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9. 《超分子化学》, (英)J.W.斯蒂德, J.L.阿特伍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10. 《纳米超分子化学(从合成受体到功能组装体)》,刘育,张衡益,李莉,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年
11. 《材料结构表征及应用》,吴刚,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12. 《现代无机材料组成与结构表征》,《现代无机材料组成与结构表征》编写组,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6年
13. 《细胞超微结构与电镜技术》,凌诒萍,俞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预修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物理化学 课程编号:030901 课程名称: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 总 课 时:54 学 分:3 开课单位: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开课学期:II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无机合成化学的最新前沿,掌握或了解具有特殊结构的无机物的合成与制备、特种聚集态与功能的无机物与材料的制备,无机功能材料的复合、组装与杂化技术。 教学内容:
1、绪论:无机合成的基本问题以及前沿问题。2、特殊条件下的无机合成反应。包括:高温合成、低温固相合成、溶剂热合成、高压合成、电解合成、无机光化学合成、化学气相沉积、微波与等离子体合成等。3、具有特色的四大类化合物。包括:配合物的合成、簇合物的合成、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以及非化学计量比化合物的合成。4、具有重要代表性的无机材料的合成。包括:多孔材料、先进陶瓷、非晶态材料、纳米材料、无机膜、合成晶体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徐如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高等无机合成》,宁桂玲,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 预修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
课程编号:030902 课程名称:纳米材料
总 课 时:54 学 分:3 开课单位: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开课学期:I 教学要求:
纳米材料学是化学、物理、生物、材料等学科交叉所形成的新兴学科。通过学习掌握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纳米微粒的基本理论、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纳米材料的制备、结构以及表征方法,纳米材料的应用,了解纳米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等。 教学内容:
1、绪论。简单介绍纳米材料基本概念。2、纳米结构单元。3、纳米材料的基本理论。4、纳米微粒的结构及物理特性。5、纳米微粒的化学特性。6、纳米材料的制备。7、纳米材料的结构。8、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9、纳米材料性质的测试及其应用。10、纳米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张立德,牟季美,科学出版社,2001年。 2.《纳米材料和器件》,朱静,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物理化学。
课程编号:030112 课程名称:高等无机化学 总 学 时:54 学 分:3 开课单位: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开课学期:II 教学要求:
高等无机化学是大学基础无机化学的后续课程。当代的无机化学已经发展成以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和固体材料化学三大分支为主要支撑点的内容极其丰富和广泛的学科领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高等无机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总结无机化学中的经典理论成果,进一步扩展知识面,认识无机化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发现,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
1.分子的对称性和点群;2.晶体与点阵;3.配位化学;4.原子簇化合物;5.金属有机化学;6.无机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7.无机固体化学;8.生物无机化学与超分子化学。 教材与参考书:
1.《高等无机化学》,穆劲,康诗钊。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7
2.《高等无机化学》,郑化桂, 倪小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12 3.《高等无机化学》科顿著,北京师范大学等校译,高教出版社,1997年出版
4.《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F. A. Cotton G. Wilkinson. C. A. Murillo and M. Bochmann. John Wiley & Sons Press,Inc., 1999
课程编号:030113 课程名称:发光学与发光材料 总 学 时:45 学 分:2.5 开课单位: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开课学期:II 教学要求:
发光材料因其优越的物理性能、必需的重要应用及远大的发展前景而在材料行业中备受关注,是凝聚态物理和功能材料学科的热点研究领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发光基本原理、各种材料发光的物理、规律、性能、制备工艺和实际应用。了解发光学最新进展,为将来从事教学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发光的定义和分类;发光物质的基本常识;半导体的发光;分立中心的发光;特殊物质结构的发光;发光材料简介;重要发光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发光在照明和其他领域中的应用等。
教材与参考书:
1.《发光学与发光材料》, 徐叙瑢,苏勉曾。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0 2.《固体发光材料》,孙家跃,杜海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01
3.《 无机光致发光材料及应用 》,张中太,张俊英。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 4.《稀土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李建宇。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0
课程编号:030111 课程名称:材料化学 总 学 时:54 学 分:3 开课单位: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开课学期:II 教学要求:
材料化学是一门研究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各类材料的结构特点和物理化学性质;材料合
成与制备的基本化学原理与方法;材料化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些新材料、新理论和新方法,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晶体学基础;材料的化学组成及结构方面的基础知识;材料相变的化学热力学理论;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材料结构与缺陷化学理论及应用; 材料化学设计以及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结构特性与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等。 教材与参考书:
1.《材料化学》,清华大学材料学院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材料化学导论》,邓启刚, 席慧智, 刘爱东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3.《材料化学》, 李奇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4.《无机材料化学》,季惠明。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10
课程编号:030105 课程名称:配位化学的研究方法 总 学 时:36 学 分:2 开课单位: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开课学期:I 教学要求:
现代配位化学的研究范围已经远远超出无机化学的领域,它涉及到有机合成、催化机理、结构和化学键理论、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与金属离子有关的重要问题。本课程旨在较全面的系统的介绍配位化学研究中常用的现代物理化学方法,重点放在各种研究方法在无机及配位化学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配位化学合成方法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习了各种特征表征方法的应用,更深的扩展了知识面。 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配位化学合成方法:如高温高压合成、微波合成、低热固相合成等。表征方法:光电子能谱、电子显微镜、圆二色谱、热分析研究方法等。 教材与参考书:
1. 《配位化学研究方法》,金斗满,朱文祥编著,科学出版社。 2.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徐如人,庞文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 《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F. A. Cotton G. Wilkinson. C. A. Murillo and M. Bochmann. John Wiley & Sons Press,Inc., 199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