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证据法学全部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18: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复习题

1.简述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1)真实发现原则 (2)证据裁判原则 (3)自由评价原则 2.简述书证的审查判断

(1)审查判断书证的制作过程 (2)审查判断书证的获取情况 (3)审查判断书证的内容与形式

(4)审查判断书证与案件事实有无联系 (5)审查判断书证本身所属的类型

3.简述非法证据中的非法所包括的主要情形

(1)不符合法定证据形式,即存在种类、签名登记、印章、顺序、手续等瑕疵 (2)不符合法定来源

(3)公安司法机关取证违法即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法定权限、程序或者采取法律禁止的手段或者违背公序良俗调取证据材料

(4)个人取证违法,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手段或者违背公序良俗调取、制作证据材料 4.简述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

(1)与被诉行政行为违法性和合理性有关的事实 (2)行政赔偿构成要件有关的事实 (3)被诉行政行为符合行政程序的事实 (4)规范性文件

5.简述对证人证言进行审查判断的方法 (1)证人证言的关联性 (2)审查证人的资格和品质

(3)审查判断证人与当事人之间的联系

(4)审查证人证言的来源及证人作证是否受到外界不良影响 (5)审查证人证言形成的具体情况 (6)审查证人证言的内容

(7)审查判断年幼证人的证言时应特别注意年幼证人的特点 6.简述自认的构成要件

(1)自认的主体只能是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 (2)自认必须发生在诉讼过程中

(3)自认的内容是承认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为真实 (4)自认可以采用明示或默示的方式进行 (5)自认不适用于有关身份关系案件的事实 7.简述当事人陈述的特点 (1)陈述主体的排他性 (2)陈述指向主体的唯一性 (3)陈述内容的双重性 (4)陈述过程的争辩性

(5)陈述时间的限定性和事后性 8.简述英美法系鉴定人制作的特点

1

(1)鉴定结论不作为独立的证据方式 (2)专家鉴定人一般由当事人选择传唤 (3)询问鉴定人作为一种证人作证的形式 9.简述自由心证制度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

(1)审查判断证据的权利在于法官

(2)法官必须根据自己的内心确信认定案情 意义

(1)推动了诉讼制度的民主化,引起了诉讼结构的变革 (2)使被告人获得辩护权,确定了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 (3)为法官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提供了可能性 10.简述证据裁判原则的内容 (1)据以作出裁判证据的资格

(2)关于需要运用证据证明的事实的范围 (3)关于运用证据进行证明的方式 11.简述证据保全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概念:证据保全,就是对于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主动依职权采取一定的措施先行加以固定和保护的诉讼行为 适用条件:(1)要保全的证据必须能够与办案的证明对象具有关联性 (2)要保全的证据必须有灭失或者难以取得的情形存在 12.简述证人证言的特征

(1)证人证言,是由知晓案件有关情况的自然人所作的陈述 (2)证人证言应当是对案件有关情况的客观陈述

(3)证人证言是证人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和反映,受人的主观影响较大 13.简述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1)有关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 (2)有关罪行轻重量刑情节的事实

(3)排除行为违法性,可罚性或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事实 (4)排除或减轻刑事责任的事实 (5)刑事诉讼程序事实

14.简述仅靠间接证据定案的规则

(1)客观性(2)关联性(3)充分性(4)协调性(5)完整性(6)排他性 15.简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内涵

(1)据以定案的每个证据都已查证属实 (2)每个证据必须和待证事实存在客观联系 (3)犯罪构成的各要件都有相印的证据证明

(4)所有证据总体上是以对案件事实得出确定无疑的结论,即排除其他一切可能性而得出唯一的结论

16.简述证据的基本特征

(1)证据的关联性(2)客观性(3)可采性(4)法律性 17.简述鉴定人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鉴定人是指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并接受他人的委托对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的自然人 特点:(1)鉴定人为自然人,而非法人或者组织

2

(2)鉴定人必须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3)鉴定人为诉讼参加人 18.简述证人的义务

(1)及时到场和出庭作证的义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据此知晓案件情况的人在接到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的作证通知后,都应当按通知的要求及时到场作证 (2)如实作证的义务

如实陈述的义务要求证人经司法机关合法通知到场后,对司法人员的询问事项,以及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询问事项,都应当如实回答,不能沉默或明确表示不回答,更不得作伪证。否则,即是违反如实作证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19.简述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则

