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专业课。我们在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等方面,受到了校内外同仁和专家的好评。教学效果优良,也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同。 校内外同仁和专家的评价为: 1)师资队伍建设结构合理,即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层次合理的教学团队,这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根本; 2)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完成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爱岗敬业,教学效果好;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取得代表性的多项教学研究成果及获奖项目,并能及时把先进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教学质量高。 3)教学中课堂教学方式灵活,教学水平高。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学内容和框架设计,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和教学目的。 4)教学中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使学生设计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较好的落实。 5)教师不仅在理论方面有所建树,还具有极强的科研与实践能力,学术水平高。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高水平科研项目,同时加强与大企业集团的横向联合,承担了部分横向课题,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6)在教师的科研及科技服务活动中,吸收了部分学生参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后续课打下坚实基础, 也得到后续课教师的好评。并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三年学生的评价:优秀。 教师的讲课情况,每个学期学生都对讲课效果进行网上评价,连续三年学生反映效果优秀率超过85%。主讲教师在近三年中分别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先进女教工”、“教学优秀奖”、“优秀教师”和“校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每学期学校教学督导组、专家都将对《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听课、调查、研究和评定,该课程教学工作一直受到好评。 课堂教学录像资料: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积极应用国家规划教材,选用教材合适,内容充实,有一定的深度、密度和广度;备课充分,讲解熟练,知识运用自如,能引入学科新成果;授课中概念准确,分析透彻,思路清晰,逻辑性强;重点突出,善于启发引导,能注意观察学生反应,及时提问,教法灵活,有创造性;教师授课语言清晰,精神饱满,仪表端庄,教态自然;板书条理清楚,模型配合多媒体教学,教学手段先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5.自我评价
5-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1)教学理念上,认为机械制造装备是体现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标志之一,为国民经济和机械工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装备,同时还要注意紧跟国际发展大趋势,因而在教学理念上由传统的纯机械基础装备转变为机电一体化技术装备为主; (2)教学内容上,围绕我校的建筑机械的特点,结合沈阳作为国家装备制造业传统基地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以追踪企业最新设计理论与方法为目标,利用最新科研成果,形成特色教学内容。 (3)教学体系上,注重实践环节,除课程本身实验外安排一次课程设计,完成典型金属切削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5-2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专业课。本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为此,任课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优良,受到校内外同仁和专家的好评,也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校内外同仁和专家的评语为:1)师资队伍建设结构合理,即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层次合理的教学团队,这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根本;2)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完成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爱岗敬业,教学效果好;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取得代表性的多项教学研究成果及获奖项目,并能及时把先进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教学质量高。3)教学中课堂教学方式灵活,教学水平高。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学内容和框架设计,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和教学目的。4)教学中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使学生设计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较好的落实。5)教师不仅在理论方面有所建树,还具有极强的科研与实践能力,学术水平高。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高水平科研项目,同时加强与大企业集团的横向联合,承担了部分横向课题,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6)在教师的科研及科技服务活动中,吸收了部分学生参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后续课打下坚实基础, 也得到后续课教师的好评。并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科研、科技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极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后续课打下坚实基础, 也得到后续课教师的好评, 认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 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网络教学资源不足,高水平教材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6.课程建设规划
6-1-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力争3年内达到省级精品课水平。 建设步骤: (1) 2008年度达到校级精品课水平; (2) 2008-2009年,规范主讲教师电子教案,充实多媒体课件,完成课程的 全程教学录像; (3) 2010年申报辽宁省精品课。 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2008.09——“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习题集、试卷样; 2008.12——“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电子教案; 2009.04——“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辅导学习系统; 2009.08——“自动化立体仓库“多媒体演示课件; 2010.04——课程全程教学录像。 6-1-2 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2009.05:第一章绪论及设计方法、第二章金属切削机床设计; 2009.10:第三章机床夹具设计; 2009.12:第四章工业机器人设计 液压缸、 2010.01:第五章物流系统设计 2010.04:第六章机械加工生产线总体设计 6-2 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 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 7. 学校的政策措施
所在高校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 8. 说明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