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言语)-试卷1
(总分:9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
1.去年,5岁的Tom在向妹妹解释他们的哥哥不待在家,会说“No he Coming”,但今年他改成了“He’s not Coming”。这说明今年Tom已经在哪一方面有所进展?( ) (分数:2.00) A.言语敏感性 B.语义 C.单词层面 D.句法 √ 解析:
2.言语材料最小的意义单位是( )。 (分数:2.00) A.语音 B.词 √ C.句子 D.语篇 解析:
3.言语运动中枢是( )。 (分数:2.00) A.布洛卡区 √ B.角回 C.杏仁核 D.威尔尼克区 解析:
4.言语听觉中枢是( )。 (分数:2.00) A.布洛卡区 B.角回 C.杏仁核 D.威尔尼克区 √ 解析:
5.言语视觉中枢是( )。 (分数:2.00) A.布洛卡区 B.角回 √ C.杏仁核 D.威尔尼克区 解析:
6.有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的病人,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这种失语症是由于( )病变引起的。 (分数:2.00) A.布洛卡区 √ B.角回 C.杏仁核 D.威尔尼克区 解析:
7.接收性失语症是由( )损伤引起的,这是一种言语失认症,病人说话时,语音与语法均正常,但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 (分数:2.00) A.布洛卡区 B.角回 C.杏仁核 D.威尔尼克区 √ 解析:
8.有些病人能说话,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言语,这是由于( )损伤引起的。 (分数:2.00) A.布洛卡区 B.角回 √ C.杏仁核 D.威尔尼克区 解析:
9.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言语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指的是( )。 (分数:2.00) A.言语理解 √ B.词汇理解 C.句子理解 D.语篇理解 解析:
10.言语理解的最高级水平是( )。 (分数:2.00) A.言语理解 B.词汇理解 C.句子理解 D.语篇理解 √ 解析:
11.演讲采用的言语形式主要是( )。 (分数:2.00) A.书面言语 B.内部言语 C.对话言语 D.独白言语 √ 解析:
12.某患者发音器官正常,但说话困难,出现“电报式”言语,其病变可能发生在( )。 (分数:2.00) A.威尔尼克区 B.布洛卡区 √ C.潘菲尔德区 D.角回 解析:
13.视觉性言语中枢受到损伤的病人( )。 (分数:2.00) A.不能写字、画画 B.听不懂别人说的话 C.说话发生了困难
D.理解字词的含义发生了困难 √
解析:
14.学习外语时,本国语的语音具有( )作用。 (分数:2.00) A.正迁移 B.负迁移 √ C.高原现象 D.反馈 解析:
15.语言文字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是( )的编码。 (分数:2.00) A.形象 B.抽象 C.视觉 D.听觉 √ 解析:
16.聊天、辩论、讨论等言语活动是( )。 (分数:2.00) A.独白言语 B.书面言语 C.内部言语 D.对话言语 √ 解析:
17.言语的听觉中枢位于( )。 (分数:2.00) A.威尔尼克区 B.角回 C.颞叶 √ D.布洛卡区 解析:
18.儿童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是( )。 (分数:2.00) A.婴儿期 B.幼儿期 √ C.童年期 D.青春期 解析:
19.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 )。 (分数:2.00) A.内部言语 √ B.外部言语 C.默读言语 D.背诵言语 解析:
20.安德森提出了语言产生的三阶段模型,下列哪个不属于三个阶段?( ) (分数:2.00) A.构造阶段 B.转化阶段 C.执行阶段 D.提取阶段 √
解析:
二、 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
21.言语分为哪几类?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言语包括: (1)外部言语。外部言语又包括口头言语(对话和独白言语)和书面言语。 (2)内部言语。) 解析:
22.简述书面言语的特点。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书面言语的特点: (1)随意性。书面言语是一种“随意性”的言语形式。书面言语在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它允许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在阅读别人写出的东西时,它允许反复阅读难懂的地方,直到弄懂为止。 (2)开展性。书面言语要求用精确的词句、正确的语法和严密的逻辑进行陈述,既要避免不达意,又要力戒“言过其实”和“空话连篇”。这是因为,在运用书面言语时,使用者远离了自己的交际对象,它不能直接得到来自读者的反馈,没有情境因素的帮助,因此,只有凭借结构手段向读者提供语境线索。书面言语是一种自我反馈的言语,它通过自己的批评,从而影响随后的言语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用开展的形式系统阐明自己的思想仍是十分必要的。 (3)计划性。书面言语和独白言语一样,也是一种计划性较强的言语形式。这种计划常常以腹稿、提纲等形式表现出来。由于这一特点,书面言语和独白一样,往往要有较长的酝酿时间。) 解析:
23.何谓语篇理解?影响语篇理解的因素有哪些?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语篇理解。语篇理解是言语理解的最高级水平,它是在理解字词、句子等基础上,运用推理、整合等方式揭示语篇意义的过程。 (2)影响语篇理解的因素: ①推理。推理可以在语篇已有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信息,或者在语篇的不同成分间建立联结,因此在语篇理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推理可以弥补语篇中未出现的信息,使人更完整地理解语篇的意义。 ②语境。语境能使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当前语篇的信息很好地整合起来,促进对语篇的理解。语境既包括文字形式,也包括图画等其他形式。有些语篇有了文字或图画作为语境的帮助,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③图式的作用。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也有人把图式看作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图式在语篇理解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言语材料的结构与故事图式相一致时,故事图式能提高理解言语的速度与质量,相反,当言语材料的结构与故事图式不一致时,人们对故事图式的预期会使理解的速度缓慢下来。) 解析:
