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地理测试题2(附参考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12:08: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廊坊第十五中学高二地理导学案精案 姓名: 班级: 主备人:蔡胜 辅备人:于宝艳 使用时间:2016年1月 日 教师评价:

高二地理期末冲刺试题(中国地理Ⅱ)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读我国某山降水量随高度变化图,回答1-3题

1.该山名称和山麓所处自然带最可能属于( )

A.燕山山脉、森林一草原带 B.秦岭山脉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南岭山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天山山脉、温带荒漠带

2.关于该山年降水量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300mm降水量线在南坡分布的高度小于北坡

B.降水量最高值出现在大约海拔3800m的高山上

C.降水量最高值出现在大约海拔1700m的高山上 D.该山山顶没有降水 3.下列有关该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山雪线高度北坡高于南坡 B.该山湿润的水汽来自太平洋和北冰洋 C.该山是我国著名的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D.该山北坡2000m处降水高达500mm以上,被称为世界干旱地区的“湿岛” 读我国某两个区域分布图,回答4-5题。

4.图甲和图乙中,四地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关于图中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③河流属于同一个水系,④河流属于另外一个水系

B.②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 C.④河流丰水期时,南方收获甘蔗 D.③河流有凌汛现象

读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较高,气候严寒,不利于玉米等喜温作物生长

B.气候寒冷,冻土深厚,不利于农作物春播

C.光热条件优越,大部分地区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冬季厚厚的积雪,到第二年春季融化,保证了春播农作物的需要 7.乙地的农业生产主要发展

A.水田种植 B.旱地耕作业 C.草原畜牧业 D.山地畜牧业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8~10题:

8.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劳动力丰富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9.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荒漠,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读“我国南、北方粮食、水资源、森林资源、人口分布对照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a表示人口,b表示水资源

B、北方的人均森林资源不到南方的一半 C、北方的人均水资源是南方的一半 D、粮食总产量南方多于北方

12.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森林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区( )

A.光照差异大 B. 人口数量差异大 C. 水热差异大 D.降水差异大 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图示经纬线附近为我国重要山脉。读下图完成13~14题。

高二地理期末冲刺试题(中国地理Ⅱ) 考前两周就是冲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第 1 页 共 6 页

廊坊第十五中学高二地理导学案精案 姓名: 班级: 主备人:蔡胜 辅备人:于宝艳 使用时间:2016年1月 日 教师评价:

20.为了庆祝香港回归十六周年,某中学的黑板报开设了一个“是真是假”栏目。其中反映香港真实状况的是

①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 ②是国际贸易中心 ③香港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和航运中心 ④香港人多地少 ⑤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21.下列等值线图能正确反映台湾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和某月气温分布情况的分别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读下图我国某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22~23题。

22.与珠江三角洲相比,该地农业生产的 不利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源不足 D.土壤肥沃

23.该区域聚落空间分布具有的显著特点是 A.沿太阳辐射强地段分布 B.沿自然资源丰富区分布 C.沿河流、绿洲与山麓分布 D、没有什么特点

青海省有“三面孔”之称,是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缩影,柴达木盆地有黄、白、黑三原色。读青海三大自然区图(左图)和青海省某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4-25题。

13.图中的①~ ④所代表的山脉依次是

A.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B.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C.昆仑山、天山、阴山、秦岭 D.天山、冈底斯山、阴山、南岭 14.对图中⑤~ ⑧所代表的山脉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⑤山脉所在地区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B.⑥山脉是我国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之一 C.⑦山脉两侧的气候类型不一样 D.⑧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之一

读左图,结合材料回答15-17题。

材料: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到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流量锐减,现已断流320 km,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 15.造成河流断流的原因是 ( )

①塔里木河上游大规模开垦,农业灌溉及生活用水大增;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移,降水量减少;③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④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北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6.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可能引发的变化有( )

A.不再存在生态系统 B.地下水位上升 C.沙漠面积扩大 D.该水库防洪能力丧失 17.该流域合理整治的措施有 ( )

①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 ②加快开荒,种植粮棉;③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④开 采地下水,保护地表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读“沿我国某山地南北向剖面及1月平均气温变化”图,完成18-19题。

