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除法》说课
稿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第6单元中的《有余数的除法》。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进程几方面对本节课的是设计进行论述。
1、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在有余数除法的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
2.引导学生在视察、交换、操作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构成与发展的进程。
3.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肯定此目标得以具有以下3点:
1是基于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惟;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2是对教材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第6单元中“有余数除法”的内容。这节课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况后,再研究“分后还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大。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本课时,我侧重捉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这个知识点进行教学。为了让学生巩固这个知识点,在新知授完以后,让学生完成做1做的题目及练习册中的题目。
3是对学情的分析。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初步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除法竖式
进行学习,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从教材上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学过表内除法,比较习惯用乘法口诀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学生比较难理解。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讲,是有些困难的。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思考,我将本节课的重点肯定为:知道甚么是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算式的书写。教学难点肯定为:理解余数的含义和实际意义。
2、 教法 《课标》中指出,教师教学应当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部学生,重视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使学生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本节课我采取讲授法,引导视察法、直观操作法进行教学。
3、 学法 《课标》中指出,引导学生在视察、交换、操作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构成与发展的进程。本节课我将指点学生采取自主探索、视察发现、知识迁移等方法进行新知的探究。
4、 说教学进程 本节课分为4个教学环节。
第1个环节是温习引入,通过温习表内除法的意义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第2个环节是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在这1环节主要是通过谈话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感受“余数”然后在交换中肯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有余数的除法是1个新的知识点,在学生感受以后,直接出示算式,并引导学生读出算式。再指点学生说出算式个部份的名称。
第3个环节为巩固练习,新知应用。在练习的进程中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与理解。
第4个环节是课堂总结,理解升华。课堂总结是学生对知识
系统掌握的情况,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处理分1分的环节时,学生出现了多1个和少1个的两种说法,课前预设不够充分,处理得有点仓促。其实可以问学生分几份多1个,分几份少1个,多1个少1个都叫剩余,由此引出了余数。这样处理瓜熟蒂落,容易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