24.言语的含义和功能是什么?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言语的含义。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而言语是语言这一交际工具的具体运用,包括说的行为和说的结果。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而语言又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存在的形式。 (2)言语的功能: ①言语的交际功能。是否具有言语能力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言语是人类独有的,动物不具有。言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要靠言语来维持。言语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同一的、共同的,言语没有阶级性。除言语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如文字、数学符号、公式等,而在人类使用的各种交际工具中,言语是最重要的。言语在人类的社会交往中发挥着交际功能。 ②言语的思维功能。言语是人类思维的符号系统。思维离不开言语,它是言语通向现实的桥梁,而言语则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孩子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话,在学话的过程中认识周围世界,发展思维能力,因而言语和思维从每个人的孩提起就如影随形,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说,言语是人类思维的重要工具。)
解析:
25.对话言语指的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定义。对话言语是指两个或几个人直接交流时的言语活动。对话言语是通过相互谈话、插话的形式进行的。一般认为,对话言语是一种最基本的言语形式,其他形式的口语和书面言语都是在对话言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对话言语的特点: ①对话言语是一种情境性言语。它与交谈双方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联系,因而是“前后呼应”的。 ②对话言语是一种简略的言语。在对话言语中,说话的双方往往只用简单的句子甚至个别单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③对话言语是对话双方的直接交流。对话言语是由对话双方互相支持的言语。参加对话的人既是听众,又是说话者。 ④对话言语常常是一种反应性言语。由于对话言语多数是由某种具体情境直接引起的,因而一般缺乏计划性,而且交谈的双方需要随时根据对方的谈话来调整自己的谈话,需要考虑谈话时的具体情境,不可能完全按预定计划进行,因而也是反应性的。) 解析:
26.独白言语指的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定义。独白言语是个人独白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它表现为报告、讲演、讲课等形式。 (2)独白言语的特点: ①独白言语是说话者独白进行的言语活动,独白言语的支持物是自己谈话的主题和自己所吐露的词句,因而不同于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也受听众的支持,但这种支持主要来自听众的表情和环境的气氛。 ②独白言语是一种开展的言语。为了系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独白言语具有开展的形式。独白言语是连贯的、论证性的,在用词造句方面要求严谨、符合语法。独白言语对语流的速度和发声也确要求。为了使听众正确地了解自己谈话的内容,说话者要注意语流恰当、发音清晰、语调具有变化,有时还要配合恰当的表情和手势,这样才能吸引听众。 ③独白言语是有准备、有计划进行的言语活动。由于独白言语对言语本身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而在言语过程中又较少受到交谈情景提供的非言语信息的影响,因此,事先的准备与计划对运用这种言语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解析:
27.影响言语感知的因素有哪些?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语音的类似性。由于音位具有区别性特征,因此正确感知这些特征是分辨不同音位的重要条件。两个音节共同包含的特征越多,被试就越容易混淆。 (2)语音强度。当语音强度为5分贝时,可觉察语音的存在,但不能分辨;强度增加,词的清晰度增高;当强度为20~30分贝时,清晰度为50%;当强度为40分贝时,清晰度达70%;当强度为70分贝时,清晰度达100%,强度超过130分贝时,则会引起不舒服,甚至产生压痛感觉。 (3)噪音掩蔽。噪音对语音的掩蔽依赖于信号、噪音的比率。当语音比掩蔽噪音的强度大100倍时,噪音对语音的可懂度没有影响;当语音与噪音强度相等时,可懂度为50%。日常生活中因语境的作用,当语音低于噪音强度时,人仍可听懂语音。 (4)语境。语境是指言语交际的环境。人们对言语的知觉常常受到语境的影响,存在“音位恢复效应”。 (5)句法、语义的作用。研究发现,语法、语义都正确的句子,可懂度达89%;语义不正确的句子,可懂度只达56%。可见,语义和句法的信息对提高言语的清晰度有重要的作用。) 解析:
三、 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
28.试述言语理解的三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言语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言语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言语接受者在头脑中想象言语所描述的情境,通过期待、推理的活动去解释言语的意义。言语理解依赖于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人们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意言语材料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