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规律】
钠、铝、铁、铜及其化合物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物质,特别是铝、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命题的重点将是钠及其化合物(特别是Na2O2、Na2CO3、NaHCO3)的性质、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Fe2+与Fe3+之间的转化关系、铜的冶炼及Cu(OH)2的性质等。估计以后高考试题将会在选择题中以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鉴别与分离等角度考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也会在非选择题中以金属元素的性质为载体,通过推断题、实验题,考查考生运用金属元素的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将成为2012年高考命题的新亮点。
【知识网络】 1. 专题知识网络
(1)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图:
(2)镁元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图如下:
(3)铝及其化合物网络图如下:
【考点突破】
考点一 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例1 A、B、C、D、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略去)
填写下列空白:
(1)若A为金属铝,B为氧化铁,写出反应A+B―→C+D的一种用途: 。
(2)若A、B、C、D都是化合物,其中A为H2O,B、C、D均含有氮元素,则B为 色气体。
(3)若A为金属单质,B、C、D都是化合物,A与B发生的反应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若A、B、C为化合物,D、X为单质,A、B、C中肯定含有X元素的是 。
解析 (1)若A为金属铝,B为氧化铁,则此反应为铝热反应,其用途有焊接钢轨等。
(2)若A为H2O,B、C、D均含有氮元素,则此反应是:H2O+3NO2===2HNO3+NO,NO2气体是红棕色的。
(3)若A为金属单质,B、C、D都是化合物,A与B发生的反应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可以推断此反应是金属铜和Fe3+的反应,离子方程式:Cu+2Fe3+===Cu2++2Fe2+。
(4)D和X化合生成B,所以B中一定有X;A和B反应生成C和D,D是单质,B中的X只能进入C;A中是否有X无法判断。
答案 (1)焊接钢轨(或其他合理答案) (2)红棕
(3) Cu+2Fe3+===Cu2++2Fe2+ (4) BC
考点二 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例2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A、B、C和甲、乙、丙、丁、戊五种化合物有如图所示的转换关系,甲是工业上制取A的主要原料。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乙: 。
(2)写出甲物质在工业上的任意两种主要用途 。
(3)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乙与过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③戊溶液与乙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