(1)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原则

(2)调查收集证据与当事人举证相结合的原则 20.简述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倒置的理由

(1)证明人倒置是指在一定情形下将原来由原告负担的证明予以免除,而就该待证事实的反面事实转为被告负担证明责任

(2)理由主要有A举证的难易,一般来说由举证容易的一方承担证明责任B保护弱者,在相互冲突的权益中,往往选择保护弱者,由对方承担证明责任 21.简述行政诉讼中书证提供的规则

(1)在行政诉讼中,被告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书证应当由被告提供。

(2)原告和第三人为了支持自己的主张,有权提供书证

(3)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时,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取书证,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人民法院的要求提供

22.简述司法认知应当遵循的规则 (1)自动认知或接受申请 (2)告知当事人 (3)告诉或指示 (4)上级法院的认知 (5)知识界限的辨别 (6)裁判前的反驳

23.简述视听资料与书证的不同点

(1)视听资料以动态和直观的影像再现案件事实的发生,发展或消失过程及其背景,而书证则是以静态的文字符号或图像等所体现的内容来再现案件事实 (2)视听资料是以光电磁信号储存的,所以需要通过特定的仪器设备才能将影像讯号再现,而为人们感知或认知,而一般书证往往无须通过特定的仪器设备,仅用视觉感官就可知其所记载的内容

24.简述物证的特征

(1)以物质的存在方式证明案件事实 (2)物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从证据理论对证据的分类来看,物证在诉讼中一般为间接证据 (4)证据的证据意义通常并不十分明确 25.简述诉讼中自认与任诺的区别

(1)承认的对象不同:前者是对诉讼中事实主张的承认,后者是对实体意义上诉讼请求的

3

承认,二者的意思表示所指向的内容是不同的 (2)承认的主体不同:自认不仅可由被告作出也可由原告作出,只要一方当事人主张了(或提出了)对对方当事人不利的须付举证责任的事实,对对方当事人一般就可以表示承认而不加争执。这与作出承认方的当事人是原告或被告的诉讼地位无关,但任诺只能由处于被告地位的当事人向处于原告地位的当事人作出

(3)基于诉讼的原则不同:自认受证据法关于证据效力规定之调整,是根据诉讼辩论原则所产生的概念和规则,指双方当事人对特定的事实主张认识一致,不须法院行使审判权予以判断。对诉讼请求的承认,受诉讼法和实体法的双重调整,是当事人根据处分原则和权利自治原则所行使的处分行为,他表明双方当事人对诉讼请求没有争议,需要法院行使审判权加以确定

(4)承认的效果不同:诉讼中的自认在诉讼中能够产生免除事实主张者提供证据对此加以证明的举证责任的效果与之相伴随,自认对法院有拘束力,在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法院可以采纳他作为判决的依据。任诺同样能产生拘束法院的效力,只是与自认不同,任诺要求法院据此作出于承认者不利的败诉判决 26.简述证明的构成要件

(1)证明的主体是国家公诉机关和诉讼当事人 (2)证明的对象是诉讼中的争议事实

(3)证明过程与法庭审判时紧密联系的,解决的是在审判过程中由谁提出诉讼主张并加以证明的问题

(4)证明的动因受证明责任的影响或支配

(5)证据的属性不仅仅是一种抽象思维认识活动 27.简述证人的权利

(1)客观充分的提供证言的权利。执法机关应当保证证人能够充分客观的提供证明

(2)人身安全受到切实保障的权利。执法机关应当采取切实的措施保障证人不遭到打击报复

(3)对司法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侮辱其人身的行为提出控告的权利。 (4)知晓与其行使诉讼权利不履行诉讼义务的法律后果的有关情况的权利 (5)经济上得到补偿的权利 28.简述勘验笔录的内容 (1)现场文字记录 (2)现场绘图 (3)现场照片

29.简述实物证据的特点 (1)客观性较强

(2)被动型和依赖性较为明显 (3)证明范围比较狭窄 30.简述证明对象的特征

(1)客观性(2)法定刑(3)必要性(4)层次性(5)时效性(6)被动型 31.简述传来证据的应用规则

(1)尽可能收集和应用最接近于原始证据的传来证据 (2)必须查明传来证据的来源和出处 (3)传来证据必须与其他证据互相印证 32.简述鉴定结论的特点

(1)鉴定结论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4

搜索更多关于: 证据法学全部答案 的文档
证据法学全部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whe92culo0mq5e7e8j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