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测定氯化钙钾石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18.55g加水完全溶解得到K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的沉淀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2CO3与C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图中AB段表示的意义是 。 (3)18.55g氯化钙钾石样品中: ①CaCl2的质量是 ▲ g; ②KCl的质量是 ▲ g; ③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
(4)所用N 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最后一问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解题思路】由题意可知,氯化钙钾石溶于水后为K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向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只有CaCl2能与Na2CO3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由图像可知,生成的CaCO3沉淀的质量为10g,与CaCO3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为106g,所以利用上述化学方程式,根据CaCO3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溶液中CaCl2的质量、参加反应的Na2CO3的质量,进而求出所用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KCl的质量及氯化钙钾石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
(1) Na2CO3+CaCl2=CaCO3↓+2NaCl (2) CaCl2已完全反应,且Na2CO3溶液过量 (3) 11.1 7.45 21.0%
(1分) (1分) (3分)
(4) 解:设106gNa2CO3溶液中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分) 106 100 x 10g
106:100=x:10g (1分) x=10.6g
该所用Na2CO3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10.6g/106g×100%=10% (1分) 答:所用Na2CO3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
【点评】本题考查了盐溶液间的复分解反应、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
程式的综合计算,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判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分析图像中的信息,正确得出答案。本题难度较大。
(2018·四川广安)26、日本福岛3.12地震后,可用二氧化氯(ClO2)来作消毒剂。用氯酸钠(NaClO3)和盐酸反应可制得二氧化氯,反应方程式:2 NaClO3 + 4HCl = 2 ClO2↑+ Cl2↑ + 2X + 2 NaCl ,请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
A、HClO B、NaOH C、H2O D、HClO3
【解题思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变来判断:Na和Cl原子个数前后相等,可知X中不含Na和Cl,排除A、B、D选项,对比其它元素原子后可知2X中含有4个H和2个O,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H2O 。 【答案】 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提醒同学们注意处理时要看准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和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脚码。本题难度中等。
(2018·四川广安)3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甲 20 2
乙 m 待测
丙 20 32
丁 20 26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待测质量一定为4 g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解题思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可知20+m+20+20=2+待测+32+26,推出m=待测,待测物质量不一定是4g,故C错误;由变化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情况,推知甲参加反应质量为18g,生成丙的质量为12g,生成丁的质量为6g,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3:2: 1 ,A错误;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说明乙可以是催化剂也可以是杂质,B错误;选项D正确,甲为反应
物,丙和丁是生成物,“一变多”为分解反应。 【答案】 D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同学们尤其要关注的是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变化的是催化剂或者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质量增加的是反应中的生成物,质量减小的是反应中的反应物,不要被反应前物质的质量迷惑。本题难度较大。
(2018·山东济宁)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P+O2
点燃 P2O5
B.Fe2O3+3CO=2Fe+3CO2↑ C.Na2SO4+CuCl2=CuSO4↓+2NaCl D.2NaHCO3
△ Na2CO3+H2O+CO2↑
【解题思路】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逐一判断。A化学方程式未配平;B未注明反应条件,产物CO2不应加“↑”;C CuSO4不应加“↓”;D正确。 【答案】D
【点评】此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点,熟悉各种常见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应注意:(1)不要违背客观事实;(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3)正确使用“↑”、“↓”、“△”等符号,不能忽略反应条件;(4)配平后不要忘记把“—”改成“===”。试题难度中等。
(2018·山东济宁)2.(4分)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清洗仪器时,小颖发现变红的石蕊又变为无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颖还发现,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形成这一层白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用少量稀盐酸将它清洗干净,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因此变红的石蕊又变为无色。
(2)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一层白膜是石灰石中的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
的碳酸钙沉淀;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CaCl2,水和CO2。 【答案】(1)CO2+H2O=H2CO3 H2CO3=CO2↑+H2O
(2)Ca(OH)2+CO2=CaCO3↓+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
【点评】此题考查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现象。解决此题先要确定题目中所述的化学反应,然后要根据反应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常出现的错误:①化学式书写错误;②未配平;③未标注反应条件;④未正确使用“↑”、“↓”、“△”等符号。试题难度中等。
(2018山东临沂·15·1)15、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做催化剂,可以使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迅速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
【思路解析】该题属于根据所给信息写化学方程式的题,由题意可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另一生成物是CO2,然后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写出完整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意配平。 【答案】2CO+2NO催化剂 2CO2+N2
【点评】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做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所给的信息,并注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难度中等。
(2018泸州)43.有浓盐酸、氢氧化钠、石灰水三种物质的溶液长期存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物质是 石灰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因发生化学变化溶液质量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石灰水放于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使其变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液质量减少。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后产生碳酸钠,碳酸钠溶与水使溶液质量增加。
【点评】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钠,石灰水易与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使其变质。难度中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