的差距有多大。

课后,我意识到我没有讲出童话应该有的美感,自己在引导孩子体验“喜欢极了”方面做得不到位,于是我向高主任表达了想让他亲自上一会儿课,我想看看高主任是如何引导孩子读书和进行情感体验的,高主任欣然答应。高主任抓住“喜欢”和“喜欢极了”让孩子反复读,对比读,问问题时采用请教孩子们的语气“是吗?”“真的是这么回事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呀?”……激发孩子们认真思考的热情,孩子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顿时高涨。后来,高主任又利用身边的情境进行拓展教学,他让孩子们来到窗边,观察窗外的丁香树,问:“春天来了,谁来说说丁香花有了什么样的变化?”“你们喜欢它吗?”“它会和你说什么?”“你在心里叫它什么?”“你有什么话要对它说?请大声说出来。”孩子们在他的引导下,深深的体会到了“喜欢极了”这种感情,我想虽然高主任只给他们示范了十五分钟,可是比我的四十分钟他们更享受这个课堂。

我想,这才是开心的课堂,享受轻松快乐的课堂,学生轻松,老师也轻松。而我的课堂恰恰是我累,学生也疲劳。

通过今天的教学,我深深的体会到真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我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在于如何将书上的文字活化成打动学生心灵的律动的音符,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独有的魅力。我想,有朝一日,当学生说:“听老师讲课真是一种享受”的时候,我离优秀教师就不远了……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

《枫树上的喜鹊》反思如下:

一:应该抓住“喜欢”这个核心词语,多读多体会。

因为本课是一篇简单易懂的童话故事,生词和难懂的词语,句子很少,所以教师应该少讲解,而是应该以学生多阅读,多体会为主,而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喜欢”的程度不够,读的量不够。

二:课文的主线要明确,课要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主线:因为喜欢,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快乐。

因为“喜欢极了”,所以“我”才会想象出喜鹊们的一连串的有趣的故事:唱歌,做游戏,学拼音,看日出……也是因为“喜欢极了”,所以喜鹊们快乐,我也就高兴,它们的一举一动我都“懂得”,我们心心相印,互为知音。课文渗透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主线明确了,就应该抓住核心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情地体会和有感情的朗读。而我却抓的点太多,比如讲比喻句,拟人句,相似词语替换,恰恰反映出课的重点不突出,把简单的课上复杂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多读多体会就好,少讲解。否则,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通过高启山主任现场示范教学,我看到了我与名师的差距有多大。

课后,我意识到我没有讲出童话应该有的美感,自己在引导孩子体验“喜欢极了”方面做得不到位,于是我向高主任表达了想让他亲自上一会儿课,我想看看高主任是如何引导孩子读书和进行情感体验的,高主任欣然答应。高主任抓住“喜欢”和“喜欢极了”让孩子反复读,对比读,问问题时采用请教孩子们的语气“是吗?”“真的是这么回事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呀?”……激发孩子们认真思考的热情,孩子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顿时高涨。后来,高主任又利用身边的情境进行拓展教学,他让孩子们来到窗边,观察窗外的丁香树,问:“春天来了,谁来说说丁香花有了什么样的变化?”“你们喜欢它吗?”“它会和你说什么?”“你在心里叫它什么?”“你有什么话要对它说?请大声说出来。”孩子们在他的引导下,深深的体会到了“喜欢极了”这种感情,我想虽然高主任只给他们示范了十五分钟,可是比我的四十分钟他们更享受这个课堂。

我想,这才是开心的课堂,享受轻松快乐的课堂,学生轻松,老师也轻松。而我的课堂恰恰是我累,学生也疲劳。

通过今天的教学,我深深的体会到真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我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在于如何将书上的文字活化成打动学生心灵的律动的音符,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独有的魅力。我想,有朝一日,当学生说:“听老师讲课真是一种享受”的时候,我离优秀教师就不远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枫树上的喜鹊》精品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upbh4gv2f44s0w0d4ij47hq70zb09011u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