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教学大纲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的专业理论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会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地质、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基础学科的知识,来认识和研究油气藏的形成机制及其分布规律,科学的预测一个区域的含油气远景,明确寻找油气的方向,为油气勘探奠定理论基础。
二、 课程基本要求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必须具备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渗流力学、普通地质学、岩石学、地史学、古生物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和辩证唯物主义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学完本课程之后,必须掌握油气藏的基本要素,各类油气藏的基本特点,掌握现代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基本理论和假说,掌握油气藏分布的基本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并能够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进行油气远景评价,正确指明有利的勘探方向。
《油矿地质学》教学大纲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油矿地质学又叫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是石油地质勘查专业主要专业课之一,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掌握钻井地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实验室分析、以及测试的资料来解决油气田地质结构、储层特征、油气水分布、油气储量及油气藏存在的压力和温度条件等。为油气田勘探、开发方案编制与调整,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二、 课程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陈之前,必须具备基础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油层物理、油矿地球物理测井等学科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各教学环节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 掌握钻井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2、 能对各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研究; 3、 能编绘和应用各种油气田地质图件; 4、 掌握油气储量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油气田勘探》教学大纲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油气地质勘探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察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既是一门方法技术课,又是一门综合性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主要任务是全面系统的阐述油气田勘探的步骤和方法,研究如何高水平、高效率的寻找和查明油气田。 二、 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在学生学习完石油地质学学、油矿地质学、石油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与沉积相、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测井等专业主干课程和其他主要相关学科之后开设。本课程从石油地质基本理论出发,着重介绍油气田勘探的工作程序、各勘探阶段的主要任务、解决的具体问题、采用的工作方法和步骤、盆地和构造研究。同时,介绍国内外油气田勘探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及油气资源评价的任务和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设置必要的习题课,并与同学的自学相结合。
《石油数学地质》教学大纲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数学地质是地质学与数学相互渗透和紧密结合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以数学为方法,以计算机为手段,对地质问题(包括地质理论问题及实际找矿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的实用性方法学,其最终目的是使地质学实现定量化研究。 二、 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定量研究和解决地质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电子计算机定量研究和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他应在修完专业基础课(如普通地质学、沉积岩石学等)、部分专业课(如石油地质学、油矿地质学、石油地球化学等)及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语言)、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
本课程安排有上机实习课,目的是学会实用数学地质软件包。
《石油地球化学》教学大纲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由生物学、化学和石油地质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边缘学科。它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石油地质及石油地球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在油气地质理论的基础上,应用化学原理和观点研究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替换的地球化学全过程和作用,介绍石油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及其在油气勘探实践中的应用。 二、 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在学生学习完化学基础、沉积岩与沉积相、石油地质学等主干课程和其他相关学科内容后开设。
本课程要求掌握石油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技能,具体内容包括生油气母质的来源、沉积有机质的演化及各阶段的产物、石油地球化学的分析方法简介以及石油地球化学的应用。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介绍的基础上,要求重点掌握石油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指标的使用以及在油气勘探中的具体应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