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发区平台建设的调研报告
[摘要]一份关于开发区平台建设的调查报告显示,1 、经济开发区的基本情况。长春xx经济开发区是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成立于2003年6月。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财政收入、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和体制改革等工作正在高效协调运行。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1、开发区的集聚效应显著增强。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积累,xx经济开发区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坚实的基础。2、开发区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平台功能逐步形成。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质量建设的方针,以建设设施完善的现代化新城为目标,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3+0+开发区形成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开发区平台建设研究报告》根据区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区重点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结合“找差距、促发展、求振兴、加快宜兴工业现代山水新城宜居宜居建设”总体讨论活动的总体要求,开发区平台建设研究小组对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对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过程和区村一体化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功能定位、项目承担、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管理服务等方面认真查找了开发区的差距和不足,提出了促进开发区增强活力、和更好发挥平台作用的措施和方法。
以下是调查报告:1 、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长春XX经济开发区于2003年6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
开发区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是长春市确定的“双心、两翼、多组团”,是新长春、建设繁荣新长春总体规划的重点开发区,也是XX区“四组团”发展的重要组团之一。
长春位于长春半小时经济圈,是发展空间最大、人口密度最小、资源最丰富、生态环境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新兴工业城市。
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3年到2005年的初始阶段。经济发展良好,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初步形成了0.8平方公里的发展框架。2005年,共有16家企业落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 = 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 = 15亿元,财政收入600万元。第二阶段是从2006年到2008年的发展阶段。2006年和2007年,经济快速发展,有45家企业落户,工业总产值11 .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 .1亿元,财政收入4585万元,开发建设面积2.9平方公里。2007年后,进驻开发区的企业数量明显减少,开发区陷入了无企业、无空间建设、无资金开发的停滞状态。
第三阶段是从2009年到现在,关键阶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这为开发区新一轮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利用这一形势,开发区明确提出了“四园一平台”的目标。到2009年底,建筑面积已达到3平方公里,北方高工资科技园区、鹿特色工业园和中部清洁工业园初步形成。区内工业企业66家,总投资7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个,亿元以上项目21个,工业项目30个,基础设施项目6个,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
开发区已经进入快车道。目前,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财政收入、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和体制改革等工作正在高效协调运行,初步形成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1、开发区的集聚效应显著增强。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积累,XX经济开发区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坚实的基础。目前,开发区已引进合同项目35个,总投资75亿元,实际投资33亿元。已有13个项目建成投产,1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形成以生物医药+电子控制设备+鹿产品+食品加工和家具服装为主的产业结构。
2、开发区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平台功能逐步形成。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质量建设的方针,以建设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为目标,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该区域自建设以来,共投资2亿多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使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水、电、气、热道路等基础设施满足“七通一平”条件,基本能满足各种项目需求。
3、开发区形成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支撑力量明显增强。 经过几年的努力,开发区的外部影响力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社会关注度明显增强。
开发区经济增长明显加快,后劲逐步增强。
2009年,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1+75亿元,比2003年的4768万元增长5倍,年均增长73%。全国财政总收入达到1亿
元,比2003年的218万元增长6倍,年均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2亿元,六年累计投资63亿元,年均增长76%。5、该机制的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完成。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组织部和区人事局的支持下,经济开发区机制体系试验场已经全面启动。
开发区(双颖乡)结合自身实际,按照简化、高效、相对分离的原则,实施区乡一体化管理模式。按照职责明确、制度完善、服务快捷的原则,成立了“六局一办”的内部机构。它打破了人员身份的界限,实现了充分就业,并建立了一个有效和灵活的就业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干部能够给予,上升和下降、奖励和惩罚。我们实施了目标、绩效、制度化考核机制改革,制定并发布了23项管理制度。
通过改革,政府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区村合力明显增强。这为全面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开发区的差距和不足(1)定位不够准确。
目前,在整个区域的经济、城市发展战略中,特别是在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经济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和各种发展要素的聚集等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这影响了开发区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也影响了其作为XX工业经济发展核心领域和金融增长主要驱动力的作用。
(2)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土地储备不足,影响项目的长期布局和落地。由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由开发区自己承担的,虽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