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初一上期末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大题 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C )(3分)
A.怦怦(pēng) 攲斜(jī) 黄晕(yùn) 粗糙(cāo) ....B.栖息(qī) 菡萏(dàn) 脸颊(jiá) 聋哑(lǒng) ....C.着落(zhuó) 蜷伏(quán) 归泊(bó) 枯涸(hé) ....D.祷告(dǎo) 争执(zhì) 匿笑(nì) 霎时(shà)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3分) A.并蒂 疲倦不堪 自做主张 小心翼翼 B.清冽 洗耳恭听 自相矛盾 蛛丝马迹 C.急躁 鸦雀无声 翻来复去 截然不同 D.诀别 得意扬扬 混为一谈 不求甚解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C )(3分)
A.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B.对面山坡上,一个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C.是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大事。 D.第27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A.毕业了,初三(1)班的同学欢聚一堂,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
B.看着4岁半的小侄女模仿《甄嬛传》中人物的表演,全家人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C.假酒销售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市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这些团伙被彻底粉碎了。 ....D.围绕?科学与文学?的话题,杨振宁、范曾、莫言三位大师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给大家献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3分)
A、泰国文学家泰戈尔在《金色花》一文中,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直接赞誉了孩子的可爱和圣洁,也从侧面反映了母爱的光辉。
B、《荷叶 母亲》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她的诗集《繁星》《春水》主要歌颂了母爱、童真和自然。 C、贾平凹先生的散文《风雨》,全文没有?风??雨?二字,却通过侧面描写风雨中各种景物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风雨的魔力,让人读来称奇。
D、《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
1
书?。
6.根据例句中的一组句子,再仿写一个句子。(4分)
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撒,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友谊如 珍珠 , 我们共同穿缀 ,连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 7.综合性学习(11分)
2013年4月23日,是第18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宣传读书活动】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2)【调查读书现状】
读书现状调查表
调 学查 项 段 目 1.5小时 27.8% 1.2小时 35.8% 0.5小时 45.6%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2分) (3)【探讨读书方法】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4分)
①向校长提建议:校长你好,我们学校每周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吗?(2分) ②向同学提建议:同学,俗语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读书要有所选择,可以从自己有兴趣书籍入手。(2分) (4)【设计活动形式】
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会采取哪几种活动形式来开展?说出三种以上。(3分)
请作家作一场?走进名著?报告会、举办?读书演讲会?、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举行名著知识竞赛、?读书故事?大家讲、出?读书经验谈?专题墙报 二、诗歌默写及文言文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
2
(2)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3)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4)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5)《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7)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不亦说乎( ) (2)不逾矩( ) ..(3)思而不学则殆( ) (4)博学而笃志( )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阅读文中划线句,说说颜回的?贤?表现在哪里。(2分)安贫乐道
12、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你的启......发。(5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母亲的鞋架
夜深了,下了整整一天的秋雨还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楼外的玻璃窗,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母亲从我的记忆深处蹑手蹑脚地走出她的小房……
随着职务的提升,不仅工作忙碌,应酬也多了起来,我回家再无规律。妻子渐渐习惯了,我每每回家太晚,她抱怨几句便不再理睬我。一次深夜回家,看到母亲在她的房门口,显然是在等我。我带着责备地说她:?娘,不用惦记我。您这么大年纪了,该多休息。?母亲结巴着说:?娘知道,娘担心你……?
3
那以后,再没有看到母亲等在房门口。
母亲只有我这么一个儿子,因为父亲早亡,我结婚后,母亲便跟着我和妻子同住。只有小学文化的母亲,牵挂着我爱着我,却最大限度地给我飞翔的自由。
这一天,夜里回到家门口时,屋里传来了清脆的钟声---是大厅墙上老式挂钟报时的声音。抬手看看表,12点。?她们应该都睡了吧。?我想着,轻手轻脚地开门关门,脱鞋进房间……第二天吃早饭时,母亲突然对我说:?你昨天晚上怎么回来那么晚?都12点了吧?这样不好……?我一下愣住了,不知道母亲怎么会这么清楚。我边往母亲的碗里夹菜,一边敷衍着:?娘,我知道了。?以后,每次我回家晚了,第二天母亲总会大概地说出我回家的时间,但不再多说什么。我知道---母亲是在提醒我别回家太晚,提醒我不能对家过于疏淡。而我心头的疑问也越来越大:我每次晚归,母亲是怎么知道的呢?
母亲在她43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双眼失明,此后便一直生活在无光的世界。那晚,我又是临近12点才回到家中。因为酒喝的太多,我没有回房间睡觉,悄悄地去了阳台,想吹吹风,清醒一下。站了一会,大厅又传来报时的钟声,十二下,清脆而有节奏感,我开始踱回房间。刚到门口,我呆住了,在月光下,母亲正俯身在鞋架前,摸索着鞋架上的一双双鞋---她拿起一双放到鼻子前闻一闻,然后放回去,再拿起另一双……直到闻到我的鞋后,才放好鞋,直起身,转回她的房间。原来,母亲每天都是等待我的回来,为了不影响我和妻子,她总是凭借鞋架上有没有我的鞋来判断我是否回到家中,总是数着挂钟的钟声来确定时间。 而她判断我的鞋子的方法竟然是依靠鼻子闻。我的泪水悄然滑出眼眶。我已经习惯以事业忙碌为借口疏淡了对母亲的关心,但母亲却像从前一样时刻牵挂着我。一万个儿子的心能不能抵得上一位母亲的心呢?那以后,我努力拒绝一些应酬,总是尽量早回家。因为我知道,家中有母亲在牵挂着我。母亲是63岁时病逝的,她去世后,我依然保持着早回家的习惯。我总感觉,那清朗的月光是母亲留下的目光,每夜都在凝视着我。
又是深夜,下了整整一天的秋雨还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楼外的玻璃窗,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母亲从我的记忆深处蹑手蹑脚地走出她的小房,走到鞋架前,弯下腰来……
1.?我呆住了,在月光下,母亲正俯身在鞋架前,摸索着鞋架上的一双双鞋---她拿起一双放到鼻子前闻一闻,然后放回去,再拿起另一双……直到闻到我的鞋后,才放好鞋,直起身,转回她的房间。? ⑴请你从描写方法和内容上赏析上段语句。(3分)
运用动作描写,刻画了母亲仔细摸索鞋架上的鞋子并依靠鼻子闻的方法判断?我?是否回到家中的过程,体现了母亲对?我?的无微不至的关爱,给予?我?心灵的震撼。
⑵此时此刻,?我?感慨万分。请发挥合理想象,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3分) 写出?惊讶、感动、自责、报答母亲的心里感受过程即可。 2.分析文章开头、结尾语段的作用。(4分)
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②开头设臵悬念,引发兴趣;③环境描写,渲染气氛;④引出下文(故事的主人公);⑤末段怀念母亲,深化主题。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