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让法治同行,共创和谐社会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3:20: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让法治同行,共建和谐社会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会会长应松年说:“对我国而言,对法治精

神的追求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平与正义,也是融合了社会主义的特色与创建了和谐社会的因子。”由此可知,我们应让法治同行,共建和谐社会。

然则,何为法治?法治”一词很早就出现在古书中。《晏子春秋·谏上九》:“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淮南子·氾论训》:“知法治所由生,则应时而变;不知法治之源,虽循古终乱。”而今的法治自然与古有所不同。 法治包含两个部分,即形式意义的法治和实质意义的法治,是两者的统一体。形式意义的法治,强调“以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形式意义的法治应当体现法治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实质意义的法治也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运行机制予以实现,两者均不可或缺。 说到法治中的必要法律形式,美国法学家波登·海梦说:“法律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别的发明让人类学会驾驭自然,而法律的发明,则令人类学会如何驾驭自己。”由此可见,法律对人的约束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法治中所必须的。

法治不是一些固定的法律条文,它应该和我们一直同行,才能创建和谐社会。

在学习中,让法治同行,青年自持法在心,行之从法 。”法治意识,从小我们就该给孩子灌输,让他们心中有法,并身体行之。对于我们当今的大学生更是应该首当其冲,在学校我们应该多看法治类的书籍,关注时事,学会用法治的观点去看每个问题,切不可义气用事,误入歧途。今天的青年英杰,当成未来的法治栋梁。未来泱泱的法治中国,有赖今日昂昂的俊彩少年。青春法律人,当挥一腔热血,贮满怀豪情,养浩然正气,铸法治精魂,以青年人特有的朝气与锐劲,高奏一曲属于自己的“法治之歌”

在生活中,让法治同行,是亲民也是治民。我国曾强调了弘扬法治精神,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由此指出了要倡导亲民政治。现代的亲民政治是法治框架下的一种爱民、为民政治行为,其本质就是民主政治。,而为民、爱民、护民,是人民公仆的法定义务,也是法治精神的重要内容,绝非一种额外的个人行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等级制度和不法行为这时就需要法治去治理和约束。我国宪法第2 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进一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和执政者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人民政权的这种本质属性决定了亲民政治必须体现平等性。这是亲民政治的最大特征。有了平等这个社会更加和谐,不会充斥着那么多的“我把爸是李刚”等现象。

在工作中,让法治同行,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政府工作者应该积极维持法治社会,自觉维护法治世界,而不是滥用职权,也不是借权谋私。国家应该将我们党的政治领导的过程,纳入法制建设的框架之

内;政府应该严格依法行政,将政府的一切行政行为规范在法律的范围之内,使政府的各项活动制度化、法律化、公开化,让政务在阳光下践行。同时,我国相关机构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对策改变,以及法律条文的修改。各个乡村干部也应该积极调整自己管理政策。如我国有“天下第一村”称号的华西村,他们的带头人吴仁宝就是用法治村。在其教育提高时,他制定了一些行为规范和准则,制约了村民的一些陋习,给大家呈现出饱满清新的风貌。在他的管理模式得到肯定后,他还积极地践行中央各项指示,留法在心,跃然前行。

“法治坎坷千秋梦,青春气象万世情。”中国法治之路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几多沉疴顽症,积重难返。直到现今,我们的法治之路已经越走越好。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的把法治放在心中,行在事上,让其贯彻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最后我们必将创造出更加和谐的社会。

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133班袁紫君

联系方式18842647903

搜索更多关于: 让法治同行,共创和谐社会 的文档
让法治同行,共创和谐社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vas20tslo79ew90p2r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