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一、修编原因
1982年编制批准的白城市总体规划经过十几年的实施,基本得到落实。现阶段我国城市经济已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体转化,城市改革促使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白城市的城市面貌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市已升为地级市、城市规模、容量、产业、框架结构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依据城市规划法必须作重大变更,进行修编。
二、修编依据
1国家规划法。2国家有关的规划设计标准。3原白城市总体规划。4白城市各有关部门、单位提供的资料及群众的意见。5省政府、市政府关于白城市发展建设的有关文件。6国务院96年18号文件、(97)建规规字第8号文件。7吉林省关于在白城建设300万千瓦火电厂的有关文件。8中共白城市委实施建设开放发达新白城战略意见。9白城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第一部分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自然概况 1、地理位臵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嫩平原的西端,松辽平原的北部,科尔沁草原的东部。东经121°38′至124°4′33″,北纬44°02′至46°18′15″。北靠黑龙江省,南邻内蒙古自治区,东接松原市,西连内蒙古自治区,是三省区的接合部。
2、地形
市域范围多是平原地区,一般是东南低,西北部较高,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自然坡度1‰-2‰,地貌特征为微倾斜台地,海拔标高在150米左右。
3、气象
白城市市域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凉爽,温差大;冬季温长,干燥寒冷,95年平均温度6.3?,最高温度40.6?,最低气温-36.9?,年平均日照时数3035小时;年平均风速4.5米/秒,盛行风向西北风。
4、水文、地质
境内有洮儿河、嫩江两条主要江河;还有月亮泡、向海泡等大小数百处水泡;洮儿河发源于内蒙古大兴安岭,自西向东流长595公里,流域面积33100平方公里流经洮南市、镇赉县、大安市境内,横穿月亮泡,注入嫩江。
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均为浅水层,距地表为1.5—4米,水量充沛、水质好,基本流向由西北流向东南,地下水资源量为20.54亿方方米/年。
地质构造属新华夏构造体系,地处松辽平原沉降带与大兴安岭隆起带,市区广泛地是松散层覆盖,无基岩出露,属第三纪地层。
白城市位于松辽地震区西带,在基本区划裂度图上处于6—8度区。 二、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白城市现辖一个区,两个市,两个县。其中包括二十个街道办事处,三十个镇,七十个乡。全市98年末总人口1954915人,全市总面积25767平方公里。少数民族有蒙古、满、回、朝等民族。
公元960年宋、辽、金代在白城设泰洲府管辖白城、洮南、通榆、镇赉和大安部分地区,光绪三十年白城设靖安县1945年建立人民政府,1954年白城市划归吉林省,同年设专署。1993年8月撤地设市。现辖洮北区、洮南市、大
1
安市、镇赉、和通榆县。
三、市域城镇体系现状分析 1 等级类别分析
现状建制镇统计表(不包括城市)
市、县名称 洮北区 洮南区 大安市 镇赉县 通榆县 合计 建制镇 青山、平安镇、林海、岭下、洮儿河 万宝、黑水、瓦房、安定、那金 安广、舍力、两家、月亮泡、新平安 镇赉、坦途、东屏、五棵树、大屯、套保、沿江 开通、瞻榆、鸿兴、兴隆山、边昭、新华、四井子、双岗 数量 5 5 5 7 8 30 市、建制镇规模等级现状表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规模(万人) 大于20 大于10 5-10 2-5 城镇名称及规模(万人) 洮北区(25.9) 洮南市(11.70) 大安市(10.18) 开通镇(6.15) 镇赉镇(5.35) 安广镇(2.51) 洮河(2.13) 五棵树(2.0)兴隆山(2.40) 新华(2.19) 万宝(2.14)大屯(2.1) 1.岭下镇 2.瞻榆镇 3.黑水镇4.安定镇 5.瓦房镇 6.纳金镇7.林海镇 五级 2万以下 8.平安镇 9.边昭镇10.鸿兴镇 11.青山镇12.东平镇13.坦途镇 14.套宝镇 15.新平安镇16.月亮泡17.两家镇 18.舍力镇19.双岗镇 20.四井子镇 21.沿江镇 合 计 33 21 数量 1 2 2 7 白城市城镇本系发展与布局受历史、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国家的建设方针政策影响,现已初步形成了以行政地域区划为主的结构网络体系,大小城市、城镇三十三个,分别以白城市为中心,以洮南市、大安市、镇赉县城、通榆县城为次中心形成网络,但是整个市域小城镇占多数,缺乏具有市际经济影响力的大城市,20万人城市只有一个,10万人口以上小城市二个;5万人以上城镇仅有二个,3万人以下建制镇28个,占总城镇数的84%,造成城镇体系级配不合理,而且大部分城镇是内向型,相互协作,横向联系较差,主要是以纵向行政管理体制联系为主,各域镇间交通、信息联系不便,影响现代化工业、生产、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九个建制镇,有一定地域行政职能外,基本上为农、牧产品加工型城镇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多数城镇经济水平低,辐射能力差,城镇等级少,层次简单,各城镇的职能不强,对周围农村的经济作用强度薄弱,城市化水平较低,最高的是洮北区为56.66%,最低的是通榆县为29.41%,地区分布不够均衡。从经济收入比较,洮北区人均国民收入为1947元,而通榆县人均国民收入为980元。
四、城市人口分布现状
1995年白城市总人口为195.49万,约占全省总人口8%,其中非农业人口76.9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39.34%人口
2
自然增长率为6.42%,全市域人口密度低,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是洮北区237人/平方公里;密度低的是通榆县39人/平方公里。 人口 市 指标 县 洮北区 洮南市 大安市 通榆县城 镇赉县城 合 计 各市县、人口现状分布表 自然增 非 农 业 占总人口 长率 人口 (%) (%) 259695 153701 151255 98370 106038 769059 56.7 35.9 36.2 29.4 33.5 39.3 7.04 4.49 8.87 5.50 5.92 总人口 458313 427872 417565 334410 316755 1954915 占总人口 (%) 23.4 21.9 21.4 17.1 16.2 100 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237 84 85 39 59 76 五、市域发展趋势分析 1中心城市结构的确立
长期以为,白城地区城镇发展是在松散的多元化结构中惯性发展,中心城市基础经济实力不足,辐射能力差,带动不了市域城镇的发展。洮南市和洮北区相距30公里,洮南工业基础比较雄厚,加强两市的信息交通,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必然会迅速加大中心城市的核心力量,加强了对外的辐射能力,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成为吉林省西部的一座很有潜力的中等城市。
2中心城市结构的分析预测
未来白城市中心城结构的规模,取决于白城市电力工业的开发,这是振兴白城市一大优势,陶家大型电力工业上马,未来的白城市结构布局应是沿着洮南至白城的铁路干线一侧形成带型的组团结构布局,这一模式是由现状的城市布局和未来发展的城市职能分区确定的。具体是:
第一组团:洮北区是中心城市的行政、 文化、 金融商业中心。 第二组团:吸引外资建设陶家电力工业开发区。 第三组团:洮南以毛纺为重点的综合工业区。
三个组团之间将有快速城市干道和铁路联系。三个组团之间设臵大型的城市绿化隔离带相分割。 3生产力布局西移
由于白城市新的行政区划范围的确定,主要城镇位臵偏东,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缓慢,城镇密度较稀制约市域经济平衡发展。从市域现状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万宝煤矿资源的开发,向海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利用和开发,以及未来电力工业发展与霍林河煤矿的联系。对西北和西南的城镇发展十分有利;西部次中心城镇的职能,将得到强化(详见轴线规划布局)。
六、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战略
1白城市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战略是:强化中心城市的职能作用,带动一批新的城市、小城市和县城的发展,增强对外的辐射能力,形成沿铁路和公路干线向外辐射发展的城镇网络体系,以东部辐射带动西部,逐步形成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密切协作、均衡发展的城镇体系。
2城镇经济发展战略
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以农业为基础,以科技兴城,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电力工业,发展外向型产业。形成以中心带轴线,促分区的发展模式,依次点、线、面综合开发。
3
3战略目标
第一阶段:2000年,给优惠政策,吸引资金,重点发展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两大轴线上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阶段:2010年利用中心城市的吸引和辐射作用带动市域城镇现代化产业的发展。
1994全市国民总收入28亿,人均国民收入1474元,规划到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亿,平均每年增长13.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30元,后十年为大力发展阶段,平均每年增长10.8%,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000元,2010年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550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500元。全市达到小康水平。
七、城市化水平预测
白城市,城镇化处于全省较低水平,属于不成熟发展阶段,1995年末非农业人口为76.91万人,占总人口的39.3%,农业人口118.6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47.5万人,每个农村人平均负担耕地为0.44公顷,处于全省最高水平。
近十年来,我市经济由稳定发展到改革开放,经历了不同时期波动发展变化,我们采用83年到83年10年间城镇人口变化的平均值为基数推算城镇人口的发展是符合实际规律的。
1综合平衡法:
吉林省从80年到90年10年间人口平均每年增长约在2.06%左右,白城市从85年到95年10年间城镇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为8.5‰、机械增长率分析采用12‰,机械增长率略高的原因,主要考虑下个世纪城市产业发展,特别是电力工业开发所至。则到2010年白城市城镇人口为:102万,经分析比较农业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5‰,计2010年全市为:138万人。
全市总人口数将达到240万人。 城市化水平预测42%。 2剩余劳动力转让法推算
按实际平原地区农业人口可能担负耕地平均0.4公顷左右,白城市93年末实有耕地面积52.78万公顷,(1993年末比年初新增耕地1万亩),根据发展趋势分析每年扣除基建占地,还田等各种因素,开发耕地尚有一定潜力,为使耕地和人口相对平衡发展,到2010年按预测55万公顷耕地计算,农业人口需要138万人左右,城市化水平预测为42%。
八、城镇发展规模预测
白城市现有10万人以上小城市3个,5万人口以上县城2个,2-3万以上建镇7个,二万以下建制镇21个。 结合白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结合城镇现状和发展条件,为振兴白城市经济发展,预测到2010年城镇的数量为中心城市1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4个,建制镇发展到50个。
为了加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度,洮北区成为一个中心城市,预测2010年随着电力工业的开发将发展到40万人左右城市;洮南将发展成为以发展轻工业为主的中等城市,人口规模20万;大安市现状12万人口,由于地处良好的铁路、公路、水运交通优越条件,2010年人口将发展到18万人左右的中等城市;万宝镇的产业优势和安广镇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成为次级中心职能城市。市域分区将形成镇赉、 通榆、洮南、 大安四个行政经济分区,镇赉县城、通榆县城、安广镇、万宝镇将成为四个县级中心小城市,发展规模4-10万人口左右。原有建制镇26个(大赉乡划归大安市区);规划新增建制镇24个,规划期末,建制镇总数达到50个,规划新的建制镇的增加主要考虑了轴线发展的预测和区域城镇网络的布局,以及城镇现状发展的可能性,实际上有些乡镇由于具有某种优势,比如交通、旅游风光;农贸产品集散、矿藏开发等,发展迅速,已具备中心镇的辐射能力。(详见附表)
城市现状城镇发展规模预测表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