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继续教育公共课《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2)》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CCACA 6—10:ABDCD 11—15:DBDDB 16—20:DAAAD
二、多选题
1.ABCD 2.BCD 3.ABCED 4.BCD 5.ABC 6.ABD 7.ACD 8.ABC 9.ABD 10.ABC 11.BCD 12.ACD 13.ABCD 14.AC 15.ABC
三、判断题
1.B 2.B 3.A 4.A 5.B 6.B 7.A 8.B 9.A 10.B
11.B 12.A 13.B 14.B 15.A 16.A 17.A 18.B 19.A 20.B
四、简答题
1、教育信息化的特点有哪些?
(1)教育资源数字化。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教育资源、教学设 备都趋向于数字化。如电子教案、电子书刊等。
(2)教学方式多样化。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产生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远程教育、网络互动等。
(3)教育理念现代化。教师不仅是课堂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 自主学习的引导者。通过多种方式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比如虚拟实验室、虚拟学社, 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以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等。
2、信息产业形成的内因是什么?
1.信息量的激增是信息产业兴起的基础 2.生产力的发展是信息产业形成的动力
3.社会成员对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促使信息产业的形成
3、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和内容是什么? 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
(1)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原则 (2)需求导向原则 (3)公平原则
(4)市场手段和政府手段互补原则 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 (1)信息资源的横向配置。信息资源的横向配置反映为部门、行业或地区之间的宏观布局,包括区域配置和行(产)配置。
(2)信息资源的纵向配置。信息资源的纵向配置是指只有符合资源增值的投资项目,才能吸引资源的流入。即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资源流动机制,以保证资源能够迅速地从低收益项目流向高收益项目、避免投资的恶性膨胀。
信息资源的横向与纵向配置是互为条件、互相影响的。
五、论述题
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1)有利于规范信息化管理 (2)优化配置信息资源 (3)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
(4)为制定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5)正确引导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