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份试卷汇总)2018-2019学年广西省桂林市中考化学二模考试卷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9 5:23: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实验分析 B.物质鉴别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时,质量分数偏小﹣﹣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结果偏小﹣﹣装置漏气 氯化铵、尿素和氯化钾三种化肥﹣﹣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 NaCl、HCl、KOH三中无色溶液﹣﹣加入无色酚酞 C.化学与生活 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 人体缺氟﹣﹣青少年会引起佝偻病 A.A 解析:D 【解析】 【详解】

B.B

C.C

D.化学与安全 酒精灯酒精洒出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家里煤气泄漏﹣﹣关阀门、开窗 D.D

A中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时,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质量分数偏大,故不完全正确; B中氯化铵、尿素和氯化钾三种化肥中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只有氯化铵中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尿素和氯化钾中没有明显现象,故不能鉴别;NaCl、HCl、KOH三中无色溶液中分别加入无色酚酞,只有KOH溶液会变红色,而NaCl、HCl中都没有明显现象,故不能鉴别。故完全不正确; C中人体缺氟导致青少年会发生龋齿,故不完全正确;

D中酒精灯酒精洒出燃烧可用湿抹布盖灭,因为可隔绝氧气,家里煤气泄漏可采用关阀门、开窗通风,从而降低可燃气体的浓度,故完全正确。 故选:D。

2.水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是2:1 B.通过过滤可以使硬水变成软水 C.纯净水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

D.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解析:D 【解析】 【详解】

A、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1:8,故错误;

B、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减少水中钙、镁离子化合物的含量,不能使硬水软化,故错误;

C、水本身也是一种化学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正确; 故选D。

3.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A.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病 B.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腊肉

C.甲醛有防腐作用,但不能浸泡食材 D.煮沸是降低硬水硬度的方法之一 解析:B

【解析】A、加铁酱油中含有微量元素铁,可预防缺铁性贫血,不符合题意;B、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腊肉,符合题意;C、甲醛能够破坏人体中的蛋白质,对人体有害,不能浸泡食材,不符合题意;D、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煮沸能使钙、镁离子形成沉淀,析出,生活中最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硬度,不符合题意。故选B。

4.苏州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l9Hl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解析:B 【解析】

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错误;B、叶酸分子中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大于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故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正确;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

=228:19:98:96,错误;D、一个叶酸分子是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

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错误。故选B。

5.某实验室废水含有较多的盐酸,排放前应加入某种试剂将废水调至中性,下列试剂中最合适的是( ) A.AgNO3溶液 解析:B 【解析】

A、AgNO3溶液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后废水仍显酸性,不能将废水调至中性. B、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生成的氯化钠溶液显中性,能将废水调至中性. C、稀醋酸显酸性,加入稀醋酸后废水仍显酸性,不能将废水调至中性. D、KNO3溶液显中性,加入KNO3溶液后废水仍显酸性,不能将废水调至中性. 综上所分析:只有B选项符合要求. 故选B.

6.为探究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图I所示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装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搅拌。结合图II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对硝酸钾溶液变化的推断,合理的是

B.NaOH溶液

C.稀醋酸

D.KNO3溶液

①X为NaCl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②X为NaOH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③X为NH4NO3晶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④X为浓H2SO4,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A.①②③ 解析:B 【解析】

①NaCl固体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故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故正确;②NaOH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试管的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试管中无晶体析出,故错误;③NH4NO3晶体溶液水温度降低,故试管中有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正确;④浓H2SO4溶于水温度升高,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故选B。 7.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 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 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析:B 【解析】 【详解】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e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e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化学符号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中d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8.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

B.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 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解析:C 【解析】

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A、冰块是固态的水,混合以后还是只有水这一种物质,故A说法错误;

B、水的蒸发是指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B说法错误;

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故C正确;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故D解释错误。 故选C。

9.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3份试卷汇总)2018-2019学年广西省桂林市中考化学二模考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uzd03et8l97tl37kuug5o77k30e1i00qo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