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及一般形式:ax?bx?c?0(a?0) 如何将一个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答: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降幂排列. 2.解法:⑴直接开方法
(2)配方法(注意步骤和推导求根公式)
(3)公式法:x1,22?b?b2?4ac2?(b?4ac?0)
2a(4)因式分解法(特征:左边=0)
说明:用配方法和公式法,都要先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才行。对于不规则的方程首先要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3.根的判别式:??b?4ac
2当??b?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反之亦然. 2当??b?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反之亦然. 2当??b?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没有的实数根. 反之亦然.
22224.根与系数顶的关系:x1?x2??bc,x1?x2? aa2逆定理:若x1?x2?m,x1?x2?n,则以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mx?n?0。 5.常用等式:x1?x2?(x1?x2)?2x1x2 (x1?x2)?(x1?x2)?4x1x2
五、分式方程
1.分式方程
⑴定义: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如:
22222121?? 2xx?32
⑵基本思想: 分式方程 去分母 整式方程
如何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答: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降幂排列.
⑶基本解法:①去分母法②换元法(如,
3x?62x?2??7) x?1x?2⑷ 验根:将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公分母,若分母不为0则是原方程的根,否则,是原方程的增根。
(5)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降幂排列→求出未知数的值→检验 六、无理方程
⑴定义
乘方 ⑵基本思想: 无理方程 有理方程
第 6 页 共 48 页
⑶基本解法:①乘方法(注意技巧!!)②换元法(例,2x2?9?17?x2)⑷验根及方法 七、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解法
1. 定义:a>b、a<b、a≥b、a≤b、a≠b。
2. 一元一次不等式:ax>b、ax<b、ax≥b、ax≤b、ax≠b(a≠0)。 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4. 不等式的性质:⑴a>b←→a+c>b+c
⑵a>b←→ac>bc(c>0) ⑶a>b←→ac ⑷(传递性)a>b,b>c→a>c ⑸a>b,c>d→a+c>b+d.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x?3(x?2)?4??例题:不等式组?1?2x ?1?x??4解:解不等式(1)得 x解不等式(2)得 x< ?1 3 23 2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1?x< 7.应用举例(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问题) (1)题目中含有明显的特征词“不少于、不超过、不大于、小于、大于等”; (2)“不空也不满”问题; (3)哪个旅行社更优惠问题; (4)方案问题。 2 例题:(1)一个长方形足球场的长为xcm,宽为70m,如果它的周长大于350m ,面积小于7560m,求x的取值范围,并判断这个球场是否可以用作国际足球比赛. ?2(70?x)?70解:依题意得 ? 70x?7560?(2)一群女生住若干间宿舍,每间住4人,剩19人无房间住,每间住6人,有一间宿舍住不满, 可能 有多少间宿舍,多少名学生? 解:设有x间宿舍,依题意得 0?4x?19?6(x?1)?6 解得, 9.5 (3)在一次竞赛中有25道题,每道题目答对得4分,不答或答错倒扣2分,如果要求在本次竞赛中的得分不小于60分,至少要答对多少道题目? 解:设至少要答对x道题目,依题意得 4x-2(25-x)?60 (4)某单位计划在新年期间组织员工到某地旅游,参加旅游人数估计人数在10~25人,甲乙两家旅行社的 第 7 页 共 48 页 服务质量相同,且报价都是每人200元,经过协商,甲旅行社表示可给每位旅客七五折优惠;乙旅客可免去一位旅客的费用,其余八折优惠,该单位应该选择哪一家旅行社支付的旅游费用最少? 第 8 页 共 48 页 (5)某货场有甲种货物1530吨,乙种货物1150吨,安排用一列货车将这批催我全部运往外地,这列货车可挂A、B两种规格不同的货厢50,已知一节A型货厢的运费为0.5万元,一节B型货厢的运费为0.8万元。(1)设运输这批货物的总运费为y(万元),挂A型货车x节,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甲种货物35吨和乙种货物15吨可装满一节A型货厢;甲种货物25吨和乙种货物35吨可装满一节B型货厢,按此要求安排A、B两种货厢的节数,有哪几种运输方案,请你设计出来。(3)你认为哪种方案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 八、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㈠概述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中学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具体步骤是: ⑴审题。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问题给出和涉及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⑵设元(未知数)。①直接未知数②间接未知数(往往二者兼用)。一般来说,未知数越多,方程越易列,但越难解。 ⑶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 ⑷寻找相等关系(有的由题目给出,有的由该问题所涉及的等量关系给出),列方程。一般地,未知数个数与方程个数是相同的。 ⑸解方程及检验。 ⑹答案。 综上所述,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实质是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设元、列方程),在由数学问题的解决而导致实际问题的解决(列方程、写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列方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列方程是解应用题的关键。 ㈡常用的相等关系 1. 行程问题(匀速运动) 基本关系:s=vt C A B ⑴相遇问题(同时出发): 相遇处 ←乙 甲→ s甲+s乙=sAB;t甲?t乙 ⑵追及问题(同时出发): A 甲→ (甲)→ A 乙→ B 乙→ (相遇处) B (相遇处) C s甲?sAC?s乙;t甲(AB)?t乙(CB) 若甲出发t小时后,乙才出发, 而后在B处追上甲,则 s甲?s乙;t甲?t?t乙 ⑶水中航行:v顺?船速?水速;v逆?船速?水速 2. 配料问题:溶质=溶液×浓度 溶液=溶质+溶剂 n?13.增长率问题:分析方法:逐年逐月的分析方法.an?a1(1?r) 4.工程问题:基本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常把工作量看着单位“1”)。 5.几何问题:常用勾股定理,几何体的面积、体积公式,相似形及有关比例性质等。 第 9 页 共 48 页 ㈢注意语言与解析式的互化 如,“多”、“少”、“增加了”、“增加为(到)”、“同时”、“扩大为(到)”、“扩大了”、…… 又如,一个三位数,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个位数字为c,则这个三位数为:100a+10b+c,而不是abc。 ㈣注意从语言叙述中写出相等关系。 如,x比y大3,则x-y=3或x=y+3或x-3=y。又如,x与y的差为3,则x-y=3。㈤注意单位换算 如,“小时”“分钟”的换算;s、v、t单位的一致等。 第四章 函数及其图象 ★重点★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 内容提要☆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点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 3.关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4.坐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 二、函数 1 函数中的三个概念:常量,自变量,因变量。 2.表示方法:⑴解析法;⑵列表法;⑶图象法。 3.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原则:⑴使代数式有意义;⑵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4.画函数图象: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三、几种特殊函数 (定义→图象→性质) 1. 正比例函数 ⑴定义:y=kx(k≠0) 或y/x=k。 ⑵图象:直线(过原点) ⑶性质:①k>0,…②k<0,… 2. 一次函数 ⑴定义:y=kx+b(k≠0) ⑵图象:直线过点(0,b)—与y轴的交点和(-b/k,0)—与x轴的交点。 y y y y o (k>0,b>0) x o (k<0,b>0) x o (k>0,b<0) x o (k<0,b<0) x ⑶性质:①k>0,…②k<0,… ⑷图象的四种情况: 3. 二次函数 ⑴定义:y?ax?bx?c(a?0)(一般式) y?a(x?h)?k(a?0)(顶点式) 第 10 页 共 48 页 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