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学科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教师姓名 课标、考纲描述 教材内容生提供不同的生物材料,让学生使用高倍镜去观察,从中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分析 同时训练学生正确使用高倍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学生初中经过显微镜的考试,会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装片,但是不会使用高倍镜,学情分析 以及遗忘的差不多。琐碎的知识整理梳理,添加新的要求。 1、 学生通过显微镜理论学习能够动手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学习目标 2、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能够掌握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1、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重点 2、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难点 评价任务 导学过程 1、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1、学生当堂测验、限时练完成度正确率达85%以上, 2、对本章节或本周知识点能够在做题中熟练运用,并在单元检测中合格率80%以上。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及问题预设 导 观察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结构 1. 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1课时) 学生年级 高一 授课时间 课 时 9月 5日 1 用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是高中生物必做实验,而且贯穿整个高中阶段,所以对显微镜的使用要求严格,熟练,也是下一课时观察各种细胞的基础。 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使用过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细胞,本节应以此为基础,为学
根据图片认识并识记显微镜各个部位 1、 显微镜的成像 3、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及注意事项 4、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思 物象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5、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学生思考并讨论问6、放大倍数计算?放大倍数是指长或宽还是体积? 7、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如何?。 8、低倍镜下成像特点? 物像大、细胞数目少、视野暗。 9、物镜和目镜的判断方法? 物镜有螺纹,目镜无螺纹。 10、放大倍数的判断方法? 目镜:镜头长放大倍数小,镜头短放大倍数大。 物镜:镜头长放大倍数大,镜头短放大倍数小。 11、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 距离近放大倍数大,距离远放大倍数小。 题如: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镱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长或宽。
议 导学提纲深入学习部分,教师巡视课堂 针对导学提纲中的问题,学生分组展示。对不同班学生讨论 学生分组展示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知识归纳能力 展 级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在重点班展示时,让小组代表抽签分五个组分别展示,剩下的组进行质疑; 在点评完各组表现后,对全文进行总结,理解从生物圈学生听讲并记笔记 学生做题并纠错、改正 评 到细胞的关系,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点评并讲解随堂练习、限时练和作业。 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夯实双基,最终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堂测设计 见导学提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合格[ ] 不合格[ ]
组长(签字):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