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年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9 5:32: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5页(共18页)

2016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3分.) 1.(3分)(2016?随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考点】声音的产生.

【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声现象. 【分析】解决此实验需要利用放大法进行分析,即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解答】解:发声的音叉振动较弱,不易观察,但可以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

发现小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就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放大法进行分析解答. 2.(3分)(2016?随州)如图,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曾飞经我国,它的能源全部来自太阳能,白天它爬升到9km高空充分吸收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部分储存起来.夜晚则半滑翔飞行,逐渐降低到1500m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和电能都是一次能源 B.太阳能和电能都是二次能源

C.白天的爬升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夜晚它从9km高空滑翔到1500m高度是对重力势能的充分利用 【考点】能源的分类;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机械能及其转化;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1)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如化石能源、太阳能;,二次能源必须消耗一次能源才能获得,如电能;

(2)爬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从9km高空滑翔到1500m的高度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解答】解:AB、太阳能属于一次能源,可以直接利用;电能属于二次能源,从其它能源转化而来.故AB都错误

C、白天爬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C错误;

第6页(共18页)

D、晚上从9km高空滑翔到1500m的高度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是重力势能的应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能量的转化和根据不同标准对能源的分类,属于基础题,容易解答 3.(3分)(2016?随州)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 )

A.6:00 B.5:45 C.6:15 D.6:30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图析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虚像、像物等大、像物等距、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可以利用12点与6点连线作对称轴读表针的对称图形几点的方法.

【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

分析可得:图中显示的时间6:15, 所以实际时间是5:45. 故选B. 【点评】本题需要牢记平面镜成像特点,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来分析实际问题,认真观察,注意技巧,解答此类题也可以把纸翻过来看. 4.(3分)(2016?随州)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

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 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 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 【考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 【解答】解:

AB、正常眼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清晰,就是根据晶状体自动调节的原理,故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所以图中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观察不同物体时的情况,故A错误,B正确;

C、看近处的物体,要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应该让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强,所以应该变厚,故C错误;

第7页(共18页)

D、对于正常眼,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的都是正常看就行,但对于近视眼,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通过眯眼的方式让晶状体在一定程度上变薄,有利于看清远处的物体,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熟练掌握远视眼的成因,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5.(3分)(2016?随州)如图(a)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里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牛奶温度变化图象 B.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 C.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 D.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 【考点】热传递.

【专题】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热传递的特点,知道水和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各部分的意义.

【解答】解:A、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最后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相同;而该过程是对凉牛奶加热,因此牛奶的温度应该逐渐升高,由图象可知,乙是牛奶温度变化的图象,故A错误;

B、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最后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相同.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故B正确;

CD、由图可以看出,水从高温降低的最后温度时温度变化量,比牛奶从低温升高的最后温度时温度变化量对应的温度坐标轴上的长度小,即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小,牛奶温度变化比水快.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热传递的条件、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6.(3分)(2016?随州)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甲液体的内能比乙的大 B.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 C.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D.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

【专题】信息给予题;定性思想;图析法;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①内能是物质内部所有分子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内能多少与物质种类、状态、温度等因素都有关系;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第8页(共18页)

2016年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va2129p0q52amx9ksxk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