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越一级
75、机关部门内设机构县处级正职及以下领导职务出现空缺时,可以在本机关或者本系统内通过 的方式,产生任职人选。
答:竞争上岗
76、确认法官、初任检察官的任职人选,可以面向社会,从通过国家统一 取得资格的人选中公开选拔。
答:司法考试
77、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任职前 和任职试用期制度。
答:公示制度
78、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 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用。
答:不称职
79、对公务员进行奖励的条件主要是:工作表现突出, ;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
答:有显著成绩和贡献
80、对于受奖励的对象,公务员法规定对公务员和 都可以进行奖励 答:公务员集体
81、公务员集体的奖励制用于按照编制序列设置的机构或者 的工作集体。
答:为完成专项任务组成
82、物质奖励和 是公务员法规定的两种基本奖励方式。
答:精神奖励
83、公务员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 为主的原则。 答:精神奖励
84、对受奖励的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予以表彰,并给予 或者其他待遇。 答:一次性奖金
85、给予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奖励,按照规定的权限和 决定或者审批。 答:程序
86、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 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
答:撤销
87、上级不改变其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 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
答:执行
88、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 、撤职、开除。 答:降级
89、对公务员的处分,应当事实清楚、 、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答:证据确凿
90、公务员对受到的处分有权进行陈述和 。 答:申辩
91、处分决定机关应当以 将处分决定通知公务员本人。 答:书面形式
92、受到开除处分的公务员,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 其与单位的人事关系。 答:解除
93、公务员受 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其间有悔改表现并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处分决定机关解除处分。
答:开除
94、公务员被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 的影响 。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答:原处分
95、国家对公务员进行培训,参加培训既是公务员的权利,也是公务员的义务,我国对公务员进行 培训。
答:分级分类
96、国家设立专门 负责对公务员进行培训。机关根据需要也可以委托其他培训机构承担公务员培训任务。
答:公务员培训机构
97、公务员培训的类型主要有:初任培训、 、专门业务培训、在职培训。 答:任职培训
98、更新知识培训每人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至少不得少于 天。 答:七
99、任职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天。 答:三十
100、国家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队伍 交流,也可以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交流。
答:内部
101、公务员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 和挂职锻炼。 答:转任
102、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 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
答:领导职务
103、调任机关应当对调任人选进行 ,并按照管理权限审批,必要时可以对调任人选进行考试。
答:严格考察
104、公务员在不同职位之间转任应当具备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在规定的 和职数内进行。
答:编制限额
105、对省部级正职以下的领导成员应当有计划、有重点地 、跨部门转任。 答:跨地区
106、对担任机关内设机构领导职务和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有计划的在 内转任。
答:本机关
107、挂职锻炼是根据培养锻炼公务员的需要,可以选派公务员到下级机关或者 、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答:上级机关
108、公务员在挂职锻炼期间, 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 答:不改变
109、公务员应当 机关的交流决定。公务员本人申请交流的,按照管理权限审批。 答:服从
110、关于公务员任职回避的规定是: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 、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
答:纪检
111、因地域或者工作性质特殊,需要变通执行任职回避的,由 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
答:省级以上
112、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 的,应当实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答:主要领导职务
113、规定地域回避的原因是公务员在原籍或 任职,在工作上难免会受到亲属关系和其他各种关系的干扰,不利于保持公务员廉洁的形象。
答:成长地
114、公务员执行公务时,应当回避的情况有:涉及 利害关系的;涉及本人有公务员法中所列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答:本人
115、公务员有应当回避情形的,本人应当 ;利害关系人有权申请公务员回避。其他人员可以向机关提供公务员需要回避的情况。
答:申请回避
116、机关根据公务员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经审查后作出是否回避的规定,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