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工业大学2011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药品与浆料混合,和浆料中的木素发生反应,除去或改变木素的结构,使浆料的白度增加。
制浆造纸工业的主要污染源在于蒸煮和漂白,在对蒸煮黑液充分提取的进行碱回收的的前提下,漂白过程已经成为主要的污染源。同时传统的漂白技术,漂白时浆浓在3%~5%,由于浓度低,工艺流程复杂,废水量大且无法很好的进行回用,使制浆厂长期存在着耗水量大,能源消耗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经济方面由于耗水和能耗的过大负出,使经济效益直线下降。因此使用中浓清洁的漂白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制浆造纸工业的主流。中浓清洁生产技术
本设计漂白方法为O/OD(EP)D,即先进行两段氧漂,接着进行二氧化氯漂,再进行过氧化氢强化碱抽提,最后用二氧化氯稳定漂白效果。
2.5.1 O/O两段氧漂
氧脱木素是已经成熟的脱木素技术。氧脱木素也被看作是蒸煮与漂白之间的桥梁,通常被认作是蒸煮过程的延伸,已经成为降低化学浆漂白污染最为有效的手段。采用氧脱木素技术可以除去部分蒸煮后的残余木素,并能通过逆流洗涤全部回用,最终进入碱回收系统,不但可以降低漂白段的污染负荷,而且可有效的降低废水的色度,具有环境污染少、纸浆得率高及漂白费用低等优点。是实现清洁漂白的关键环节。
氧脱木素是高效清洁的漂白技术,其缺点之一是脱木素的选择性不够好,一般单段的氧脱木素率不超过50%,否则会引起碳水化合物的严重降解。为了提高氧脱木素率和改善脱木素选择性,目前的发展趋势是采用两段氧脱木素,因此杨木浆的氧脱木素采用两段氧脱木素较为合理。
条件:浆浓为10%~12%,氢氧化钠加入量为3.0%,硫酸镁加入量为0.7%,温度为80℃,第一塔塔顶压力为0.8~1.0Mpa,氧加入量为1.5%~2.0%,停留时间20~30min,第二塔塔顶压力为0.3~0.45Mpa,氧加入量为0.5~1.0%,温度为100℃,第二段氧漂不再加入化学药品,停留时间60min.。
2.5.2 氧脱木素后的ECF
ECF漂白是主要的漂白方法,但将ECF漂白应用于硫酸盐阔叶木浆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氧脱木素后再加上一系列的D(EPO)DD漂白似乎是硫酸盐阔叶木浆最佳的漂白方法,但这个流程仍然存在很大变化,特别是在D1
- 6 -
大连工业大学2011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段和P2段的应用方式上。本设计采用DHT(EP)D漂白,先进的漂白车间已经开始使用DHT或AHT/D段代替传统的D0段30min漂白。本设计采用DHT作为氧漂后第一段漂,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DHT比AHT/D能更有效的减少漂白化学品的用量,降低浆料得率损失和废水中的AOX含量,提高浆料白度稳定性。碱抽提主要是除去木素和有色物质,并溶出一部分树脂。碱抽提经过氧化氢强化可以减少碳水化合物降解反应的发生,其作用是氧化碳水化合物的羧基末端基,减少剥皮反应,还有加强脱除木素的作用。末端使用二氧化氯单段漂主要是从节约生产成本考虑。DHT(EP)D漂白流程处理条件为DHT:浆浓10%,95℃,pH值3.0,120min;(EP):浆浓10%,80℃,pH值10.5,120min,H2O2用量0.3%;D1:浆浓10%,80℃,pH值4.5,120min。DHT(EP)D漂白总有效用氯量3.51%,黏度14.8mPa*s,返黄程度2.0%,残余H2O27%,得率损失2.2%。
- 7 -
大连工业大学2011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三章 浆水平衡计算
3.1 浆水平衡计算说明
1、为使计算简便,白水在计算过程中视为清水;
2、纸料和白水的比重与水的比重接近,可近似看作是水的比重; 3、以一吨成品纸为计算基础,单位为kg;
3.2浆水平衡计算有关参数
表3.1 序号 项目 漂后贮浆池出浆浓度 真空洗浆机出浆浓度 真空洗浆机洗涤损失率 真空洗浆机进浆浓度 真空洗浆机洗涤喷水量 D1漂塔纤维损失率 D1漂塔塔底浓度 D1漂塔二氧化氯用量 Ep漂白塔塔底浓度 Ep漂白漂白损失率 Ep漂塔H2O2用量 Ep漂塔NaOH用量 Ep漂白用NaOH浓度 Ep漂白用H2O2浓度 D0漂塔塔底浓度 D0漂塔漂白损失 D0漂塔二氧化氯用量 二氧化氯浓度 氧漂NaOH用量 - 8 -
参数 3.00% 10.00% 1.00% 1.50% 40000.00 1.00% 10.00% 1.50% 10.00% 1.00% 1.00% 3.00% 30.00 8.00 10.00% 1.00% 0.60% 10.00 2.50% 备注 L g/L g/L g/L 大连工业大学2011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氧漂MgSO4用量 氧漂O2用量 两段氧漂用MgSO4浓度 两段氧漂纤维损失率 氧漂白段NaOH浓度 氧喷放塔塔底浓度 圆网浓缩机出浆浓度 圆网浓缩机进浆浓度 圆网浓缩机纤维损失率 锥形除渣器进浆浓度 一段锥形除渣器良浆出浆浓度 0.50% 3.00% 60.00 1.50% 120.00 10.00% 3.50% 0.65% 1.00% 0.6580% 0.65% g/L 对本段锥形除渣 一段锥形除渣器尾浆率 3.00% 器 对本段锥形除渣 二段锥形除渣器尾浆率 3.00% 器 对本段锥形除渣 三段锥形除渣器尾浆率 二段锥形除渣器渣浆浓度 三段锥形除渣器渣浆浓度 一段CX筛进浆浓度 一段CX筛出浆浓度 一段CX筛尾浆浓度 一段CX筛尾浆率 二段CX筛进浆浓度 二段CX筛出浆浓度 二段CX筛尾浆浓度 0.90% 1.00% 1.00% 1.00% 0.80% 2.00% 10.00% 1.00% 0.80% 2.50% 器 对进一段CX浆量 - 9 -
相关推荐: