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者:程海先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3年第07期
摘 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自身成长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关键。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对学生付出爱心、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等方面论述了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措施。 关键词:师生关系;观念;爱心;气氛;构建
所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指教育主客体之间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融洽相处的一种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关系到教师自身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关系到能否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甚至师生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的好坏。那么,教师如何在当前这种历史背景下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一、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正视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儒家思想中,教师被塑造成楷模,“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种思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作用进而创造精神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从过去师尊生卑的观念转化为师生平等的观念,放下架子,以亦师亦友的面貌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多和学生亲近和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存在差异的现实,不能用单一的学习成绩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好与差,要正视和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人格、个性,从而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要多关心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对学生一定要有爱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对学生有爱心、耐心和关心。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去了,这种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隔代抚养的孩子缺乏父母亲的爱和关心,再加上很多孩子还是独生子女,在他们的成长的过程中很孤独,且正处于青春期,内心充满了叛逆。因此,在学校里面他们渴望得到同学的友谊和老师的关爱,并希望能和集体融合,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因此,作为教师,应注意:(1)善于和学生沟通,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2)要尊重学生,特别是在经济上贫困的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并且注意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3)对于学习和思想上有问题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有耐心进行教育,多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逐渐帮助他们克服思想和行为上的不足,绝不能放弃他们,让他们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三、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