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一中高三(下)自测地理试卷(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50分,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近些年来我国某地区农村的民居建筑样式发生了变化:房屋越来越高;门窗越来越大,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后窗户;屋顶由平顶改建成坡顶。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区可能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珠江三角洲
(2)“房屋越来越高;门窗越来越大,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后窗户”反映了该地区( ) ①气候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
②居民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 ③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更加富裕 ④降水丰富,光照不足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3)“屋顶由平顶改建成坡顶”,与此相关的是( ) ①耕地面积越来越少 ②坡顶理美观
③粮食商品率越来越高 ④降水量越来越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B A C
【考点】
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解析】
近些年来我国某地区农村的民居建筑样式发生了变化:房屋越来越高;门窗越来越大,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后窗户;屋顶由平顶改建成坡顶。
由材料可知,该地原为平顶房,是为了减少对耕地资源的浪费,在屋顶晾晒庄稼,现在屋顶改为坡顶,是不需要在房顶晾晒农作物,收获以后直接出售,所以该地应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为华北平原地区。
由材料可知,该地原为平顶房,是为了减少对耕地资源的浪费,在屋顶晾晒庄稼,现在屋顶改为坡项,是不需要在房顶晾晒农作物,收获以后直接出售,所以该地应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解答】
A、由材料可知,该地为平顶房,是为了减少对耕地资源的浪费,在屋顶晾晒庄稼,现在屋顶改为坡顶,是不需要在房顶晾晒农作物,收获以后直接出售,所以该地应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东北平原地区,主要为上坡谷物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纬度高,气温低,房屋建筑以保暖为主,不会安装后窗,故A错误;
B、华北平原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过去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需要在房顶晾晒农作物,现在商品率越来越高,房顶逐渐变得坡度大,故B正确,符合题意;
C、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冬季西北季风强烈,不宜增加后窗,C错误;
试卷第1页,总18页
D、珠三角地区降水量大,原来和现在都以坡顶房为主,D错误。 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在短时间内是没有什么变化的,①错;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更加富裕,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②③对; 华北地区降水少,光照较强,④错。
“屋顶由平顶改建成坡顶”与耕地面积大小无关,①错; 坡顶较平顶更加美观,②对;
粮食商品率越来越高,不需要平顶晾晒粮食,③对;
降水量在某地区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且坡度大有利于排水,④错。
2. 我国按多年日平均气温≤5℃的日期超过90天作为集中供暖的基本依据,影响供暖实施的因素还有经济水平、资源状况、成本等。秦岭一淮河线是我国集中供暖的大致界线。近年来,有人提出将部分南方地区纳入供暖范围的建议,贵州六盘水市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率先实现了我国南方城市的集中供暖。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我国集中供暖的实际分界线( ) A.位于秦岭一淮河线以南 B.与秦岭一淮河线完全重合 C.位于秦岭一淮河线以北 D.与秦岭一淮河线交错分布
(2)长江中下游地区申请纳入供暖范围的主要理由是( ) A.太阳高度小,获太阳辐射少 B.晴天较多,大气逆辐射较弱 C.冬季风影响显著,气温较低 D.地形平坦,冷空气容易堆积
(3)六盘水市实现集中供暖的基础条件是( ) A.煤炭储量大,能源较丰富 B.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强 C.技术水平高,供暖成本低 D.经济发达,资金有保障
【答案】 D C A
【考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区域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解析】
我国北方地区由于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天气比较冷,需要集中供暖,提高室内温度。南方地区由于纬度低,冬季气温高,基本上不需要供暖。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1、纬度位置。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2、海陆分布。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3、地形地势。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贵州六盘水市是南方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率先实现了我国南方城市的集中供暖。 【解答】
根据题干可知,我国按多年日平均气温≤5℃的日期超过90天作为集中供暖的基本依据,
试卷第2页,总18页
秦岭一淮河线是我国集中供暖的大致界线,但由于影响供暖实施的因素还有经济水平、资源状况、成本等,所以我国实际集中供暖的分界线与该线有一定的差距,即存在交错分布的状态,故D正确,ABC错误。
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较低,故冬季太阳高度角相对北方而言应较大,故A选项错误;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网密布,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大,所以当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时,易在当地形成阴雨天气(冷锋降水),故冬季晴天较少,气温较低,故B选项错误; 影响我国各地冬季气温最主要的因素是冬季风的强弱,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冷空气的南下,故受冬季风频繁南下的影响,低温日期的持续时间也较长,故C选项符合题意;
地形平坦地区,冷空气移动速度也相对较快,并不容易形成堆积,故D选项错误。 A、集中供暖的实施,需要有大量的煤炭作为燃料,而六盘水地区有我国南方最大的煤矿分布,故符合题意;
B、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强与贵州地区冬季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并无关系(且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贵州冬季多阴雨 ),故错误;
C、技术水平只是集中供暖方案实施的有利条件而不是基础条件,故错;D、供暖成本及资金条件不是基础条件,故错;
3. “蚂蚁森林”继捐步种树(通过低碳行为在手机里养成一棵虚拟树后,蚂蚁金服会在选定区域种植一棵真树)后又推出了行走路线功能(用户实际行走步数模拟在虚拟线路上完成行走获得金币,帮助山区孩子修建球场)。读某同学在内蒙古阿拉善盟“蚂蚁森林一号线”线路截图。完成下(1)~(2)题。
(1)“蚂蚁森林”行走路线功能中完成虚拟线路模拟任务,主要用到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
A.GIS
B.RS
C.GPS
D.VR
(2)“蚂蚁森林”种植胡杨、樟子松等乔木所需能量是柠条、梭梭等灌木的十多倍,如此设置的原因可能是胡杨、樟子松等乔木( )
A.装点风景更美 B.生态价值更高 C.所需水量更大 【答案】 A C
【考点】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森林、湿地等的问题成因及开发利用 【解析】
试卷第3页,总18页
D.经济价值更大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本题考查植物的生态功能,植物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解答】
手机用户查询“真树”,即用户在手机上就可以看到树木的长势、高矮等外部特征,因此需要对树木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分析和显示,而地理信息系统恰好具备这样的功能,A正确;
遥感技术主要用于灾害的评估,B错;
全球定位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于定位和导航,C错; VR是虚拟现实技术,D错误。
与柠条、梭梭等灌木相比,胡杨、樟子松等乔木生长更加旺盛,叶片更茂盛,蒸腾作用更强,所需要消耗的水量更大,因此在“蚂蚁森林”种植胡杨、樟子松等乔木所需能量是柠条、梭梭等灌木的十多倍,需要“蚂蚁森林”参与者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让这些乔木生长,选项C符合题意。
在装点风景、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上,胡杨、樟子松等乔木与柠条、梭梭等灌木相差不大,排除A、B、D。
4. 2019年8月,亚马孙雨林遭受严重火灾,截至8月23日,在巴西境内着火点达4.1万余处,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整个亚马孙雨林烟雾浓重,远在千里之外的圣保罗甚至出现了白昼如夜的景象(如图)。完成(1)~(2)题。 (1)亚马孙雨林大火,可能引发当地( )
A.水资源短缺加剧 B.沙漠化加重 C.河流径流量减小 D.河流含沙量增大
(2)关于圣保罗白昼如夜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形成的 B.是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而形成的 C.会导致白天气温的上升 D.会增大气温日较差 【答案】 D
试卷第4页,总1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