18.该山地最可能属于

A.阴山 B.秦岭 C.天山 D.南岭 19.该山南部属于下列哪个地形区

A.两广丘陵 B.浙闽丘陵 C.河套平原 D.汉水谷地

“一国两制”促成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也势必会加快宝岛台湾回归大陆的步伐。据此完成20-21题。

24.关于青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

高二地理期末冲刺试题(中国地理Ⅱ) 考前两周就是冲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第 2 页 共 6 页

廊坊第十五中学高二地理导学案精案 姓名: 班级: 主备人:蔡胜 辅备人:于宝艳 使用时间:2016年1月 日 教师评价: A.对青海“三面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山脉是唐古拉山 B.青藏高原有万山之宗、万水之源的称号,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C.柴达木盆地三原色中的白色是指盐和钾肥,黑色是指石油,黄色是指该地区的黄土地 D.湟水谷地是该地区的重要农业区,主导因素是光照充足 25.有关右图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持续增加是导致草场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B.人均草场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C.草甸草原区可持续发展方向是实施轮流打草、轮牧,提高草场载畜量 D.荒漠草原区耕地面积最小

下面为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图,完成26-27题。

C.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D.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

下表为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地点 年降水量(mm) ① 15.6 ② ③ ④ 466.6 777.4 205.4 23.5 23.9 23.6 一月平均气温(℃) -8.5 -6.6 -1.2 -0.9 七月平均气温(℃) 27.4 30.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31.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32.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④农作物以水稻和青稞为主 读下图,回答33-34题。

33.图中,B所在地区的农业自然景观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土壤 C.水源 D.经济发展水平 34.有关河流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①水能非常丰富,其河谷地区是该区域主要的农业区 B.河流②水量丰富,流量平稳,因此航运价值较大

C.两条河都是外流河,沿岸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工业发达 D.降水是两条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流域内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35-37题。

26.关于各省区的工业,正确的是

A.甲资源密集型工业占重要地位 B.乙以外向型工业为主 C.丙高科技工业在我国地位突出 D.丁重工业比重大于轻工业

27.自然灾害在我国各省区都比较严重,但有差异。对各省区的自然灾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冬春季多大风沙尘危害 B.乙冬半年主要河流有凌汛 C.丙农作物受冻害威胁大 D.丁夏秋季常有台风登陆

读中国四个省(市)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比较表,完成28-29题。

28.与表中甲、乙、丙对应的省(市)分别是

A.江苏、山东、广东 B.北京、吉林、江苏 C.吉林、江苏、山东 D.广东、北京、吉林

29.与全国相比,丁地区的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较快 B.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

高二地理期末冲刺试题(中国地理Ⅱ) 考前两周就是冲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第 3 页 共 6 页

廊坊第十五中学高二地理导学案精案 姓名: 班级: 主备人:蔡胜 辅备人:于宝艳 使用时间:2016年1月 日 教师评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0.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读下图台湾省水系图,台湾岛上的河流具有短小流急、水力丰富的特点,与这一特点无关的是

A.岛屿面积狭小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降水丰富 D.森林覆盖率高 41.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材料一:贵广高速铁路北起贵阳,南至广州,于2014年12月26日正式通车。高铁沿线地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

材料二:漫画:贵广高速铁路图

材料三:贵州省黔南州在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水果的基础上,通过良种繁育、节水灌溉等技术,大力发展优质无公害特色果蔬品种。产品在供给本省同时,进入广东、广西、港澳及东南亚市场,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外销果蔬生产基地。 (1)说出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4分)

(2)为克服喀斯特地貌带来的不利影响,可采取 ▲ 和 ▲ 等工程措施。(4分)

(3)说明黔南州发展商品化外销果蔬生产的区位优势。(8分)

35.图中四条曲线中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36.下列地区中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7.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线工程从杭州取水,沿京杭大运河输水到北京

B.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完工后,长江水的大部分都将调往北方地区 C.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水位较高可自流输水

D.西线调水路线最短,工程量最小,是最经济有效的调水方案

读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 完成38-39题。

38.据上述图表,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39.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开垦历史悠久 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高二地理期末冲刺试题(中国地理Ⅱ) 考前两周就是冲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第 4 页 共 6 页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地理测试题2(附参考答案) 的文档
中国地理测试题2(附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wso00rpir9pugm7q9y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